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以身喻心:感觉范畴概念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

作者:覃修桂、帖 伊
定价:98
印次:1-2
ISBN:9787302514480
出版日期:2018.10.01
印刷日期:2020.05.14

本书从体验和认知的视角,聚焦于“以身喻心”这一宏观隐喻,具体考察英汉两 种语言中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温度觉等概念域的隐喻投射,分析和归 纳各个具体感觉域概念在两种语言中的投射范围及其相互之间的异同,揭示英汉两 个民族在思维层面上的共性和个性,并探讨其背后的认知理据,用丰富的语言事实 重新验证“以身喻心”这一隐喻所具有的跨语言性质。

more >

丛书总序 广西地处西南,依山傍海,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其形成了 独特的文化景观。从古至今,广西的文化传统一直延续发展,并 在历史的潮流中吸取异质文化的元素,显示出多元和开放的特点。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广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聚落、戏剧、 宗教、习俗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了一大批优秀华侨以 及国内外著名的文化巨匠,也留下了形态多样、保存完整、内容 丰富、数量巨大的文化资源。因此,对它们进行保存、整理、挖 掘、提炼,加深对广西文化内涵的研究,从而更好地延续传统、 迈向未来,无疑是一项具有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的工作。 广西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对外交流与贸易频 繁且深广。近代以来,广西又是华侨之乡,大批的桂籍人士远渡 重洋、打拼创业,他们传播了广西文化,推动了中外语言文化交 往。深入研究地方文献,还原这段历史,一定能够增进广西与海 外广大华侨的情感联系和心理共鸣。在中国近现代转型时期,对 中国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桂籍名人辈出,其中像马君武、王力、 秦似、梁宗岱、王宗炎等都是广西地方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他们的思想资源长期未被区内外的研究者重视。如果我们对这 些大师的翻译、创作、言论等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进行全面、深入 的挖掘研究,以指导现实发展,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突破点。 目前,国务院批复了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这对于该地区 包括文化和教育等在内的各项事业的发展是一大利好。处在全球 化和资讯迅猛发展的时代,“越是地方或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新世纪,中国各省、直辖市都在向内深挖文化资源,向外传播文 化精华和发扬当地族群性格,建立认同,寻求发展。在不进则退 的严峻形势面前,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文化强国建设” 为指导,努力发掘、保存、整理、研究和阐释地方语言、文化和 传播资源,然后推向世界。 语言、文化和传播紧密联系,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统一体,其 中语言是载体,文化是客体,传播是渠道,因此只有通过传播, 才能使东西语言和文化的交流成为可能。有鉴于此,如果我们对 广西境内及广西籍人士开展的欧美语言、文化、翻译活动进行挖 掘和深入研究,便可从中发现早期广西先贤如何弘扬民族文化, 引进西方文化思想,进而为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做出巨大贡献 的心路历程。同时,以外国语言、文化、翻译传播研究为契机, 亦有助于将广西地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联系在一起, 进而将广西推向世界。 广西民族大学拥有广西高校中唯一的外国语言文学博士点学 科,也是全国民族院校中唯一的外国语言文学博士点学科。学科 队伍结构合理,研究方向齐全,目标定位科学合理,建设规划目 标明确,切实可行,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学校“民族性、 区域性、国际性”三性合一的办学定位,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 服务社会等方面都能很好地结合民族和东盟,服务广西社会经济 发展和对外交流,同时服务国家战略,不断夯实区域与国别研究、 语言学、外国文学与文化、翻译与传播几个核心学科方向,并不 断拓展新的学科领域,成功培育了比较文学/ 译介学、外国文学 与文论、东南亚民间文学与民俗文化研究等特色学科方向,极大 地推动了学科的内涵式发展,在外语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该学 科已由原来的外国语学院发展成为外国语学院和东南亚语言文化 学院两个学院,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侧重东南亚语言、文学、文 化研究,外国语学院则侧重欧美国家的语言、文学、文化研究。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我们决定编选“外国语言文化传播研 究丛书”,旨在结集本团队成员近年来有关外国语言文化传播研 究的相关成果,同时也吸纳海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的优秀成果。入 选作品均具有宽阔的学术视野,有较强的原创性和鲜明的特色, 研究方法具有可操作性,深层次揭示了外国语言文化与传播的本 质。本丛书为一套开放性丛书,除收入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言文 学学科成员的成果外,也收入国内外同仁优秀研究成果。所收著 作须经丛书编委会评审通过。我们期待本丛书的编选和出版能够 为打造学术精品、推动我国外国语言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起到积 极和实际的作用。 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外国语言文化传播研究丛书”编委会友生覃修桂教授的新作《以身喻心:感觉范畴概念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即将付梓,他请我作序时我欣然应允。当年覃修桂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博士之前曾有较长时间在国外学习,外语基本功好,视界也较广。他来读博时的选题是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研究。我招收的博士生绝大部分都探讨语言学方面的问题,只留过几个名额给研究教育问题的博士生。入学后我向他提出一个要求:在专门研究教学大纲的同时,还要与搞语言学的同学一样学习语言学各门课程(一点也不能减免);因为语言学的研究天地是无穷无尽的,但教学大纲却不能搞一辈子(我并无轻视教育研究之意,那里也有一片广阔的学术天地,然我因条件所限而规定搞教育研究的博士生只能选择宏观性题目并使其毕业论文达到向教育部进言的层次)。如此严苛的要求给覃修桂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但我认定那将有利于他未来的长远发展。他刻苦勤勉,执着于学问,终不负所望而学成荣归。他先后在广西两所大学长期担任外国语学院的教学和行政工作,在广西民族大学尤其为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建设殚精竭虑,做出了很大贡献。他对教育工作的宏观掌握自然是职事成功的条件。但在繁忙的行政管理和教学工作之余,覃修桂仍然挤出点滴时间不断从事语言研究,前后耗费了几近六年时间才完成这部著作。这种对学问精益求精、对术业矢志追求的精神,很令我感到欣慰。 我披览了此书一遍,所得实多。这是一部从认知的新视角对 英汉概念隐喻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而主题为五官感觉范畴又使 一般读者觉得亲切明白,愿意有兴趣地读下去。书中材料翔实、 考察全面、分析清楚、论证严密。在此我愿意具体谈谈此书的如 下几个特色: 首先,作者准确地把握了认知语言学的核心思想,并将之紧密结合哲学和心理学而灵活地应用到英汉感觉范畴概念隐喻的研 究中去。我曾在不同场合大力标举当代语言学研究的“三条路线”: (1)结构语言学路线;(2)功能语言学路线;(3)认知语言学路线。 我还指出:认知语言学不但开辟了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方向,还使 语言学继续成为领先学科。覃修桂也认同这样的观点。现在越来 越多的研究者关注语言研究的认知路向,并将认知语言学原则与 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自己的工作。 隐喻,作为认知语言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不仅指一种语言现象, 更指一种须臾不可或缺的认知现象;它是人类利用一个经验域来 认识和理解另一个经验域的认知活动,是新意义得以产生的不竭 源泉。隐喻的认知研究要求我们把隐喻放到更为广阔的背景中去, 并用新的眼光进行观照。作者在书中系统分析和对比了英汉感觉 范畴概念隐喻投射的共性与个性。基于相同的感觉经验,操英语 的族群和操汉语的族群共享了诸多相同的隐喻投射。但由于地理 环境、文化传统及知识体系的差异,这两个语言族群对相同的体 验自然又存在着一些相异的识解,结果其语言中便产生了部分独 具个性的隐喻投射。这恰恰证明了认知语言学的两个核心观点: 体验观与互动观。在研究过程中,作者并不停留在对感觉范畴概 念隐喻投射的描述,而是进一步追求对这些隐喻现象背后动因的 解释;这需要从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维视角展开观察,故 研究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视野。比如,在考察视、听两个感觉 域的概念隐喻时,作者不但具体描写这些投射的经验基础,还从 生理、心理的角度归纳出这两个感觉域的典型特征。他认为视觉 域具有“外在性”“聚焦性”“灵活性”“辨认性”“区分性”等原型特征,这为视觉概念向智力、态度等概念域的投射提供了认知理据。而听觉则与视觉共享了“外在性”“辨认性”“区分性”等典型特征,由此听觉隐喻投射也能指向智力域;但因听觉缺乏“聚焦性”和“灵活性”,故它引申出来的智力概念又不可能像视觉的那样具体深入。这样论证言之有据,所得结论就较为令人信服。 (注意:作者的隐喻概念是广义的,有时包含了与隐喻合用的 转喻。) 其次,作者以一种持平的眼光来看待跨语言隐喻中的共性和 个性。认知隐喻研究长期以来存在着过分强调普遍性而忽视差异 性的情况;作者则持一种相对平衡的态度,既重视隐喻的共性, 也关注其个性,对它们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表现给予了恰如其分 的分析比较。比如,在考察味觉域概念隐喻时,他发现在英汉两 种语言中它呈现出一种同异并存、同略大于异的关系。一方面, 相同的味觉体验触发了相似的联想,催生了诸多相同的隐喻投射。 另一方面,由于两个语言族群在味觉体验识解、饮食文化和精神 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味觉域概念又在两种语言中衍生出许多独具 个性的隐喻投射;部分投射还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彰显出鲜明的 文化特色。在汉语中“味”概念的隐喻拓展就有着悠远的文化背景, “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观念赋予了“味”概念一种 独特、丰富而又深刻的美学内涵。 复次,本书观察比较全面而又表述出鲜明的观点,创新之 处不时显现。在解释嗅觉域概念隐喻投射的动因时,作者赞同 Ibarretxe-Antu?ano 的特征选择模式,但也发现该模式对嗅觉动 词原型特征的概括不够全面,无法解释嗅觉何以扩展出表示情感 判断的“美好”和“不好”之义;因此他在深入探讨后提出:嗅 觉动词还应该包括另一对原型特征,即“惬意性/ 非惬意性”, 这样就可以令人信服地为嗅觉“美好/ 不好”的喻义提供有理 据的解释——那是情感判断的目标域对始源域原型特征“惬意 性/ 非惬意性”进行选择的结果。又,Sweetser(1990)低估了 嗅觉在语义扩展中的地位,这也被覃修桂指出来了:嗅觉域不像 Sweetser 所坚称的那样与心智域鲜有隐喻联系,而是联系颇多(尽 管其紧密程度仍略逊于视觉域);嗅觉域的隐喻范围比Sweetser 和Ibarretxe-Antu?ano 想象的要大,只是不如视觉域的隐喻范围 宽广。 在温度域一章里,作者首先描写了温度觉意象图式,然后以 之为基础说明英汉两种语言中许多抽象概念的构建以及相互之间 的推理,最后归纳出两种语言共享的包括三个层级的温度域概念 隐喻系统。作者认为:这一隐喻系统存在于使用这两种语言的族 群之无意识中,是民族概念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两 种语言背后的整体概念系统又各包含着诸多尚待发现的子系统, 需要我们去分析、归纳和描写。要比较两种语言及其使用族群的 思维共性和个性,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便是聚焦于某些特定范畴 (即概念系统中的某些子系统),在这个层面上的比较才更加系 统、具体而又深入。 作者在对比分析英汉感觉概念隐喻时,既着力探求它们的共 性,同时也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差异性;在考察各个具体感觉域概 念隐喻投射时,并不是把它们看作彼此独立的存在,而是处处试 图以有机整体的辩证眼光展开讨论,把局部的对比分析和整体的 对比分析联系起来。这样就清楚揭示了感觉范畴隐喻系统内部错 综复杂的关系,兼顾了英汉概念隐喻投射的共性和个性以及它们 在语言表达层面的异同之处。我们在阅读这本专著时,应当特别 注意这一点。我们也很赞赏作者在英汉对比方面勇于探索的精神。 单独研究英语或汉语已经不容易,要进行英汉对比并试图提 取其中的语言共性就更加困难。此书绪论里正确地指出:外国有 些语言学著作在总结语言共性时有一些不完善之处;对诸语言的 个性之调查还不够广泛而匆忙下结论就难免偏颇。覃修桂采取了 客观而谨慎的态度。在此我想顺着这个话题就英汉对比研究再谈 几点意见。 第一,我愿指出:汉语是一种离合语(ionizing language[ 我 参考赵元任的看法而新拟了这个类型学的英语名称,它比 isolating language“孤立语”之名更准确]);其形位(morpheme) 不但高度独立,而且彼此分合也极其灵活。我们只用几千个字 (“元字”moneme)的形位即可轻易构成几十万个语词,而这些 语词的意义大部分是自明的。这与别的语言很不一样。回顾汉语 的历史发展尤其是百年来的白话文运动,我现在觉得:我们不要 强调古今汉语之别,宁可说成文言和白话(或雅语和俗语)之别; 而即便是文言白话之别,其差异也远不像过去所说的那样严重(尤 其在构词和语义方面)。关键就在于汉语的形位(“元字”)是 极其稳定的、能产的;而古今传统的力量也远非人们想象的那样 容易衰竭或断裂(比如此书举例中包含了“肤学”“肤语”这样 的罕见文言词)。以同英语eye 相对的汉语词而论,此书已经注 意到不能止于说“眼”,还要谈及“目”;动词也提到了“[ 目] 睹”。然而尚未言及“目击”(该词的构成不如“目睹”自然, 但现在不时用到“目击”,更经常要寻找某个事件发生时的“目 击者”!这个三字词当下就活在一般新闻和法律用语中)。又: 书中谈味觉提到了“尝”的比喻义,但未提到以“甘”构成的词 语及其意义。而如果“睹(目睹)”已被提到,则“嗜(嗜好)” 也可以收进来。(按:嗜,噬也、食也(“嗜”“噬”实为同源词, 也许还包括“食”);“嗜”是从基本动词“噬”(食)转喻而来 的体味义动词。) 第二,方言和通语的界线也不总是泾渭分明的。比如此书 说到“咸”较少用在理解抽象概念方面。其实粤方言就有“他少 年生活咸苦”(艰辛)的说法;又如:“那个湛江人在省城打工, 每次回来都操着一口不咸不淡的广州音”(不咸不淡,指不够纯 正;此义当能为通语所接受)。但王朔在小说《修改后发表》中 写道:投了稿的林一洲从编辑部归家,“回忆起一生的酸甜苦辣, 从此都要告别,竟呜呜地哭了。老婆也辛酸,陪着掉了若干的 泪,饶着说上些不咸不淡的话。惹得林一洲哭完倒恼了……”这 里“不咸不淡的话”大概是不愠不火的冷言嘲笑之意。王朔大半 生都住在北京,他写作时使用的无疑是普通话。这说明“不咸不 淡”并非粤方言专有的词,但在汉语中它可能被活用而具备多种 含义。——我这样讨论问题,未尝不知道我们一般应该做共时研 究和通语研究。但所谓共时和通语都只是相对的概念。 第三,共时通语还有一个潜在的问题。英语see 是日耳曼语 族词,但谁又会注意到常见的view 原出罗曼语族?而此书未提 及的、可能较少使用的witness(亲见、目击),不料又是一个 日耳曼本语族词!再说很浅白的taste,一般人很难想到它竟和 savour 都是从古法语来的;但COD 明言savour 作动词是古义。 英语中大量混合了词源不同的各种语词,绝对“纯粹的”英语几 乎不存在。现代英语本身就是文化交流(碰撞交融)的产物。覃 修桂在书中说明:其英汉对比研究只集中于两种语言里较能对应 的词;这是作者定下的便于操作的体例。但观其使用的语料(很 多来自语料库),里头就还含有一些异质成分(包括上面提及的 方国雅俗和不同语族的成分,以及当代汉语中的外来时髦表达 法);这是不可避免的,也大抵是可以容许的。然而语料库若有 闻必录、见字就抄,或受制于外在/ 内在条件而有所局限,那都 不能保证它必定很客观地反映语言使用的真实面貌。既然如此, 研究者就需要对其中的材料加以甄别;比如必要时可参照语体/ 文体(register, genre)或语风(style)来取舍某些语料以减少其“杂 质”。认知语言学本就反对“客观主义”,稍作主观取舍(及解释) 并不违反认知原则。当然其分寸掌握还要从长计议。好在此书多 谈语词、语义而少谈语法,语料中的语体语风之类差异因素对于 证明和结论所会产生的不利影响可能还是有限的。回头来说taste 和“味”。书中提到“味”在汉语可用于很广泛的抽象意义,包 括美学意义;其说正确,也很难得。然而至少自南北朝以来,“味” 在梵语诗学影响下已成为汉语诗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尽管外因是 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因为正如此书所言中国古代已有“味”的 隐喻、包括审美意义)。这里其实还有很多重要用例和问题可谈。 但中印文化交流的这种成果在我国已本土化了,语词难分梵汉; 就像taste/savour 都难辨英法一样。所以要识别和深谈实非易事。 我说到这几点,绝非苛求此书务必万事完备,只想表明我的 理解和体会:做语言对比研究要耐心鉴别和仔细研讨,既要充分 估计到各种困难和问题,也要尽力探源考流广为搜罗。我亦要以 此自勉。 此书原稿曾使用了“英汉语”“英汉两个民族”之类用语; 这可说是业内的通病。“英汉语”之生硬、欠妥,比照“印欧语”“汉藏语”(指原始印欧语、原始汉藏语,或印欧语系、汉藏语系,总之各为一个整体)“汉越语”(指唐音汉字进入越南而形成的越南语文言)等语言名称来看就可以明白。用“英汉语”来指两种语言,恰像用“汉壮语”“汉壮族”来指两个实体那样,是不合适的。我建议顺着原来的文字稍微变动一下改用“英汉”“英语和汉语”“英汉语言”“操英语的族群和操汉语的族群”“英汉两个语言族群”之类更加地道、灵活和准确的表述。英语“语言族群”、汉语“语言族群”已经可指复数[linguistic] ethnic groups,英汉两个语言“族群”就能包括更广了。(另外,亦不妨使用英语“言语社群”和汉语“言语社群”——英语或汉语的言语社群本来即可指复数的speech communities,英汉两个言语社群也能包括更广。)此议已蒙作者嘉纳。我现在仍然愿意提及这一点,因为我历来认定术语的使用应该力求准确、明白、自然;而这件事还远未受到学人们的足够重视。 总体而言,此书把感觉域概念作为一个整体范畴来考察,在 揭示其隐喻的系统性方面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它弥补了先前感觉 隐喻研究中存在着的零星片面之局限,更全面而又深入地揭示出 各个具体感觉域的隐喻投射及其形成的隐喻系统,丰富了该研究 领域的成果。我相信,其面世当会受到学界同行的重视。 我知道:覃修桂教授此书只是他“十年磨剑”的一项成果; 他决心集中时间和精力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扎实的学术研究,为 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我很赏识他这种奋斗不懈的精神,并 期待看到他的更多新作。 周流溪 谨序 北京师范大学 2018 年4 月20 日 我与覃修桂教授相识多年,交往密切,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研 究方向:认知语言学。他素来为人谦和,治学严谨,一直勤勉不 倦,笔耕不辍,屡有佳作问世,备受学界关注。现他的新作《以 身喻心:感觉范畴概念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即将付梓,并嘱我 为其代序,我倍感高兴,欣然应允。 目前,认知语言学在国内外已进入蓬勃发展的崭新阶段,且 已成为主流学派,不仅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引入了新 的方法,而且将其带入“后现代新时期”,能与文学和译学同台 论道;更为重要的是,它还与唯物辩证法相切合。体验哲学与认 知语言学认为,人类的心智、概念、语言都植根于我们与外界现 实的“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引号里的八个字可归结为汉 语现有词语“体认”(参见《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第1280 页), 这就是我们近年来所提出的“体认语言学”,坚信语言不是从天 上掉下来的(批判语言神授观),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批判语 言天赋观),而是来自于人们的感性经验(体)和理性加工(认)。 前者侧重“感官”,后者包含“隐喻”,我们的概念和语言主要 来自于这两者,它们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语言、思想与行动之中。 这就是为何这几十年来隐喻会引起无数学者为其尽折腰,各路学 者(包括哲学家、认知科学家、逻辑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 语言学家等)对这一领域表现出十分浓厚的兴趣,对其研究可谓 长盛不衰,且硕果累累。 谈到“体”,就涉及“感觉”,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伊始, 是我们获得外界信息、认识客观事物的必然途径,这完全符合“唯物论”的基本原理。 谈到“认”,就涉及“认知方式”,到目前为止学界已概括 出十数种,其中最主要为“隐喻机制”,各民族不尽相同,这也 与“辩证法”相吻合。 人类在这一体认过程中所折射出来的“身心关系”或“物心 关系”也必然反映到概念和语言层面,我们据此还提出了“体认 一元观”。不同民族在感觉和认知上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之 点,投射到语言上便产生了“同异兼有”的表达。语言表达之所 以“同”,同在“体”上,因为各民族都生活于地球村,面对相 同(相似)的客观世界,且身体构造及其功能都相同,这就决定 了我们必然会有相同的思维内容和语言表达,这是人类得以相互 交流的基础。语言表达之所以“异”,异在“认”上,是因为各 民族都有各自认知世界的方式,它们天水一方,习俗不同,这就 决定了人类的思维和语言必有差异。因此,语言中的同与异就得 到了符合唯物辩证法的“体认”之合理解读。 在此基本思路的统摄下,表达感觉范畴的词语历来受到国 内外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认知语言学家,他们对感觉词 的研究已经成为过去二十多年间的热点之一。Lakoff、Johnson、 Sweetser、Danesi、K?vecses、Ibarretxe-Antu?ano 以及国内诸多学者都做过相关研究。然而,任何研究都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他们的研究缺乏系统性,过于强调共性而忽视个性表达等。覃教授以此为契机,敏锐地洞察到前人研究之不足,倾注精力进行了大胆有益的尝试,以期能填补这一空白。 “比较”是人们认识世界、研究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常 被冠以人类概念之初,也是人们学习和研究语言的一种有效方 法。“语言对比研究”虽兴于西方19 世纪的历史比较语言学, 但其源远流长,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它是与语言接触、翻译和研 究同生共长的一种活动。覃修桂教授本书旨在系统分析对比英 汉语感觉范畴的概念如何通过互动体验、认知加工(本书主要 涉及意象图式、隐喻机制)构建抽象概念及其知识系统,试图 验证体认语言学所强调的“以身喻心”这一概念隐喻的普遍性 和重要性,并探索其丰富的内涵。作者在分析对比英汉语两个 隐喻系统异同的基础上,揭示其间的变化规律及其背后所反映 出来的共性和个性,这对于建构“认知对比语言学”来说是一 项十分有意义的探索,本书的出版对于该领域的深入发展具有 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书结构清晰,逻辑严密,论述翔实,吸收和借鉴了国内 外许多有益的语言理论和研究方法,并结合汉语实际表达加以 修缮和发展,为我所用,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新观点和新 思路。覃教授一贯重视前沿理论与对比之法相结合的研究思路, 值得称道! 全书共分八章,第一章“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现状、 研究内容、思路及总体安排等;第二章至第七章则分别在描述“视觉域、听觉域、嗅觉域、味觉域、触觉域、温觉域”的经验基础上,根据语料具体考察汉英两语言的相关感觉域如何通过概念隐喻所投射的范围,并对它们之间的异同进行分析和对比;第八章“结语”主要对本研究的发现进行系统总结,展望未来研究,同时还建设性地提出“隐喻—世俗学”的概念,即建立隐喻表达与某一特定时期社会文化间的关联,从而通过语言揭示该时代的社会状况和文化面貌,这也是对“建我话语体系”所做出的一次有益的具体尝试! 本研究主要论及身体经验、认知加工方面的内容,阐述了意 象图式、概念隐喻、心智形成等运作机制,提升了我们对“现实、 认知、语言”之间关系的总体认识,尤其是给隐喻研究带来了诸 多启示。 在路漫求索的科研途中难免会出现值得商榷的地方,该论 著也不例外,如语料选择有限、未能涵盖全部感觉域等,覃教 授对此在论著结尾部分也有所述及。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和反思 既是对本研究的科学总结,也为日后更进一步深入探索做好了 准备。总体来讲,该研究既是对国内外已有研究结果的补充和 延伸,也对隐喻认知理论的发展起到较好的借鉴和启迪作用。 我们相信,本书必将给国内外语言学研究,尤其是隐喻研究, 注入新的活力。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本书体大思精,言辞在理,反映了作 者心思缜密,鞭辟入里。藉此,我愿投砾引珠,力荐广大读者共 同品鉴,必将会受益良多,不仅能学会分析的方法,还能发现科 研的规律,加深理解的深度。 是为序。 王 寅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8 年5 月1 日

more >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同系列产品more >

西方文论视野中的英美文学经典

张跃军
定 价:128元

查看详情
自由主义与法国后现代文学

杨令飞
定 价:128元

查看详情
多维视野下的希利斯·米勒文论研究

张旭
定 价:98元

查看详情
心田的音乐——翻译家黎翠珍的英译...

张旭
定 价:98元

查看详情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学走出去研究...

胡安江
定 价:98元

查看详情
图书分类全部图书
more >
  • 精彩片段:
    “心为何物?心与物是何关系?身在其间又起到何种作用?古往今来,中外哲人对这些问题不知绞尽了多少脑汁,倾注了多少心血,试图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孟子、荀子、王阳明、笛卡尔、斯宾诺莎等不过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而已。……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较好地解释了心物之间的关系,即以“身”(互动性体验)为基础,通过意象图式以及概念隐喻等认知机制,弥合了物(外界现实)与心(范畴、概念、意义、语言)之间长期难以逾越的鸿沟。”

    “感觉是人类最基本的身体经验,我们可以推断,英汉两种语言自古及今都存在着以感觉经验为基础的隐喻投射,只是随着时代的更替而逐渐发展变迁而已。比如,“温度喻事体的状态”这一投射在古汉语中就比较普遍,“墨翟之徒,世谓热腹;杨朱之侣,世谓冷肠。”(《颜氏家训?省事》)“门前冷落车马稀”(白居易《琵琶行》)“仕宦五十年,终不慕热官。”(陆游《感遇》)等都是古代基于上述这一隐喻投射形成的典型隐喻表达,用来喻指情感、态度、权势等方面的状态或变化。”


    同行评价:
    “这是一部从认知的新视角对英汉概念隐喻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而主题为五官感觉范畴又使一般读者觉得亲切明白,愿意有兴趣地读下去。书中材料翔实、考察全面,分析清楚、论证严密。”——周流溪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本书体大思精,言辞在理,反映了作者心思缜密,鞭辟入里。藉此,我愿投砾引珠,力荐广大读者共同品鉴,必将会受益良多,不仅学会分析的方法,还能发现科研的规律,加深理解的深度。”——王寅

  • 精彩片段:
    “心为何物?心与物是何关系?身在其间又起到何种作用?古往今来,中外哲人对这些问题不知绞尽了多少脑汁,倾注了多少心血,试图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孟子、荀子、王阳明、笛卡尔、斯宾诺莎等不过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而已。……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较好地解释了心物之间的关系,即以“身”(互动性体验)为基础,通过意象图式以及概念隐喻等认知机制,弥合了物(外界现实)与心(范畴、概念、意义、语言)之间长期难以逾越的鸿沟。”

    “感觉是人类最基本的身体经验,我们可以推断,英汉两种语言自古及今都存在着以感觉经验为基础的隐喻投射,只是随着时代的更替而逐渐发展变迁而已。比如,“温度喻事体的状态”这一投射在古汉语中就比较普遍,“墨翟之徒,世谓热腹;杨朱之侣,世谓冷肠。”(《颜氏家训?省事》)“门前冷落车马稀”(白居易《琵琶行》)“仕宦五十年,终不慕热官。”(陆游《感遇》)等都是古代基于上述这一隐喻投射形成的典型隐喻表达,用来喻指情感、态度、权势等方面的状态或变化。”


    同行评价:
    “这是一部从认知的新视角对英汉概念隐喻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而主题为五官感觉范畴又使一般读者觉得亲切明白,愿意有兴趣地读下去。书中材料翔实、考察全面,分析清楚、论证严密。”——周流溪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本书体大思精,言辞在理,反映了作者心思缜密,鞭辟入里。藉此,我愿投砾引珠,力荐广大读者共同品鉴,必将会受益良多,不仅学会分析的方法,还能发现科研的规律,加深理解的深度。”——王寅

more >
  • 目 录

    丛书总序……………………………………………………………………V

    序言一 ……………………………………………………… 周流溪 IX

    序言二 …………………………………………………… 王 寅 XVII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视觉域………………………………………………………… 23

    2.1 视觉概述 …………………………………………………………… 23

    2.2 英汉视觉域概念隐喻投射 ………………………………………… 25

    2.2.1 视觉名词的隐喻投射 ……………………………………… 25

    2.2.2 视觉动词的隐喻投射 ……………………………………… 37

    2.2.3 视觉形容词的隐喻投射 …………………………………… 65

    2.3 英汉视觉域概念隐喻投射的综合比较与分析 …………………… 84

    2.3.1 英汉视觉域概念隐喻投射的共性与个性 ………………… 84

    2.3.2 视觉域经验基础及其隐喻投射范围 ……………………… 86

    2.4 小结 ………………………………………………………………… 91

    第三章 听觉域………………………………………………………… 93

    3.1 听觉概述 …………………………………………………………… 93

    3.2 英汉听觉域概念隐喻投射 ………………………………………… 94

    3.2.1 听觉名词的隐喻投射 ……………………………………… 94

    3.2.2 听觉动词的隐喻投射 …………………………………… 104

    3.2.3 听觉形容词的隐喻投射 ...

精彩书评more >

标题

评论

版权所有(C)2023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54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11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