机械制图(机类、近机类)第二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作者:田凌 冯涓

丛书名:机械设计基础系列课程教材

定价:68元

印次:2-17

ISBN:9787302329718

出版日期:2013.09.01

印刷日期:2024.09.25

图书责编:苗庆波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2005年制定的“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发布的《机械制图》、《技术制图》等国家标准编写而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清华大学国家级精品课“机械制图”课程的使用教材。 全书共分5个单元,构成了机械制图完整的知识体系。 第1单元: 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作用,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徒手绘图、仪器绘图、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方法; 第2单元: 点、线、面等几何元素的投影规律及其相对位置关系,投影变换方法; 第3单元: 体的构成以及用投影图表达空间形体的方法。从简单体入手,通过平面与体相交、体与体相交、叠加、切割等多种方式,构成复杂的形体,进一步讲解复杂形体的投影规律及三视图表达方法。同时,讲解轴测图和透视图的特点、用途及画法。 第4单元: 在体的三视图表达的基础上,研究复杂形体的多种表达方法和手段,包括多视图、剖视图、断面图以及尺寸标注方法等。 第5单元: 机械零部件的表达方法,包括: 标准件及常用件的画法,零件图,装配图,公差与配合、表面结构等。 本书及配套习题集(田凌、许纪旻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可作为高等院校64~128学时的机械类、近机类各专业机械制图课程的教材,也可供机械工程领域的技术人员参考。

第一著作责任人田凌教授简介:1.作为清华大学国家级和北京市精品课“机械制图”的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授,全面负责该课程发展建设和日常运行工作,包括常规教学组织、内容体系改革、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等,保持该课程的稳定和发展。2.围绕面向现代工程技术的图学教育体系建设,主持承担了多项北京市和清华大学的教学研究课题,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运行机制等多方面取得研究成果。自2006年以来,教学研究与改革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三项。3.主持编写了面向新课程体系的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机械制图》及习题集(2007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全面体现教改成果。同时,建设了与《机械制图》新教材及习题集配套的多媒体课件、习题解答、3D模型库等多种教学辅助资源,为教学改革成果的推广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支持环境,该教材入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2012年获清华大学优秀教材特等奖,获得清华大学“985三期”名优教材建设项目资助。4.认真完成本职工作,努力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课堂教学,连续多年课堂教学评估成绩位于全校前5%,2007年获京市教学名师奖;在CAD领域长期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持完成国家科技计划和企业应用项目三十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十二项,软件著作权八项,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担任教育部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图学学会数字化设计制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图学学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图学学报》副主编,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做学术报告、指导进修教师等),促进我校教改成果的推广应用。

前言 本书是在田凌、冯涓、刘朝儒主编的《机械制图》(机类、近机类)第一版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2005年制定的“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最新发布的《机械制图》、《技术制图》等国家标准修订而成。 本书是清华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机械制图”的使用教材,编写中汲取了清华大学在机械制图教学中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特别注重体现精品课建设的经验和近十年来教学研究及改革的成果,立足于满足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图学教育的新要求。 本书第一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7年9月出版以来,多次重印,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12年获清华大学优秀教材特等奖(每4年评选一次),2012年入选第一批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此次修订,受到清华大学“985”三期名优教材建设项目的资助。 本书有以下特点: (1) 在教材的体系结构方面,以现代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为应用背景,以形体构造能力与图形表达能力为主线,加强机械制图的核心内容,对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给予充分的重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机械设计后续课程和开展机械工程领域的研究及实践奠定良好基础。 (2) 在教材的组织结构上,根据知识点的内在关系,将内容划分为5个单元。各单元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阶段目标,循序渐进,使学生最终掌握完整、深厚的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而清晰的思路和目标,前后知识紧密相联,避免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 (3) 在教材的写作上,既注重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做深入准确的论述,又注重体现本课...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1单元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绪论

1.1机械制图的应用背景

1.2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主要内容

1.3投影方法的基本概念

2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

2.1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基本规定

2.2手工绘图基本技能

2.3尺规基本几何作图

3计算机绘图及建模基础

3.1概述

3.2利用AutoCAD绘制二维工程图

3.3利用SolidWorks构建三维模型

第2单元几何元素的投影

4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4.1点的投影

4.2直线的投影

4.3平面的投影

目录

目录

5几何元素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5.1平行问题

5.2相交问题

5.3垂直问题

5.4平面上的最大斜度线

5.5综合问题解题方法分析

6投影变换

6.1概述

6.2换面法

*6.3旋转法

第3单元体的构成及投影

7基本体的投影

7.1三维形体的构成方式

7.2体的三面投影——三视图

7.3基本平面体的三视图表达

7.4基本回转体的三视图表达

8平面及直线与立体相交

8.1平面与平面体相交

8.2平面与回转体相交

8.3直线与立体相交

9立体与立体相交

9.1平面体与回转体相交

9.2回转体与回转体相交

9.3多形体相交

10组合体的三视图表达

10.1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和表面关系

10.2组合体的绘图方法

10.3组合体的读图方法

11轴测图和透视图

11.1轴测图基础

11.2正等轴测图

11.3斜二等轴测图

*1...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