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第10版)

全球畅销500万册的超级哲学入门书,有趣又好读;哈佛、耶鲁、清华、北大等知名高校的哲学教材;哲学导论的必备图书;引导你思考人生,成为人;开明心智的普及读本。献礼世界哲学大会!

作者:[美]罗伯特·所罗门(Robert C. Solomon )凯思林·希金斯(Kathleen M. Higgins)著 张卜天 译
定价:98
印次:1-6
ISBN:9787302498872
出版日期:2018.07.01
印刷日期:2023.06.25

本书的目的就是引导读者进入真正思考的大门。罗伯特?所罗门教授尤以擅长授课和写作清晰流畅著称,他不像一般哲学导论著作那样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罗列哲学史上的一些观点,而是完全把读者当成一点都不了解哲学,从而按照一些大问题来组织材料,叙述生动,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为普通读者的考虑。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读者会自然而然地进入哲学的殿堂,在不知不觉中熟悉哲学史上一些最重要的观点,而且很可能会对许多问题重新进行审视,真正享受思考的乐趣。 哲学就是对智慧的爱。它是对价值重要性的坚持,是对完全陷入生活琐事而仅仅随波逐流的拒斥。我们渴望洞察,企盼理解,但我们的生活被常规攫住了,不时会被那些所谓的“消遣”或“娱乐”活动分神。我们失去的是思考的快乐、理解的挑战、灵感,以及哲学的慰藉。我们都是借着思想而生活的,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从事哲学,而在于是接受一种廉价的、没有挑战的替代品,还是试图进行真正的思考。

more >

故事发生在1806年秋天的耶拿大学城(今德国境内)。照常理来说,大多数学 生和教师在那个时候本应为课程做着准备,心中充满着紧张与期待。教授们 即将完成夏季学期的研究工作,而学生们也本该着手他们通常在夏末所做的事情了。 然而这一年,学校却不会像往常那样开学了。 拿破仑的军队已经逼近了这座城市,你可以在大学图书馆的阶梯上听到远方传来的 隆隆炮声。法国侦察兵已经到了这个城市,他们在大学附近来回走动,不时停下来在学 生酒吧里喝杯葡萄酒,偶尔也会同当地居民聊上几句。有许多民众都很欣赏那个新的法 国口号——“自由、平等、博爱”。 正当战争迫在眉睫之时,一位名叫格奥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年轻哲 学教员正在匆匆赶写一本书。这是一部非常艰深的哲学著作,它有着一个令人生畏的标 题——《精神现象学》。但这本书的内容却使人“意气风发”,它极好地把握住了那段 艰险岁月的紧张、激动与焦虑。旧的生活方式行将结束,新的生活方式正要开始。这本 书是意识的一种洞见,这种意识被裹挟在一股强大的力量当中,正在一个崭新而可怖的 人类世界中寻找着方向。它代表着对普遍理解的憧憬和思想努力,激发了那种当时被天 真地称为“人性可以完善”的信念。 现在把目光转回到我们这个时代。美国的生活似乎正要发生彻底的改变,我们旧 有的一切习惯和标准,关于自身的观念以及生活方式,都要被某些几乎闻所未闻的全 新事物所取代。我们会谈论“规则改变者”(game changers)和“临界点”(tipping points),但在多数情况下,我们所认为的生活中的巨变其实只是重点的转移罢了,有些 时候这还表现在经过改良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所带来的并不怎么实用的好处。如果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对计算机、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大肆渲染,那么我们将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那些真实变化呢?黑格尔和他的学生们感到信心十足甚至是欢欣鼓舞。为什么?因为他们 拥有一种哲学,拥有一种对他们自身以及未来的洞察,这种洞察能够让他们直面失业的 困境,甚至是社会的崩溃以及接踵而来的巨大混乱。激励他们的是思想,思想能把最危 险的处境变得意味深长。 与哲学家相遇:格奥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1831) 格奥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年出生于斯图加特。当他还是一名大学生 时,他就对法国大革命(1789—1795)抱以很高的热情,并且是拿破仑的崇拜者。当拿 破仑的军队于1806年进攻和占领了耶拿这座城市,结束了神圣罗马帝国长达800年的历 史,并且在德国全境掀起广泛改革之时,黑格尔正在耶拿大学教书。正是在这种国际战争 和憧憬自由的气氛下,黑格尔建立了自己的哲学,它以“精神”概念为中心,意指世界经 由人的意识而统一起来。他的方法是辩证法,也就是说,他试图论证相互矛盾的看法如何 能被调和起来,它们实际上是一种更深层现象——精神——的不同方面。直到今天,黑格 尔仍然被认为是人类知识和价值的伟大综合者。他的《哲学科学全书纲要》(初版于1817 年)是对整个人类生活——包括逻辑、科学、心理学、哲学、艺术、宗教、形而上学和伦 理学——的一部简要概括。黑格尔于1831年去世。 我最近请我的一些读过黑格尔哲学的美国学生描述一下,他们对于自己和时代的 看法是怎么样的,结果并不令人鼓舞。在他们中的许多人看来,“沉闷”一词似乎可以 概括这个世界,而另一些人则会说“危机”和“绝望”。有一位学生说,生活是“荒谬 的”,而另一位则说,生活是“无意义的”。我问为什么。答曰:油价昂贵、许多人还 没有得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电视节目很糟糕等。我们都认为这些事情还谈不上悲剧 性,更谈不上“荒谬”,还没有使生活“无意义”。每个人都会同意,核战争和恐怖主 义的阴魂压抑了我们的乐观情绪,但我们也都认为,这种灾难的可能性是未定的,而且 不管怎样,即使存在着这种阴影,我们也要尽可能好地活下去。但为什么在这个相对来 说更为富足和安宁的时代(与历史上绝大部分时期的绝大多数地方相比),我们的回答 却如此令人丧气?我们似乎失去了某种东西,正是这种东西使得黑格尔和他的学生们在 面对着最可怕的战争时,仍能保持乐观和自信。那么,这种东西到底是什么呢?回答依 然是——一种哲学。 哲学、宗教和科学一直都是紧密相关的。它们虽然各有侧重,但目标都是一样的, 那就是强调思想和认识的重要性,强调理解我们这个世界,用某种更宏观的甚至是从宇 宙的角度来审视生活的重要性。思想决定了我们在宇宙中以及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位置。 思想决定了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什么是公平的,什么是不公平的;什么是 值得相信的,什么是不值得相信的。思想赋予了生命以意义。我们的心灵需要思想,就 像身体需要食物一样。我们渴望洞察,企盼理解。我们被生活的常规束缚住了,不时会 被那些所谓的“消遣”或“娱乐”活动分神。我们整个国家失去的是思考的快乐、理解 的挑战、灵感以及哲学的慰藉。 哲学就是努力思索生命,思索我们已经学到的东西,思索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从 字面上讲,哲学就是对智慧的爱。它追求更广阔的图景,渴望这样一种知识,那种使我 们理解自己的生命以及周围世界的知识。因此,它是对价值重要性的坚持,是对完全陷 于生活琐事而仅仅随波逐流的拒斥。哲学与智慧规定了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赋予了我 们的生活以意义。 当初入大学的学生们问及有关生活意义和宇宙本性的问题时,回答这些问题的应当 是哲学。但许多学生由于没有受过严格思维的训练,却又急于得到一个答案,于是就会 诉诸一些廉价的替代品,即那些自助的通俗哲学、舶来的怪异宗教、极端的政治等。如 果哲学的严肃思考没有提出过这些大问题,那么也许这些通俗之物可以代劳。哲学与这 些通俗的替代品之间的根本区别是质上的,即思想的品质和理解的彻底性。无论如何, 我们都是借着思想而生活的,所以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从事哲学与否,而在于是接受一 种廉价的、没有挑战性的替代品,还是试图进行真正的思考。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把你引 入真正思考的大门。 哲学的主题 哲学有时候会被视为一种极为深奥和抽象的专门学问,仿佛与其他各个门类的 研究——或与我们的余生——没有什么关系。其实这完全是错误的。哲学恰恰是要 努力去理解我们是谁,以及我们是怎样看待自己的。这正是我们在哲学课堂上所学 到的哲学史上的大哲学家们所做的事情,那就是力图去理解他们自身、他们那个时 代以及他们在宇宙中的位置。事实上,他们做得是如此出色,以至于直到今天仍 然堪称我们的榜样。他们帮助我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学会澄清我们到底相信哪些 东西。 自始至终,我都会在本书中简要介绍历史上的一些伟大哲学家(简要的传记 包含于各章之中)。但哲学主要不是研究其他人的观点,而是努力用尽可能有说服 力、尽可能使人感兴趣的语言来清楚地表述你自己的观点,这才是做哲学,而不是 仅仅读一下别人是怎么说的。 本书正是要帮助你做到这一点,那就是把以往的哲学家及其伟大的思想作为 启发,作为一种组织你自己观点的方式去做哲学,去表达你的想法,唤起你单凭自 己的能力可能无法想到的其他可能性。你应当独立思考,澄清你所倾向的是哪种观 点,以及为什么是那种观点,并把这些观点组织起来以应对其他可能看法。有些学 生可能会想当然地认为,一旦你进行抽象地讨论,那么你怎么谈就无所谓了。所以 他们会侈谈一些毫无意义的话,表达一些他们从未反思过的说法,或者仅仅是套用 一些字眼——比如“价值”这个时髦的词——而丝毫不去考虑他们自己认为什么是 正确的。我曾经教过一个非常聪明的学生,他有一次宣称自己并不存在(尽管他没 能使我确信这一点,但我还是给了他一个成绩)。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即使自相矛 盾,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不过是些思想而已”。但如果我们是依靠思想来看世 界的,如果正是思想决定了我们会怎样看待自己和生活,那么思想的意义就非同一 般了。所以非常要紧的(这也是为理智所必需的)是,你必须在每个节骨眼上问一 句:“我真的相信它吗?”“它与我所相信的其他事物矛盾吗?”一种哲学如果是 好的和伟大的,那么它的提问方式就必定是严肃的和严格的。本书旨在帮助你提出 这些问题,用哲学的语言表述你自己的世界观。 单凭一门课就囊括你关于生活的意义以及宇宙本性的看法,这种任务听起来似 乎过于艰巨。但无论你的第一次努力有多么艰难,这种整体性的批判性思考——把 它们组织成一个整体——对于你未来所要从事的任何工作都是极为重要的:厘清你的 优先次序,知道你是谁以及自己相信哪些东西。在这门也许是你第一次有机会了解哲 学的导论课上,你的思想即将迈出第一步。一旦你开始思考大问题,你就会——像大 多数同学以及几乎所有职业哲学家那样——有充分的理由发觉,这不但是你所学过 的最能给予你回报的活动之一,而且操作起来也非常简便,因为你几乎可以在任何 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一起或者是独自进行。如果开始时有些困难(就像通常 那样),那是因为你还没有习惯于哲学家的思考方式,因为我们的问题无可避免地 会比我们原先以为的复杂,还因为你一旦开始思考,需要思考的问题数目就会变得 没有止境。所以你应当把这当作一次初步的、探索性的尝试,努力表达你自己和你 的观点——不是针对这个话题或那个话题,而是针对你的整个世界观。即使只是第 一次,做哲学也会把这种过程变得令人激动和富有挑战性。 本书的第一章由一些预备性的问题所组成,为的是让你就一些见仁见智的基 本哲学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有些问题你可能会觉得好笑,但也有一些是极为严肃 的。通过回答这些问题,让你了解到相信哪些东西,不相信哪些东西,这两者之间 的界限应当渐渐明晰起来。接下来的每一章也都会以一些基本问题开篇,这些问题 同样旨在鼓励你先来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在我们讨论了哲学家们已经提出来的 观点之后才进行。每一章都包含有对各种可供选择的观点的讨论,附带一些大哲学 家的简短言论。对于那些你可能是初次见到的专门的哲学术语,我都酌情给予了介 绍,它们有助于你做出比日常语言更加精确的区分和澄清思想(大多数这种词都收 在书末所附的一张术语表里)。每一章都以若干篇末问题结束,为的是帮助你把自 己的观点定位于传统哲学的适当位置。每章末尾还有一份可供进一步阅读的参考书 目,其中包含有阅读建议。你可以就自己觉得有意思或有挑战性的主题进行研究, 因为没有教科书能够取代原著。 致教师 对于在大学里按照单元教学的哲学导论课而言,第10版使用起来更方便了。我 会在每一章开头(通常在开篇的几段话或者在第一节的结尾)概括这一章的总体安 排。方框中的要点为正文中讨论的内容提供了辅助材料。本版中的方框主要分为三 类:传记、概念和引文框。传记框的标题是“与哲学家相遇”(偶尔会写成“与思 想家相遇”),它们为正文中提到的许多哲学家的生平提供了一瞥。“引文资料” 框提供了重要哲学著作的各种引文和摘录,以及相关的通俗资料。“掌握概念”框 提醒读者注意重要的术语,并指出重要的概念区分。偶尔我还会加入“运用概念” 框,以鼓励学生把特定的哲学概念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象联系起来。关键词用黑 体字表示,词汇表中列出了它们的定义。 在本版中,我改变了第十章和第十一章的顺序,因为西方对“美”的讨论应与 关于西方哲学的其他各章结合起来,然后才是讨论非西方哲学的一章。在本版中, 我对“道德和良好生活”一章作了相当大的修改和调整,扩展了对基本道德理论的 讨论,并且更详细地阐述了如何将它们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我还把以前版本中没有 考虑或几乎没有考虑的对一些话题的思考包括了进来:解放神学(第三章)、理智 德性(第八章)、实践三段论(第八章)、元伦理学(第八章)、善良意志(第八 章)和中道(第八章)。 每一章的讨论多多少少是自成一体的,各章的顺序可以任意选择。比如,一 些教师愿意以“上帝”一章开始,而另一些教师则愿意选择更具认识论色彩的“真 理”“自我”或“自由”等章开始。较之开头就碰上那些大思想家或者哲学中的 那些最棘手的问题,我发现,如果开头几章能够既包含严肃的又包含有趣的哲学问 题,加之对“生活意义”的各种讨论,可能更有利于缓解初识哲学的学生的紧张心 情,使之能够更加随心所欲地谈论哲学,而且,我还发现开篇问题有助于学生在进 入本章之前先自己想想这些问题。为了激发学生写出和思考哲学问题,使他们习 惯于与文本和论点进行互动,我们鼓励学生在书的空白处直接写下自己的反映和评 论。每一章的篇末问题也可以作为潜在的考题或问题来促进课堂讨论。 凯思林·希金斯 我要感谢所有那些对我的那本较早的《哲学导引》(Introducing Philosophy,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提出肯定或批评意见的学生及同事。现在这本第 10版的《大问题》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它所面向的是不被那本书所吸引的读者。我要感 谢所有那些指出了这本新书的必要性,并且帮助我构思和改进它的朋友们。 我特别感谢所有那些教给我哲学的乐趣与技巧以及如何去讲授它的人。首先 是我的父亲charles M. solomon,他总是给我以鼓励。还有Robert Hanson,他在 cheltenham高中通过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第一次使我受到了心灵的震撼。还有Doris Yocum,他给我上了第一堂哲学课。对于教授哲学,我从elizabeth Flower, James Ross, Peter Hempel和Frithjof Bergmann那里受益良多,而且我仍能从像Bobe Kane, stephen Phillips和Paul Woodruff这样出色的同事那里学到东西。我也要感谢Donette Moss, Winkie conlon和shirley Hull的非常必要的关心和照顾,以及Jon solomon就书 中那些外来的内容所提出的建议. 关于鼓励性的评论和有益的建议,我要感谢stephen Waters,Mark Gilbertson, Victor Guarino, Michael thomas, thomas e. Moody, stanley M. Browne,Ronald Duska,Albert B. Randall,emrys Westacott,Gary Prince,Janet Mccracken,timothy Davis,charlie Huenemann, George Matejka,christopher trogan,张卜天,Mathias Bildhaver,clancy Martin,Karen Mottola,cleavis Headley,Dave Hilditch,George Matejka和erin Frank。还要谢谢David tatom,Bill Mclane,steve Wainwright和Worth Hawes。 罗伯特·所罗门 致 谢 Acknowledgments 除了以上各位,我还要感谢协助编写本版的评论者:Luisa Benton, Richland college; Lori Jean Brown, ea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 David Burris, Arizona Western college; Jeremy Byrd, tarrant county college; Jeff cervantez, crafton Hills college; John cleary, Raritan Valley community college; Lynne cropper, Muscatine community college; Will Heusser, cypress college; John Fredrick Humphrey, north carolina A&t state University; timothy Madigan, st. John Fisher college; colleen Mallory, Ursuline college; James McRae, Westminster college; chad Meister, Bethel college; Gregory Millard, central Arizona college; charlotte Pressler, south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Massimo Rondolino, carroll University; Michael shell, Jefferson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ical college; John shuford, Linfield college; tyler Young, northeast texas community college; tara Zrinski, northampton community college。还要感谢sarah canright, Lisa Kemmerer, Alex neill和Markus Weidler,特别要感谢Adrienne Devlin, Debra Matteson, Anupriya tyagi, Andrea Wagner, Anais Wheeler, Adrienne Zicht和susan Zorn协助编写本版,以及 圣智(cengage)出版公司的许多人对之前各版的帮助。特别感谢Jen Burton编制索引, tara Zrinski制作电子题库教师手册,charlotte Pressler制作cognero题库,Brian Prosser 为与教材配套的Mindtap Digital solution制作活动内容。 凯思林·希金斯

more >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同系列产品more >

社会研究方法(第十四版)

[美]艾尔·巴比(Earl Ba
定 价:128元

查看详情
社会研究方法(第13版)

[美]艾尔·巴比(Earl R.
定 价:108元

查看详情
海德格尔

[美] 帕特里夏·奥坦伯德
定 价:35元

查看详情
亚里士多德

[美] 加勒特·汤姆森(Ga
定 价:35元

查看详情
莱布尼茨

[美] 加勒特·汤姆森(Ga
定 价:35元

查看详情
图书分类全部图书
more >
  • 作者简介
    罗伯特•所罗门(Robert C. Solomon)是世界著名的哲学教师和讲演者。他目前是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昆西•李(Quincy Lee)百周年纪念教授和杰出授课教授。他在密歇根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并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匹兹堡大学和加州大学执教。他出版过四十多本著作,其中包括《哲学导引》(第7版)(Introducing Philosophy)、《哲学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Philosophy)、《激情》(The Passions)、《本着黑格尔的精神》(In the Spirit of Hegel)、《关于爱》(About Love)、《底线之上》(Above the Bottom Line)、《伦理学与卓越》(Ethics and Excellence)、《哲学的乐趣》(The Joy of Philosophy)以及《真情实感》(True to Our Feelings)等;他还与人合编了《20个问题》(Twenty Questions)和《自苏格拉底以来》(Since Socrates)。 

    凯思林•希金斯(Kathleen M. Higgins)是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哲学教授,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在奥克兰大学、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和得克萨斯大学任教,著有《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Nietzsche’s “Zarathustra”)、《我们生活的音乐》(The Music of Our Lives)、《尼采到底说什么》(What Nietzsche Really Said)(与罗伯特•所罗门合著)、《轻松场面》(Comic Relief)、《哲学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Philosophy)(与罗伯特•所罗门合著)、《我们之间的音乐:音乐是普遍语言吗?》(The Music between Us: Is Music the Universal Language?)等。她还编写或与人合编了很多著作,如《美学概观》(Aesthetics in Perspective)和《伦理学和社会哲学的13个问题》(Thirteen Questions in Ethics and Social Philosophy)等。

    译者简介

    张卜天,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学士,北京大学科技哲学博士,现为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西方中世纪和现代早期科学思想史。著有《质的量化与运动的量化——14世纪经院自然哲学的运动学初探》,“机械论的起源、演变及其问题研究”课题获得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主编和翻译“科学源流译丛”、“科学史译丛”,主要译有《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爱因斯坦传》、《韦洛克拉丁语教程》、《世界图景的机械化》、《科学与宗教的领地》、《现代性的神学起源》等四十余部著作。

  • 哲学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触手可及的,只要你肯思考:对一种观点进行表述和辩护可以把它变成你自己的。很多人看待大哲学家的表述和论证,就好像他们只是某个智力博物馆的展品,与我们没什么干系。
    哲学是不需要明确定义的,它会潜移默化的沉入你的脑海:某些你相信的东西,一旦想把它写出来,就会发现,刚才感觉还很清楚,现在已经变得模糊不清,就好像,一准备表达,它就蒸发了。
    哲学不是静止的,是要在你的脑回路里运转的:不仅要阅读他们的著作,关键是自己要反思、明确表达和论证。
    哲学不光是哲学家的事儿,你也可以做哲学:你完全可以参与其中,通过当一回哲学家来欣赏哲学。被自己真正关注的问题激发,有风格的做哲学。


more >
  • 导言

    做哲学 001

    避免时髦词语  003

    明确表达和论证:哲学的两个重要特征  004

    概念与概念框架  006

    有风格地做哲学  011

    逻辑准备 014

    演绎  015

    归纳  016

    对论证进行批判  018

    篇末问题  022

    阅读建议  023

    哲学问题 025

    什么是哲学  026

    开篇问题  027

    阅读建议  040

    生活的意义 041

    开篇问题  042

    什么样的意义  043

    生活的各种意义  049

    篇末问题  062

    阅读建议  063

    开篇问题  066

    信仰上帝  068

    男女众神  070

    西方关于上帝的传统观念  071

    恶的问题  083

    信仰与理性:信仰的方式  089

    宗教宽容:仪式、传统和精神性  098

    怀疑  101

    篇末问题  103

    阅读建议  104

    开篇问题  108

    真实的世界  109

    什么是最真实的?  112

    最初的形而上学家  115

    柏拉图的“理式”  121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124

    心灵与形而上学  125

    唯心论  132

    目的论  138

    形而上学与日常世界  141

    篇末问题  142

    阅读建议  144

    第三章

    上帝 065

    第四章

    实在的本性 107

    开篇问题  146

    什么是真的?  146

    两种真理  149

    唯理论与经验论  152

    知识的预设  155

    怀疑论  157

    知识、真理与科学  167

    真理的本性  171

    合理性  175

    主观真理与相对主义问题  179 ...

精彩书评more >

标题

评论

版权所有(C)2023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54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11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