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2005年制定的“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近年来发布的《机械制图》、《技术制图》等国家标准编写而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也是清华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机械制图”的指定教材。
本书汲取了清华大学在机械制图教学中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特别注重体现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和近10年来教学研究及改革的成果,立足于满足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图学教育的新要求。
本书有以下特点:
(1) 在教材的体系结构方面,以现代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为应用背景,以形体构造能力与图形表达能力为主线,加强机械制图的核心内容,对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给予充分的重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机械设计后续课程和开展机械工程研究及实践奠定良好基础。
(2) 在教材的组织结构上,根据知识点的内在关系,将内容划分为5个单元。各单元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阶段目标,循序渐进,使学生最终掌握完整、深厚的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而清晰的思路和目标,前后知识紧密相连,避免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
(3) 在教材的写作上,既注重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做深入准确的论述,又注重体现本课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法。所选择的例题由浅入深,具有典型性,并设计了适量的综合性、应用性题目,以满足研究型教学的要求。
(4) 由田凌、许纪旻主编的《机械制图习题集》与本书配套使用,编排顺序与本书相同。还配套制作了电子版教案和习题答案供教师和学生参考。其他教学参考资料和教学资源,可以登录清华大学精品课程网站中的“机械制图课程”查阅。
(5) 本书及配套习题集可作为高等院校80~128学时的机类、近机类各专业机械制图课程的教材,用“*”号标示的内容为选学内容。
本书由清华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机械制图”的课程负责人和骨干教师编写。田凌编写各单元提要和第1章、第4~6章; 冯涓编写第3章、第7~11章; 刘朝儒编写第2章、第13~15章和附录; 许纪旻编写第12章; 杨小庆编写第16章。全书由田凌和冯涓负责统稿和定稿。
本书继承了清华大学机械制图(机类、近机类)课程长期积累的教学成果和资源。在此,向多年来在课程建设中做出贡献的教师致以诚挚谢意。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学术委员会的积极推动和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还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张秋玲编审的多方面支持和帮助,在此致以深切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