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

一个案例贯穿始终,通过实例讲授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和相关知识,使学生边学边做,按照本书的实例完成所有操作,便建立了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

作者:程晓锦、陈如琪、徐秀花、李业丽
定价:22
印次:1-7
ISBN:9787302480341
出版日期:2017.10.01
印刷日期:2023.07.07

本书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由承担课程教学的教师编写。本书是 《大学计算机基础》的配套教材,为实验指导书,主要内容包括Windows 7、办公自动化软件Office 2013应用和计算机网络基础。 本套教材在内容上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书中的实验选用典型实例,对每个实验都提供了操作提示,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实用性。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学生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本教材适合作为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学生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参考书。

more >

序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人文化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大学非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机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掌握计算机应用的能力以及在应用计算机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包括计算思维意识在内的科学思维意识,以满足社会就业需要、专业需要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精神,着力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推动计算机在面向应用的过程中培养文科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的文科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落实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制订、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的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要求(第6版——2011年版)》(下面简称《教学要求》),在建立大学计算机知识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清华大学出版社依据教高司函[2012]188号文件中的部级项目1\|3(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文科类大学计算机课程研究)、2\|14(基于计算思维的人文类大学计算机系列课程及教材建设)、2\|17(计算机艺术设计课程与教材创新研究)、2\|18(音乐类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系列化教材建设)的要求,组织编写、出版了本系列教材。 信息技术与文科类专业的相互结合、交叉、渗透,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重要方面,是新学科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生长点。加强文科类专业(包括文史法教类、经济管理类与艺术类)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开设具有专业特色的计算机课程是培养能够满足信息化社会对文科人才要求的重要举措,是培养跨学科、复合型、应用型的文科通才的重要环节。 《教学要求》把大文科的计算机教学,按专业门类分为文史法教类(人文类)、经济管理类与艺术类三个系列。大文科计算机教学知识体系由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办公信息处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程序设计、美术与设计类计算机应用以及音乐类计算机应用8个知识领域组成。知识领域分为若干知识单元,知识单元再分为若干知识点。 大文科各专业对计算机知识点的需求是相对稳定、相对有限的。由属于一个或多个知识领域的知识点构成的课程则是不稳定、相对活跃、难以穷尽的。课程若按教学层次可分为计算机大公共课程(也就是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计算机小公共课程和计算机背景专业课程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的教学内容是文科各专业学生应知应会的。这些内容可为文科学生在与专业紧密结合的信息技术应用方面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基础。这一层次的教学内容是对文科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基本保证,起着基础性与先导性的作用。 第二层次是在第一层次之上,为满足同一系列某些专业共同需要(包括与专业相结合而不是某个专业所特有的)而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其教学内容,或者在深度上超过第一层次的序言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教学内容中的某一相应模块,或者拓展到第一层次中没有涉及的领域。这是满足大文科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应用需要的课程。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其专业中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 第三层次,也就是使用计算机工具,以计算机软硬件为背景而开设的为某一专业所特有的课程。其教学内容就是专业课。如果没有计算机作为工具支撑,这门课就开不起来。这部分教学内容显示了学校开设特色专业课的能力与水平。 这些课程,除了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还涉及数字媒体、数据库、程序设计以及与文史哲法教类、经济管理类与艺术类相关的许多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计算机面向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及更加宽泛的科学思维能力。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套教育部部级项目规划教材,就是根据教高司函[2012]188号文件及《教学要求》的基本精神编写而成的。它可以满足当前大文科各类专业计算机各层次教学的基本需要。 对教材中的不足或错误,敬请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卢湘鸿 2014年10月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 前言 卢湘鸿北京语言大学信息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原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 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顾问、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会文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 30多年来一直从事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研究。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地运用到人们的工作、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掌握并运用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是信息化社会对科技人才的基本要求。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已成为高等院校为进行计算机教育而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指导意见,立足于推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改革和发展,适应信息社会对专业人才计算机知识的需求,我们组织编写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本套教材的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基本理论,共7章,讲述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与信息社会、计算机系统的组成、Windows 7基本操作、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基础和办公自动化软件Office 2013及应用;第二部分为实验指导,共5章,主要内容包括Windows 7、Word 2013、Excel 2013、PowerPoint 2013和计算机网络实验。本书即第二部分,为《大学计算机基础》的配套教材。 本套教材在内容上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书中的实验选用典型实例,对每个实验都提供了操作提示,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实用性。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本教材适合作为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学生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参考书。 本书由程晓锦、陈如琪、徐秀花、李业丽编著,并得到了北京印刷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编者 2017年3月 作者 2014年10月

more >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同系列产品more >

经济管理信息的检索与利用(第3版)

李树青、曹杰、蒋伟伟、
定 价:69元

查看详情
C语言程序设计(第2版)

张书云
定 价:59元

查看详情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及习题解答(第2...

张书云
定 价:45元

查看详情
经济管理信息的检索与利用(第2版)...

李树青、曹杰、蒋伟伟、
定 价:69元

查看详情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C++

司慧琳
定 价:49元

查看详情
图书分类全部图书
more >
  • 本书为大学计算机基础的配套教材,为实验指导,共5章,主要内容包括Windows 7Word 2013Excel 2013PowerPoint 2013和 计算机网络实验。本书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对于操作部分给出了详细的操作步骤,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还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 本书为大学计算机基础的配套教材,为实验指导,共5章,主要内容包括Windows 7Word 2013Excel 2013PowerPoint 2013和 计算机网络实验。本书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对于操作部分给出了详细的操作步骤,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还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more >
  • 目录

    第1章Windows 7操作系统实验1

    1.1Windows 7的工作环境与基本操作1

    1.2Windows 7的文件管理和磁盘管理4

    1.3Windows 7控制面板10

    第2章Word 2013文字处理软件实验14

    2.1Word 2013的基本操作与文字排版14

    2.2文档的高级排版(图文混排)与打印17

    2.3表格和公式的制作22

    2.4Word综合测试24

    第3章Excel 2013 电子表格软件实验26

    3.1Excel 2013工作簿、工作表的基本操作26

    3.2Excel工作表的编辑与格式化31

    3.3公式、函数、图表及数据操作37

    3.4Excel综合测试49

    第4章PowerPoint 2013软件实验53

    4.1简单演示文稿的制作53

    4.2演示文稿的处理与美化55

    4.3演示文稿的放映管理与打印63

    4.4PowerPoint综合测试69

    第5章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72

    5.1网络基础72

    5.2Internet应用75

    参考文献78

    目录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

精彩书评more >

标题

评论

版权所有(C)2023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54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11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