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绘造传统民居

漫画各地老房子的建造过程

作者:毛葛
定价:79
印次:1-1
ISBN:9787302499367
出版日期:2019.01.01
印刷日期:2018.11.07

本书就我国东西南北中各个地区典型民居的建造和在那里居住的人们的生活,以漫画小人盖房子的方式配以简练干净的文字解说,能够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了解我们独有的居住和建造方式,以及那里生动的生活和其中透出来的独特文化。

more >

前言 我对建筑的兴趣始于小时候看过的一本彩色科普小画册,书名是《你的房子,我的房子》,由国内出版社根据一本日本童书编译而成。全书不过薄薄的二十几页,书中的图画生动可爱,文字简洁而富启发性。 书本开篇向小读者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没有房子会怎样? 作者用简单明了的图画做出了回答:如果没有房子,下雨时会被淋湿,天晴时会被太阳晒,我们需要一个可以遮阳避雨的顶棚;光有顶棚,一刮风就不行了,于是又有了御寒挡风的墙壁;要在墙上开洞,设置供人出入的大门和透气采光的窗户;房子除了用来干活、休息、睡觉,还要有可以烧水煮饭、大小便及满足其他各种生活需求的地方,于是厨房、厕所、娱乐室等各种功能房间应运而生。房屋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更舒适。对一个每天向爸爸提着各式“为什么”问题的小孩子来说,这本书实在太合胃口,让我爱不释手,翻了一遍又一遍。 高中毕业进入大学,因着对绘画的喜爱和幼年时就已燃起的兴趣,我选择了就读建筑专业。在五年的本科学习和之后的工作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建筑,并不像我当初想象的那么有趣。但我始终觉得,通过适当的方式,是可以将同一样事物讲述得更富趣味、更容易让人接受的,就像我小时候读过的那本《你的房子,我的房子》一样。 在跟随老师进行乡土建筑研究工作的几年中,我到过不少的村子,也见识了各式各样的乡土建筑。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貌、气候类型多样,各地的建筑也是丰富多彩、各有特色。村里的石头围墙简单质朴,却有着优雅的体形收分变化;祠堂与大宅里的牛腿、月梁雕刻巧夺天工,是工匠们不计时间成本、忘我劳动的成果。在这些民间建筑中,我看到了过去的中国人对自己生活的深深热爱,不分民族,不论贫富。比起大批量工业化生产的现代建筑,乡土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它们由纯手工建造,每一座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不幸的是,在很多人眼里,它们只是“乡下的破房子”而已。在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些建筑的真正价值的时候,老房子正在迅速地消失。我希望有更多人能像我一样,了解到乡土建筑的美,并喜爱上它们,进而重视它们、保护它们。 介绍我国传统民居的已出版的优秀书籍有很多,它们的文字系统、翔实,图纸、照片资料丰富,学术价值颇高。然而,作为看着漫画长大的“80后”一代,漫画始终是我最喜欢也最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随着科技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进入了“读图”和“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很多人失去了对文字的耐性,比起大段的文字阅读,人们更偏爱简单直观的图画、简短有力的文字,甚至惊悚刺激的标题。这种变化虽说不上好,但它确实已经发生了,而且很难逆转。我想,如果有一本以简单有趣的图画为主要载体、介绍乡土建筑知识的书籍,也许能引发更多人对这一学科的兴趣。而兴趣,正是最好的老师。 中国自古的士大夫传统,有一种轻视匠人的倾向。而中国人骨子里的实用主义,又让我们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很多人认为,由匠人经营的房屋建造是程式化、技术化的,烦琐而了无趣味。但我却觉得,传统房屋的建造过程极具时间感和画面感,非常生动,蕴含了大量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其中穿插的种种仪式讲究,虽不免有些迷信色彩,却也蕴含着大量传统文化的信息,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建房的过程,正是一本以图画为主的建筑知识普及书极好的切入点。20世纪80年代之后,钢筋水泥成为全国各地最主要的建筑材料。在大多数地区,伴随着传统建筑的消失,传统的建造技艺、建房工具也已不复存在。关于传统房屋的建造知识,还是很有一些留存和介绍的必要的。 于是,我希望有这样一本书:书中的图画是有趣的,阅读过程是轻松的,而其中涉及的知识也是准确可靠的。 以上,就是您手中这本书诞生的契机。如果它能引发一部分读者对乡土建筑的兴趣,那就再好不过了。 本书是在参考诸多相关书籍的基础之上完成的,编写的过程也是我学习的过程,感谢前辈学者们所做的翔实充分的调查和研究工作。本书的目的是普及知识,以通俗易读为第一要务,并不会做深入的学术探讨。如果您对书中提到的某些内容感兴趣,可以根据附录中列出的参考书目进行扩展阅读,那些专著更全面、具体,也更有学术价值。 本书的第一部分是总述,介绍建筑的起源、影响住宅形态的因素、房屋的组成、材料及建房活动的参与者、建造工具和基本工序。其后选取了北京四合院、陕西地坑院、河南靠崖窑院、浙江徽派民居、广西壮寨干栏式住宅、湖南侗寨窨子房、福建客家土楼与蒙古包八种较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类型,介绍它们的建造过程及其他相关知识。 北京四合院是我国最具知名度的民居类型,建筑以抬梁式木构架承重,青砖灰瓦,呈围合式院落布置,格局方正,又因地处天子脚下,形制等级森严。根据古文献的记载,穴居和巢居是我国最原始的两种人工营建的居住形式。陕西省长武县十里铺村的居民采用下沉式的窑洞建造住宅,他们居住的“地坑院”即穴居这一古老居住形式在今天的延续。河南省巩义市新中村的民居形式则介于北京四合院与十里铺地坑院之间,靠崖的窑洞做正房,窑洞前有夯土或砖石砌成的房屋围合形成院落。浙江省建德市的新叶村地处江南水乡,粉墙黛瓦,山水一色,房屋采用穿斗式木构架承重,出于防晒的需求,四面房屋连为一体,中央只留一个小小的天井。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龙脊十三寨,采用常见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干栏式建造住宅,底层架空,下畜上人,据说这是远古巢居形式的演变。位于湖南省怀化市的高椅村,是个汉侗两族混居的村落,他们的住宅同时拥有了汉侗两族的文化特征,一种常见于侗、苗两族的全木吊脚楼称为“木楼房”;另一种带有砖砌马头墙的称为“窨子房”,当地叫作“徽式建筑”。主要分布于福建漳州、龙岩等地的客家土楼,是客家这一汉族分支族群独有的住宅形式。从中原地区举族南迁的客家人,为了家族凝聚力和安全的需要,创造出了土楼这种大型集合式住宅形式,或圆或方,夯土筑墙,各间居室地位均一。广泛分布于内蒙古大草原上的蒙古包,是适应蒙古族游牧生活的可移动的居住形式,用木条、毛毡、皮绳等轻便材料建成,易搭易拆易搬运。 因个人阅历有限,我尽量选取自己亲眼见到、有过实地体验的建筑收入书中,对于没有机会去到的典型住宅样式,则全赖参考书中提供的资料,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再加工。本书选取的这几种民居样式,相对于我国丰富的传统建筑资源,实在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对于那些本书没有涉及的内容,希望以后有机会再做增补。 补充说明: 1.建房是个多人、多工种配合的大工程,耗时颇长,许多工序是同时进行的,并无严格的先后顺序,本书中所列步骤顺序亦然。 2.建房过程中所涉及的仪式、咒语,大多是依靠工匠师徒间一代代的口传心授延续下来的,不尽相同。即使在同一个地方,不同匠师主持的仪式也会有所不同,书中所记录的只是这其中的代表。 3.与照片相比,漫画具有清晰、简洁、明确的优点,但这是以省略细节为代价的。为了图示明晰、重点突出,本书插图略去了如脚手架、梯子及铺地砌墙时所拉的线绳等施工中所用的辅助工具。

more >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图书分类全部图书
more >
  • 毛葛,清华大学建筑学士,米兰理工大学建筑硕士,现就职于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著有《绘造老房子》《巩义三庄园》。
  • 图文并茂,说着简单,形式上做到也不难,但是其中的度要掌握好是很不容易的。在城镇化迅猛推进而乡土建筑快速消失的时代,我们特别需要这样的书籍,来向公众尤其是年轻人传递乡土建筑的价值。——罗德胤(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more >
  • 壹 盖一座房子?/?001

    1. 建筑的起源?/?002

    2. 影响住宅形态的因素?/?007

    3. 房屋的组成?/?014

    4. 建房的材料?/?022

    5. 建房活动的参与者?/?036

    6. 建房常用工具?/?048

    7. 古代建房的一般步骤?/?064

    贰 北京四合院?/?069

    1. 天子脚下?/?070

    2. 北京四合院的建造?/?078

    叁 十里铺地坑院?/?091

    1. 十里胡同与黄土高原?/?092

    2. 窑洞的分类?/?094

    3. 地坑院的布局?/?096

    4. 地坑院的建造?/?099

    肆 新中村窑洞民居?/?113

    1. 新中村窑院概况?/?114

    2. 窑院的建造?/?120

    伍 新叶村徽派民居?/?151

    1. 江南新叶?/?152

    2. 粉墙黛瓦?/?153

    3. 房屋的建造?/?156

    陆 龙脊干栏住宅?/?171

    1. 龙脊干栏住宅概况?/?172

    2. 壮家风俗?/?176

    3. 干栏的建造?/?179

    柒 高椅村窨子房?/?209

    1. 湘西高椅?/?210

    2. 窨子房与木楼房?/?212

    3. 窨子房的建造?/?216

    捌 闽西客家土楼?/?227

    1. 闽西客家?/?228

    2. 福建土楼?/?229

    3. 圆楼的建造?/?232

    玖 蒙古包?/?245

    1. 草原毡包?/?246

    2. 蒙古包的搭建?/?252

    后记?/?262

    参考文献?/?266

精彩书评more >

标题

评论

版权所有(C)2023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54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11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