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第3版前言

本书是在前两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修订中,参考了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编制的最新版本的《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在保持前两版教材体系和基本框架不变的基础上,本次修订主要作了以下变动:

1. 调整了教材的体例。本书前两版出版时,各章的习题是安排在其配套教材《机械原理辅导与习题》一书中的,本次修订中,在对这些习题进行精选和补充后,将其移至本书各章后; 本书前两版出版时,其配套的课件《机械原理多媒体教学系统》是以光盘的形式单独发行的,本次修订中,在对该课件进行同步修订后,将其以书配盘的形式附在了本书后。教材体例的这样调整,进一步方便了读者使用。

2. 强化了中篇“机械的动力设计”各章的内容。修订后的中篇由机械的力分析、机械系统动力学和机械的平衡三章组成。在机械的力分析一章中,增加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的内容; 在机械系统动力学一章中,强化了机械动力学方程的求解方法和工程实例介绍; 在机械的平衡一章中,引入了摆动力和摆动力矩的概念,以期方便读者对机械动力平衡有更全面的了解。

3. 修订了其他部分章节的内容。例如,在连杆机构一章中,增加了平面机构的整体运动分析法; 在凸轮机构一章中,强化了从动件运动规律设计的内容; 在其他常用机构一章中,增加了对可展机构、并联机构、柔顺机构和基于智能材料驱动的机构的简要介绍; 在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部分,增加了常用典型机械传动部件的介绍; 在原动机选择部分,增加了原动机机械特性和工作机负载特性的介绍等。

4. 同步修订了《机械原理辅导与习题》一书,进一步突出了其辅导功能,并将其更名为《机械原理学习指导》。

与国内同类教材相比,本书篇幅相对稍大。编者认为教材篇幅多于讲课内容是国际通例,它不仅可以为学有兴趣且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一个进一步开阔知识视野的平台,也可以给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更多相关的学习、阅读和参考资料。

参加本书修订工作的人员有: 申永胜(绪论,第1章,第3章,第5章,第8章,第9章,第12章,第14章,附录),郝智秀(第2章,第6章,第10章),阎绍泽(第4章,第7章),贾晓红(第11章),肖丽英(第13章,第15章)。本书由申永胜任主编,负责全书的统稿、修改和定稿。

参加光盘《机械原理多媒体教学系统》修订工作的人员有: 申永胜、郝智秀、阎绍泽、程嘉、肖丽英。由申永胜任主编。

值此第3版出版之际,对为本书前两版编写做出贡献的人员表示衷心感谢。本书在修订过程中,参考了一些相关著作,特向其作者表示诚挚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误漏欠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主编申永胜

2014年8月于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