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机械基础实验技术》是为了贯彻“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精神,适应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着眼于国家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编写的。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已经从单一的工程师培养模式转变为分层次培养。一些重点院校提出要改变学生培养的职业化教育方式,应该在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对于机械工程教育,机械基础系列课程的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其中的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传统的验证型、演示型实验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另外,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重结果轻过程,特别是对实验设计的原理、实验数据的处理等方面缺乏理论指导,对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研究能力和综合能力是不利的。因此,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本教材的编写和研究工作,对上述机械基础实验中的问题进行探索,力求使学生对机械基础实验的设计方法、实验手段、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实验报告的设计等环节获得科学的理论指导,并通过教材编写工作促进机械基础实验教学课程的改革和水平的提高。

    本书有如下特点:

    (1) 突出机械基础实验的设计方法及其相关知识的理论系统性。

    (2) 从机械系统的整体性能评价角度介绍机械基本参数或性能指标的一般实验方法、实验设备仪器和测试手段,使读者对现代先进的测试和评价方法有初步的了解,拓宽机械基础实验的内容,充分体现内容的通用性及典型实验的启发性。

    (3) 突出教材的实用性,选择合适的载体,以丰富的实例讲授各类典型实验方法及其在机械性能实验中的应用。

    (4) 为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内容,教材中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实验训练题目,供读者进行实验设计和实施的训练。

    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共4章,介绍机械基础实验技术的一般知识;下篇共7章,介绍机械基础实验的专门技术。为了便于读者能够在本教材的指导下,进行有关的实验设计和实践训练,本书将本科生机械基础系列课程中的部分典型实验收录在光盘中,主要是近年来教学实验改革中新开发的综合型、研究型实验。每个实验按照一般指导书的格式撰写,可直接用于实验教学。

    参加本书编写的有: 刘莹(绪论,第1章),邵天敏(第2,7章),潘尚锋(第3章),阎绍泽(第5章),肖丽英(第4,6章),赵彤(第8章),刘莉(第9章),魏喜新(第10章),叶佩青(第11章)。

    全书由清华大学吴宗泽教授担任主审,他对本书的编写工作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为提高本书的质量和水平起到很大作用。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清华大学申永胜教授也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给予了热情的关注和指导,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另外,对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提供各种指导和帮助的同行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