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国家如何成功——制造业、贸易、产业政策与经济发展

全彩印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翻译,从国际视角将经济学与历史、理论和实践融合,阐明制造业的重要性,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政府、投资者、专业研究人员和公众必读书

作者:[土耳其]穆拉特· A.尤勒克(Murat A. Yülek)著,孙志燕 译
定价:89
印次:1-1
ISBN:9787302572626
出版日期:2021.04.01
印刷日期:2021.03.09

本书从历史长周期的视角对主要发达国家的发展政策进行了全面比较,基于各国的发展实践回答了“制造业如何促进国家经济繁荣”的现实问题。该书还从发展经济学维度论证了产业政策与一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在理论层面回答了“产业政策是否必要”的学术争论。在全球经济体系重构的新时代,该书对于深化认识制造业在国家高质量发展和创新能力建设中的战略作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适合从事发展经济学和发展政策研究的学者,以及从事宏观经济管理和政策制定的读者阅读,也适合制造业、贸易等行业的从业人员和关注经济发展的一般人员阅读参考。

more >

前 言 本书通过对不同国家工业化的透彻观察,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有力的观 点:工业化有益于经济发展,但它又是一个昂贵、充满风险的复杂过程。许多 人将工业化与大量工厂的建设混为一谈。事实上,它是一个基于无形资产的能 力建设过程,不仅包括“硬件”,还包括“软件”的建设。世界上许多国家经 历了工业化的某个阶段,却都无法达到“高级阶段”。但是,只有国家达到了 “高级阶段”,才能从“工业化”中获取经济回报。 本书的“观察”是,不是所有国家的工业化都成功,成功的工业化也并非 偶然。工业化的成功通常得益于那些支持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如今我们称之为 “产业政策”。产业政策真的有效吗?是一个国家成功实现工业化的唯一动力 吗?有更好的替代政策吗?这些都是相关并且至关重要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 观察与思考在学术界一直存在。 很少有人充分认识到工业化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而要实现工业化需 要设计和实施合适的政策。但许多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忽视了或者未能有效地 运用产业政策。日本、韩国、德国、瑞典、中国和芬兰等国家成为全球少数几 个以工业化促进经济发展相对成功的案例,而多数国家仍处于中等收入陷阱, 或者—如果可以这样称呼的话—低收入陷阱。 产业政策常被用于支持国家制造业的发展,进而改变整个国家的生产结构。 即一国政府选择性地利用预算和非预算的资源,引导私人资本、劳动力和企业 家进入制造业部门。与其他“结构性政策”一样,产业政策的设计与实施是为 了提高国家经济长期增长的效率,特别是帮助各国通过提高长期经济增长的能 力来跨越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正如剑桥经济学家卡尔多所言,制造业所 具有的推动创新和促进增长的本质使其成为可能。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历史的回顾,有选择地讨论了一些早期 工业化国家实现工业化过程中的重要史实。 英国,18世纪工业革命起源于该国。这不是偶然,重商主义、殖民、霸 权和帝国主义兴起于15世纪,英国较明确的产业政策则始于更早的时期。西 VI 班牙和葡萄牙帝国先于英国开始了两国的商业历史和霸权历史,但终因没有实 施有效的产业政策而未能实现如英国一样的工业化。尽管两国在前几个世纪从 南美收获了大量的金、银,但国家的治理仅限于精神上的剥削和物质上的掠夺, 因此米特尔(Mittereuer,2010)称两国为11世纪的比萨人和热那亚人。 英国早在14世纪就开始实行“进口替代”的产业政策来推动本国工业化。 建立全球帝国后,其产业政策的目标就是要将其全球的殖民地作为原料供应商 (价格由英国指定),而国内作为制造中心。通过殖民地法律限制殖民地制造 业的发展,实施三角贸易使英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垄断力量,并强迫与那些准 备不足,政治、军事实力薄弱的国家(如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为其本国 生产的工业设备出口开拓新的市场。结果是成功的—英国的确成为当时全球 制造业和商业中心,从世界各地低价购入原材料,然后再将制成品销往其殖民 地和其他市场。 今天那些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都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后,也都在不同的发 展阶段采取了不同的产业政策。法国、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发展故事都是如此。 在每一个国家,一个或多个主要领导人推动经济(和社会)的改革和工业化, 然后军事和政治也变得更加强大。正因如此,工业化也常被用作国家军事和政 治权力的工具。 本书的第二部分讨论了制造业与贸易的平衡。这一部分内容的核心是回答 一些基本问题。一个国家的发展为什么需要制造业?制造业有何特殊之处?制 造业是落后国家才需要的吗?谁在世界上主导着制造业?它们又出口了什么? 在诸如此类的问题中,第二部分提出的观点是,制造业是生产率和创新的“温 床”,服务业是就业的“温床”。 如今的世界中,全球失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这主要是部分国家 的贸易逆差和部分国家的贸易顺差所导致的。一个国家的贸易顺差有助于本国 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出口导向型的增长”可以充分解释德国、韩国、日本和 中国等国家的发展;如果没有贸易顺差,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会比较低。另 外,贸易逆差,特别是那些“不必要”的进口,则意味着进口国相比那些没有 进口的国家,增长率更低,失业更多。制造业作为世界进出口的主要构成部分, 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就业至关重要。 本书的第三部分重点讨论产业政策。首先从工业化进程的维度进行了模式 VII 化的描述,目的是更准确地判断不同国家工业化所处的阶段。总体而言,工业 化是一个能力建设的过程,需要依靠制造业的长期发展,积累物质财富才能实 现。同时,这个工程也需要人力资本和制度的支撑。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并非所有参与制造业的制造者都能从制造业中获利。 “微笑曲线”已清晰地表明,某些制造环节仅为企业和国家产生较低的利润。 但制造业通过与其他行业的联系和学习效应会产生更多的积极作用,对社会的 影响要大于对企业的影响。 如果工业化并非偶然,那我们就应通过政策加以推动。在这种情况下,需 要什么样的政策?由谁制定政策?哪些是战略部门?如何甄别?科学、技术和 创新(STI)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实施顺序应如何安排?这些内容也将在第三部 分中讨论。某些部门经常被赋予“战略”的资格,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如 何界定某个部门是否具有“战略性”并没有形成共识。此外,东亚国家/地区 工业化的成功,通常归因于“挑选赢家”的产业政策,隐含着需要选择“战略 性”的领域,如电子、造船或汽车。本书在这一部分内容中对此提出了定义和 选择战略部门的分析框架。 公司和企业家、产业工人和企业管理者,以及产业金融共同构成了一个国 家的“工业层”,工业化也将依托于“工业层”而实现。国家也要基于“工业 层”来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产业政策。这是国家能力的体现,是产业政策得以成 功的关键。

more >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图书分类全部图书
more >
  • 作者简介
    穆拉特• A. 尤勒克(Murat A. Yülek),伊斯坦布尔商业大学工业政策与发展中心主任,曾在乔治敦大学任教。

    译者简介
    孙志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中长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与区域政策、城市化与城市经济。

  • 本书从发展的视角,评估了不同国家发展的政策经验,以及英国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的扩张历史。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国家富裕而有些国家贫穷,以及制造业如何促进国家经济繁荣发展。工业化从来不是偶然发生的,该书阐释了政府如何确定战略部门、如何设计产业政策以突破中低收入陷阱。
    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技术性概念,并讨论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中的能力和限制性因素,阐释了不同类型的国家如何实施“挑选赢者”的产业政策,也详尽论述了产业政策与科技创新政策如何组合才能实现最佳政策效果。
    该书提醒我们,工业化与全球贸易平衡与否密切相关。一些国家经历了出口导向的增长,而另一些国家则经历了进口导向的放缓。该书还指出,许多人将工业化与建造工厂混淆在一起,忽视了不同发展阶段能力和技能建设的过程,而产业政策有助于国家推进工业化向更高阶段迈进。
more >
  • 目 录

    第一部分

    工业化永远不是偶然事件:殖民化、垄断

    贸易和工业化

    第1章 旧世界秩序:“日不落”帝国之前的贸易 4

    1.1 欧亚贸易:亚洲商品与欧洲黄金的逆向流动 4

    1.2 在欧洲地理探索之前:中世纪欧洲的经济与商业 5

    1.3 中世纪的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地中海成为全球贸易的一部分 6

    1.4 威尼斯在地中海达到了权力之巅 7

    注释 9

    第2章 前工业化时期的新世界秩序:“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10

    2.1 新世界秩序中的胜利者、失败者和注定的失败者 10

    2.2 香料和基督徒:葡萄牙的贸易赤字与殖民 12

    2.3 西班牙向美洲扩张 15

    2.4 新时代的殖民者:英国崛起成为世界强国 16

    注释 28

    第3章 英国殖民帝国与产业政策:保护、垄断贸易与工业化 30

    3.1 工业革命之前的英国贸易 31

    3.2 18世纪的工业革命与贸易扩张 33

    3.3 推动英国工业化的产业政策 35

    3.4 英国入侵前后的印度 44

    3.5 棉花的故事:奴隶、印度和英国的工业革命 49

    X

    3.6 自由贸易协定:鸦片自由贸易与侵略中国 55

    注释 61

    第4章 发达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 65

    4.1 帽子、茶与自由:美国对制造业的追求 65

    4.2 日本的产业政策与19世纪后期的工业化 70

    4.3 法国选择赢者的方式:17世纪科尔伯特的产业政策 78

    4.4 德国:另一个后期工业化国家 83

    4.5 俄国工...

精彩书评more >

标题

评论

版权所有(C)2023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54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11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