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精益管理之道——中国高铁装备“智”造的管理基石

全面介绍中国中车精益管理之道,解析中国高铁飞速发展

作者:刘化龙、奚国华 主编;王军 执行主编
定价:59.80
印次:1-12
ISBN:9787302459767
出版日期:2017.01.01
印刷日期:2022.07.11

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令世界瞩目。本书全面揭示了中国高铁装备制造者——中国中车的精益管理之道,内容包括中国中车精益管理的战略布局、精益管理体系的建设、实施等,其中工位制节拍化生产、标准工位建设、精益示范线、6621运营管理平台、模拟线建设、精益研发等战略与实践,对中国高端制造业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more >

序 中国经济发展近几年一直处于一个下行的过程中。我们实际上面对着一个重要的关口。如果下行趋势能够被遏制,国民经济保持一个不太低的发展速度,在“十四五”期间中国将会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如果下行趋势不能扭转,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走低,中国也可能落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前景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中国高端制造业在未来几年的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30年的高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的一个奇迹。这个高增长阶段的内涵是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中国从短缺经济起步,面对巨大的国内市场、依靠从国外引进的技术、凭借低成本制造的优势,中国的制造业从低端一路向上发展,自身的规模和占有的市场份额急剧扩张,使中国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并进入了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经过30年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发展一些重要的条件正在发生变化,已经影响到中国制造业在世界产业格局中的位置。在高增长时期,中国的制造业基本是牢牢控制住低端的同时一步一步向高端拓展,是单向扩张的势头。30年高增长之后,中外产业差距大大缩小,中国企业和发达国家的企业越来越多地成为直接的竞争对手,这使得技术引进越来越困难;与此同时,中国的要素成本大幅度上升,一些附加值不高的低端制造业不得不向要素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当今中国的制造业已处于世界制造业的中端:在高端的方向上中国制造业在和发达国家的企业争夺市场,这个方向上我们没有技术优势;在低端方向上中国制造业受到更不发达国家同类产业的竞争,这个方向上我们没有成本优势。这种两头受压的格局逆转了中国制造业的进一步扩张,加上世界经济低迷,成为中国经济下行最根本的原因。 当前国内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一转折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将转向由消费带动。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制造业发展受阻会使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增大。但服务业最终仍要以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基础;实体经济的规模越大,服务业发展的空间越大;实体经济如果趋于萎缩,服务业发展的空间也会缩小。由于低端制造业向外转移的趋势很难改变,我们至多可以通过降低企业成本减缓其速度,今后若干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就可以看得很清晰了:如果中国的制造业在高端能开拓出新的市场,其自身就可以拉动国民经济增长,而且可以为服务业的发展创造出越来越大的空间;如果中国的制造业在高端竞争不利,中国制造业的总规模就可能出现萎缩,不但自身将成为国民经济的下行因素,也会缩小中国服务业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们说,在今后若干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取决于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高铁是目前中国手中为数不多的高端制造业名片之一。作为中国高端制造的代表,中国中车矢志追求世界一流企业目标,大力推动管理变革与创新,把实施精益变革作为强基固本和管理提升的主线,并定位到战略高度持续推进和拓展,探索出一条从精益生产到一体化精益管理的管理升级、创新发展嬗变之路。从精益制造到精益管理,打造精益企业,推动管理变革的有效实践,支撑了轨道交通装备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梦想。这样一条工作思路符合高端制造业发展的要求。 管理是一门实践的科学,中国中车迈向精益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摸索、自我充实的过程。在近10年的创新实践的基础上,中国中车形成了基于6个管理平台、6条管理线、2条模拟线、1条工位制节拍化流水线的“6621运营管理平台”,探索出一条装备制造企业集团构建集约、高效、协同的精益管理体系有效路径,并逐步构建了具有鲜明企业特色的精益管理体系。中国中车的精益管理之道,是中央企业创新发展“问道、悟道、布道、施道”的系统实践,无论是对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还是对中国企业的管理提升,都具有重大的指导、借鉴和推广价值。 2015年5月,中国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与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相类似,都是以信息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为基础,反映了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对装备制造企业而言,无论是走数字化、信息化还是智能化提升道路,以实施精益提升整体的制造能力、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阶段都不可逾越。无论是转型升级还是提质增效,精益都将为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提供系统的思维和扎实的基础。我们也期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瞄准制造业高端化的方向,努力探索、创新和拼搏,共同走出提升中国高端制造业大发展的强国之路。若如此,中国制造业的高端化发展有希望,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有希望。 2016年12月

more >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图书分类全部图书
more >
  • 刘化龙,中国中车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奚国华,中车集团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 全面揭示中国高铁装备制造者——中国中车的精益管理之道
more >
  • 目录

    序 (邵宁)

    第一篇  概论篇

    第一章 迈向精益之道 3

    第一节 打造一流企业:中车的孜孜追求 3

    第二节 走向精益:奠定一流企业的根基 5

    第三节 从精益制造到精益企业 8

    第四节 精益管理落地生根的三大法则 12

    第二篇  精益制造篇

    第二章 工位制节拍化生产:开启精益基点 21

    第一节 什么是工位制节拍化生产模式 21

    第二节 如何构建工位制节拍化生产模式 23

    第三节 工位制节拍化生产的实施要点 47

    第三章 点—线—面:精益制造的多元载体 51

    第一节 标准工位建设 51

    第二节 精益示范区(线)建设 61

    第三节 精益车间建设 79

    第三篇  精益管理篇

    第四章 6621运营管理平台:构建系统协同管理模式 91

    第一节 6621运营管理平台的概念及构成 91

    第二节 6621运营管理平台的目标和内容 95

    第三节 6621运营管理平台的方法和步骤 100

    第五章 模拟线建设:制造与管理的桥梁 108

    第一节 什么是模拟生产线 108

    第二节 如何让模拟生产线运行 112

    第三节 什么是模拟配送线 120

    第四节 如何模拟配送线运行 123

    第五节 模拟线建设的效果 129

    第六章 六大管理平台:构建标准管理基石 134

    第一节 市场管理平台 134

    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平台 137

    第三节 安全环境管理平台 147

    第四节 资产管理平台 161

    第五节 售后服务管理平台 172

    第六节 信息化平台建设 188

    第七章 六大管理线:确保流程简洁高效 201

    第一节 工艺...

精彩书评more >

标题

评论

版权所有(C)2023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54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11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