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创新中国:激励、能力、行动与绩效

中国过去的创新之路是什么,未来又将走向何方?中国是如何实现如此高速的技术水平发展和产品结构升级的?在21世纪,中国如何大幅度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变,从而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中国如何跨越工业化传统的后发模仿道路,进一步提升价值链?本书从以上几个方面详尽展开阐述。

作者:郁义鸿 于立宏
定价:99
印次:1-1
ISBN:9787302525035
出版日期:2019.10.01
印刷日期:2019.10.25

本书通过国际比较与逻辑推演对以下核心命题展开论证:中国要跨越中等收 入陷阱,就必须实现创新转型,即经济增长的模式必须由模仿式创新驱动转变为 自主创新驱动。在严格界定的模仿式创新和自主创新概念基础上,立足于创新过 程主线模型,对应于基础研究和不同的创新活动可划分不同的创新群体。采用必 要条件追索这一非传统研究范式,本书提炼出创新绩效—创新行动—创新能力— 创新激励这一必要条件链。循此可证,包容性创新环境的构建是实现创新转型的 必要条件,而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的关键在于为创新主体提供长期取向的行动激励。

more >

序 作为一个中国的经济学者,不可能不对中等收入陷阱 问题抱有极大的关心。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国 如何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其答案的探究花费了我们 前后约三年又八个月的时间,最终成稿于此书,奉献于此 来求教于大家。 要对这一重大论题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并非易事。 按照现实—理论—政策这样的思路去进行探究,首先需要 明了理论与现实之间的联系,进而才可能由可信的理论结 果引申出政策含义来。 全球经济增长的实绩是经济增长理论赖以建立的现实 基础。自工业革命以降,世界经济格局越来越呈现出按先 进和落后来划分经济体这一结构特性。尽管后发经济体都 努力赶超发达经济体,且经济学家们也乐观地预言,最终 两类经济体可能实现增长的“收敛”这一皆大欢喜的结局, 然而,历经百十年的追赶,迄今真正实现了赶超的后发经 济体却是屈指可数。这就为中等收入陷阱这一概念的确立 提供了足够的依据。 理论研究应立足于现实,如果理论是有效的,那么由 此引申出的政策也应该是有效的,即应能为后发经济体的 IV 赶超提供有效的政策指导。遗憾的是,如伊斯特利所发现的,“为穷 国开出的追求经济增长的药方全部失灵。援助、投资、教育、人口控 制、调整贷款和债务减免都被证明并非经济增长的良药”(Easterly, 2002)。虽然一个好的政策建议也完全可能因执行不力或实施中的偏 差而无法奏效,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不能不提示我们,理论本身可 能存在缺陷,而由理论引发出的政策建议也存在严重不足。 要说经济理论未能揭示出增长的规律显然是过于严苛了。就其形 成的基本共识即技术进步是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来说,这一理论应是放 之四海而皆准的,但该理论共识所具有的宽泛性质及其在实证上无法 规避的模糊性质,使得其对于政策的制定难以提供有效的指导。再加 上其在方法论上几乎始终如一地采取了增长因素分解这一逻辑思路, 使得这一领域的研究一方面不断深化,另一方面却可能越来越远离现 实,特别是远离发展中经济体对于赶超政策的需求。事实上,就这一 领域的经验研究而言,即使排除因数据和方法等因素导致的对TFP贡 献的结论大相径庭不论,除了能够得出技术进步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 升对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这一结论之外,其实很难进一步对具体的政 策着力点给出方向的指引。 以历史的观点来看,处于同样发展阶段的经济体因历经的时代不 同而面临不同的增长环境,而处于同一时代的发展中经济体又可能处 于完全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此,忽视发展环境的差异来寻求一帖“包 治百病”的良方必然难以收到对症下药的效果。就中等收入陷阱问题 来说,首先需明确辨识其本质所在。格申克龙的后发优势概念提示了 发展中经济体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而杨小凯提出的后发劣势理论则 更深刻地揭示了高中等收入经济体可能面临的困境之根源所在。对于 中国来说,在开放条件下由后发优势所获取的绩效促成了高速增长, 但同时却因长期习惯于模仿式创新而未能及时培育起足够强的自主创 新能力,这可能已经构成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障碍。 明确区分模仿式创新和自主创新是对本书的核心命题进行论证的 V 前提,也是辨识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本质所在的前提。为此我们需要 回到创新理论的开创者熊彼特那里,同时考虑到国际比较的现实需要, 我们采用OECD的定义,将所有的创新活动划分为产品创新、工艺创新、 营销创新和组织创新四类。进一步,因自主创新的本质特性在于其原 创性,而这种原创性必须通过对“新想法”的源头进行追溯才能判定, 我们就必须采用过程视角,从新想法的来源出发对两者加以鉴别。为 此我们构建起一个创新过程主线模型,来刻画从基础研究到最终应用 的一个广义的创新过程的主线。再进一步,考虑到营销创新和组织创 新的原创性并不容易认定,而技术创新的原创性则较易由专利得到鉴 别,我们将四类创新又区分为硬创新和软创新两类,所谓硬创新包括 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它们有着硬技术的支撑,涉及大量的科学原理 和工程技术;所谓软创新则指那些并不需要硬技术支撑的创新,包括 营销创新和组织创新,更多体现在管理制度、管理方法手段和商业模 式等领域。自主创新涉及的主要是硬创新,是技术创新。 对于本书核心命题的论证主要建立在逻辑推演的基础上,而其实 证性检验则通过国际比较来进行。这一核心命题本身是一种必要条件 的表述,就此来说,或许有人会从国际增长实绩中举出一个反例来, 以否定这一核心命题。但事实上,真正与中国具有可比性的经济体寥 寥可数,那些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源禀赋而跻身于高收入俱乐部的经济 体对于中国完全不具有借鉴意义,而那些规模偏小甚至仅以一城为界 的经济体也完全不具有可比性。相对说来,最具有可比性的人口大国 印度还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尚未面临如中国这样的挑战。相比于国 际比较的经验分析,从理论演绎的角度来说,采用必要条件追索的逻 辑思路对核心命题展开论证或许具有更强的说服力。进一步,基于任 何政策的实施都需要资源,而任何资源的运用都需要考虑其机会成本 这一理念,必要条件追索对于政策的聚焦也应带来更直接的益处。 除了政策制定的考虑之外,采用必要条件追索的分析逻辑还有另 外两点理由。 一是,研究范式的简化。经济研究的传统范式试图获得对经济系 统运行的全景式解读,这或许反映了经济学家们所抱有的过大的“野 心”,却也使得研究的难度大幅增加。鉴于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对该 系统运作规律的把握就必须抱有动态的和长期的视角。特别是,考虑 到因果联系并非一一对应,其动态变化又存在长度不同的时间滞后效 应,使得这种全景式的解读及基于此的理论体系的构建面临极大困难。 而依循必要条件追索这一思路,则可提供相对直接而简略的逻辑联系, 一旦抓住关键因素,并将其间的作为必要条件的联系梳理清楚,则可 获得十分明确的政策含义。所谓“追索”,是一个逆向归纳的过程, 试图由此发现一个因果联系的链条,这一链条可有多个环节,每个环 节都存在前—后因果联系,且其前一条件都是紧接其后的一个结果的 必要条件,而其后的结果则又构成再后结果的必要条件。 二是,回到经济学的本义。如米塞斯所强调的,经济学是研究人 类行动的一门学科,而我们所关注的主要是人的有意识的行动,人的 行动都是对激励作出的反应。经济系统存在层次结构,经济增长属于 宏观层面的问题,在这一层次上,定量指标构成理论与实证之间联系 的不可或缺的桥梁,但宏观指标绝大多数由微观加总而成,因此,其 根本的决定因素来自微观主体的行为。经济增长的研究如果停留在宏 观层面上,将无法追索其微观层面的真正的决定因素,而通过必要条 件的追索则可能建立起由宏观到微观的本质联系。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中心思想是,技术进步是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而当我们将技术进步具体化到微观层次的创新行动的时候,主流经济 学所存在的种种局限性都一一呈现出来。一旦涉及人的行为,一旦抛 弃了经济人和理性人的这一核心假设,我们就可能更接近于现实。现 实中的人,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都不可能仅仅从经济利益出发来决 定其行为,特别是决定其创新活动的选择。为此,经济学需要从心理学、 社会学等相关学科中汲取养分。 从最基本的创新概念出发,从关于个人的行为决策模型出发,从 创新作为一个过程的基本特性出发,我们构建起创新过程主线模型, 并由此对创新群体做出相应的划分,从而建立起创新群体行为与其所 面临的激励环境之间的联系。由此我们在宏观经济运行和微观主体行 为之间建立起更为直接的联系,如社会学家所批评的,这种联系在当 前的经济学中是相当微弱的。 循由上述逻辑思路,本书构建了中国创新转型的必要条件链:创 新绩效—创新行动—创新能力—创新激励。这一链条的正向因果联系 是激励—能力—行动—绩效,其逆向的逻辑则是,每一个环节都构成 其后一环节的必要条件。具体而言,对于中国来说,要跨越中等收入 陷阱,就必须使得自主创新的绩效构成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要让自 主创新取得充分的绩效,就必须有足够强度的自主创新的行动;要有 足够强度的自主创新行动,并取得足够高的创新效率,就必须拥有足 够强的自主创新的能力;要培育起足够强大的自主创新的能力,就必 须构建起包容性的创新环境,而包容性创新环境的本质特征在于其能 够为创新主体提供足够强度的长期创新的激励。 值得强调的是,创新能力在这一链条中具有特殊地位。为此我们 对短期路径和长期路径做出区分,短期路径可以沿着激励—行动—绩 效来推进,似乎可跨过能力这一环节,但实际上,此时能力作为一个 短期中给定的因素而对创新效率产生影响;而在长期中,当我们要真 正实现自主创新驱动的时候,就必须培育起足够强大的创新能力,因 而能力的提升是长期路径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因此,我们强调长期取向这一时间视野对于自主创新的重大意义。 对于创新群体来说,基于本书构建的个人行为决策模型,我们将时间 视野明确纳入模型,此时个人的时间视野可以在短期取向和长期取向 之间进行选择,并由此影响其行为目标的设定。这对于个人的创新能 力或创造力的培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对于科学家等专业类群体来说, 具有长期视野的创新者将以志业为目标;对于企业家群体来说,则将 以公司的卓越发展为目标,而这一长期目标的设定是这些创新群体在 长期中着力培育其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 我们的必要条件链最终由创新能力指向创新的激励环境,而本书 对激励环境的刻画也特别强调长期取向的重要意义。一个有效的激励 环境能够提供长期激励,即有利于创新群体采取长期取向的视野和着 力于长期的创新能力的培育。我们的刻画试图抓住激励环境中若干关 键因素,并以包容性的市场环境作为一个统一的概念来加以涵盖,但 这一刻画是比较粗糙的,我们的分析也还是相当初步的。这主要受制 于我们的水平、能力和时间所限,也就为未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较为 宽广的空间。制度和文化对于激励环境的形成有着根本性作用,而制 度和文化的研究本身也是重要而宽广的领域,且成果丰硕,但就经济 学研究来说,更多地从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领域的研究成果中汲取 养分,应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顺便提及,本书采用的必要条件追索这一研究范式或许也可以被 应用到企业层面,由此或可回答这样的问题,即一个企业要获得成功, 其必须要达成的条件是哪些,这些条件之间又存在怎样的逻辑联系。 就中国未来发展政策的选择来说,本书提供的答案远非完美,甚 至还谈不上成熟,或有些许浅见,也还需通过多方研究和更深入而全 面的检验来加以确立。 在本书所构成的初步框架和基本结论的基础上,我们还需深入下 去,至少对一些主要问题做更深入的探究。 重要问题之一是,在奥地利学派个人主义假设基础上,要对宏观 经济系统演化展开分析,就需要着力解决宏观和微观之间存在的脱节。 这一问题迄今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事实上,这是不少经济学家所指 出的奥地利学派理论体系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采用创新群体这 一中间层次的概念,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但距离这一问题的解决还有着很大距离。 此外,从实证角度来说,我们的分析受制于数据的可得性,也 受到指标本身存在的局限性的影响,受制于我们所能承担的工作量 的影响。 本书的写作源起于2015年1月15日的《理想中国》丛书常务编 委会第一次会议,该丛书的编写由我院特聘教授、美国宾州州立大学 Smeal商学院丁敏教授所倡议。为此特对丁敏教授深致谢忱!其实本 书的选题也受到丁敏教授在我院创办的复旦可持续创新和增长研究所 (iSIG)这一名称的启发,而将创新与增长加以结合的研究本就反映 了经济学的前沿研究方向。本书最初的大纲形成也得益于该编委会的 数次交流和讨论,为此也对编委会其他成员深致谢意!我们还要特别 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和本书的编辑杜星老师,没有你们的辛勤付出和 敬业的工作态度,本书的出版也是不可能的。 本书所有可能存在的不当或错误概由作者负责,期待各位读者的 批评指正。 郁义鸿 2018年11月15日 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more >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同系列产品more >

迈向共同富裕:中国扶贫的实践选择

雷明、刘曦绯 等
定 价:149元

查看详情
通往富裕之路:中国扶贫的理论思考

雷明 姚昕言 等
定 价:129元

查看详情
股田中国——兼论农村股份合作制

雷明 于莎莎 等
定 价:129元

查看详情
中国扶贫

雷明 李浩 等
定 价:129元

查看详情
成就与梦想:中国企业家成长40年

李兰
定 价:89元

查看详情
图书分类全部图书
more >
  • 郁义鸿,男,1952年2月出生于上海。曾在黑龙江“战天斗地”九年。恢复高考后第一届(1977级)考入复旦大学数学系,先后获数学学士学位,管理科学硕士学位,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产业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英国牛津大学、纽约州立大学、比利时中欧管理中心及根特大学作访问学者,并曾两次赴日本东京青山学院大学作短期讲学。多年来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曾参与“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变化的研究”、“上海迈向21世纪战略研究”、“宝钢跨世纪发展战略研究”、“上海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综合研究”等多项重大课题的研究。目前的研究方向为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竞争与企业战略。
  • 中国过去的创新之路是什么,未来又将走向何方?中国是如何实现如此高速的技术水平发展和产品结构升级的?在21世纪,中国如何大幅度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变,从而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中国如何跨越工业化传统的后发模仿道路,进一步提升价值链?
more >
  • 目 

     第1章 绪论1

    1.1 中等收入陷阱由来及其本质 ·2

    1.2 经济增长研究的“世界观” ·8

    1.3 必要条件追索的研究逻辑 ·21

    1.4 基于必要条件链的政策指向 ·33

     第2章 经验事实:跨越还是陷落37

    2.1 中等收入陷阱:概念之辩 ·38

    2.2 谁已成功跨越,谁在陷阱中挣扎 ·46

    2.3 国际经验的借鉴 ·57

     第3章 问题的本质:创新转型66

    3.1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逻辑 ·67

    3.2 发展阶段划分的不同视角 ·73

    3.3 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本质 ·78

    3.4 后发优势耗竭与创新转型 ·88

     第4章 研究范式:必要条件追索96

    4.1 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哲学思考 ·97

    4.2 经济增长理论的困境与必要条件追索 ·104

    4.3 人的行为、群体行为与激励 ·114

     第5章 创新转型的必要条件链123

    5.1 创新与创新过程 ·124

    5.2 创新过程主线与创新群体的划分 ·129

    5.3 模仿式创新与自主创新 ·136

    5.4 自主创新驱动的必要条件链 ·147

     第6章 创新的宏观绩效:理论与度量151

    6.1 国家竞争力与创新的宏观理论 ·152

    6.2 国家创新体系:结构,运作与效率 ·162

    6.3 创新绩效的度量 ·172

     第7章 创新转型的经验证据186

    7.1 基于绩效的创新转型分析 ·186

    7.2 基于投入的创新转型...

精彩书评more >

标题

评论

版权所有(C)2023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54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11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