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本书是在杨惠英、王玉坤编写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机械制图》(近机类、非机类)(第2版)的基础上,汲取使用者的建议,结合高等工业学校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以及截至2009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修订而成。

  本教材的第1版自2002年出版以来,被全国许多高等院校使用,并受到专家和使用者的好评。曾获2004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市级二等奖,2003年“中国工程图学学会优秀教材”奖,2004年“清华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修订前的多媒体电子教案曾获2003年“中国工程图学学会优秀课件”奖,2005年“清华大学优秀教学软件”一等奖。

  本次修订,在第2版的基础上,根据机类、近机类的教学要求,将内容重新组织和充实,主要侧重于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与基本内容。考虑到当前计算机已相当普及,同时有些学校单独开设有计算机绘图课程,而且所用绘图软件也不尽相同,故本教材不再介绍AutoCAD绘图软件的具体内容,而是在部分章节后简要介绍用AutoCAD绘图的实例,需要时,学生可直接上机练习。

  全书共15章,每章主要集中于一个知识点,各章后有内容小结,以指导学生更好地掌握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有目的地进行复习和预习。

  针对学生“听课易懂、做题难”的特点,在内容阐述上,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增加例题,采用三维模型图与二维视图相对照,同时采用双色印刷,详细演绎空间分析及投影分析的基本方法及绘图步骤,重在绘图与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与其配套使用的《机械制图习题集》(第3版)和多媒体电子教案同时进行修订出版,并备有习题集的三维模型图和参考答案(PPT文件)供授课教师和自学者选用。

  本教材适用于高等工科院校64~100学时机类和近机类各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也可用于继续教育同类专业的教材。

  本教材由杨惠英、王玉坤两位教授主编,参加修订工作的有杨惠英(第2~8、10章)、王玉坤(第11~15章)、黄利平(第1、9章),全书由杨惠英负责统稿。

  第2版和第3版及其相应的电子教案,共同组成机类、近机类和非机类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系列教材,既有利于进行教学组织,又便于教师备课。

  本书在修订过程中得到了本单位领导及广大教师的大力支持,在此致以深情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及错误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1年5 月于北京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