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冷艳捕手:蛇与人类文明

蛇的自然史,以及与神话、艺术、流行文化的有趣故事。

作者:[美]德雷克·斯图特斯曼 著 沈汉忠 译
定价:49
印次:1-1
ISBN:9787302600985
出版日期:2022.03.01
印刷日期:2022.03.29

蛇的系统构造已运行了1亿多年,是基因工程的奇迹。与蛇相关的名字、纹身、徽章、传说、纪念品,以及它们在世界各地文化中的药用价值都被人们所熟知。本书探索了蛇的自然历史及其广泛存在的象征意义,从圣经中夏娃的蛇,到中国的十二生肖、印度的耍蛇人……

more >

导 言 嘶嘶嘶—— 你听到蛇发出的嘶嘶声了吗?如果你听到这种声音,各种情绪总会涌上心头,毕竟每个人对蛇都有自己的看法。艾米莉?狄金森在一首关于无毒的吊袜蛇的诗中是这么说的: 每当我遇到这个小家伙, 无论是独自一人或有人陪伴, 我总感到呼吸急促、骨子里冒着寒气。 一位年轻的宠物主人热情地宣称“蛇让我快乐”,还有一位阿巴拉契亚蛇贩子在教堂里抓着一条蛇说:“这是欢乐的源泉。”把上述场景和艾米莉的诗进行对比,我感觉自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在当今各族文化中,蛇都拥有一席之地。用蛇药来祛除风湿缓解疼痛,饮蛇血以提升阳刚之气,用蛇胆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炫耀长着尖牙的蛇文身。参加一年一度的美国得克萨斯州响尾蛇节,你会看到成千上万条响尾蛇被困住然后被杀死,最后做成各种工艺品。在印度参观历时三天的眼镜蛇节,即焦特布尔的纳嘉潘查密节(Naag Panchami),你会发现表演者认为眼镜蛇毒液并没有毒。而在澳大利亚,那里的土著会警告你,那些看似平静的水池里都有巨大的水蛇守卫着。在网络电视媒体或柏林、马尼拉、拉斯维加斯的俱乐部中,都能看到女孩与巨蟒共舞的场面。去美国的圣洁会教堂,看着人们手里拿着活的铜头蛇祈祷。参加意大利的游蛇节,当地人以基督的名义游行,或者观赏霍皮族祭司用牙齿叼着响尾蛇跳一整天的祈雨舞蹈。 这些都是流传至今的节日活动,每一个都有古老的起源,尽管有些源头已不可考。你也许会对蛇在人类文化中拥有如此丰富的内涵而感到惊奇,但其中的缘由很容易就猜得到。蛇是一类有着异域情调的生物:它们有着美丽的花纹,它们的动作十分性感,它们的肌肉发达而原始,它们灵活的身手令人敬畏,它们的毒液出奇地诱人。它们的颜色五彩斑斓,从烈焰般的红色、橙色、黄色到充满活力的绿色、白色和夹杂着黑斑的泥褐色都有。它们的纹路犹如涟漪,细看则满眼是颜色鲜艳的菱形、条纹、渐变色和斑点。蛇在人类的潜意识中潜伏得如此之深,以至于它们成为了最具象征意义的动物。从冰河世纪到今天,人类社会各行各业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从心理学和艺术角度来看,蛇是欲望的化身。在童话和史诗中,它们则是超自然的存在。在宗教里,蛇是道德的象征。在电影里,蛇以可怕的形象示人。在民间故事里,蛇是奇闻的主角。在军队里,蛇让人联想到魔法。在服装业,蛇是令人兴奋的元素。在料理中,蛇是诱人的原材料。在命名、文身、徽章、传说、纪念品和药方中都能看到蛇的身影。人们普遍对蛇存在恐惧,导致它们遭受了无数的迫害。与其他被捕杀的动物不同的是,几乎从来没有哪条法律会保护蛇的权益。蛇总是让人陷入 极端的恐惧或崇敬的情绪中,即使是在那些从来没有见过真正蛇的人也是如此。它们蜿蜒前行的姿态和令人眼花缭乱的图案十分迷人,但它们尖尖的毒牙、鬼鬼祟祟的爬行方式和牢不可破的缠绕令人胆寒。蛇为什么如此令人着迷?原因有很多,既有字面上的,也有心理上的。作为一种动物, 蛇是演化成功的代表。它们有着灵活的适应能力和令人羡慕的效率,可以说地球上每一种环境都能找到与之相适应的蛇。它们的体温是环境的温度。它们在液体或固体表面上都能轻松自如地前行。它们能够适应各种地貌——河流、海洋、沙漠、森林、丛林、山地等,常见于树枝、洞穴、岩石、沙子和流水中。它们以优雅敏捷的姿态缠绕出任何形状。它们有的比手指还细,有的却粗壮如树干。最小的蛇在几秒钟内就能让人中毒,最大的蛇可以挤死一头牛或吞下一头猪。大多数蛇都是对人类有益的,它们控制着啮齿动物、昆虫和其他害虫的数量。有些蛇则很危险,它们的毒液能够在一小时内致死猎物,并且其毒液中包含能够让肉质腐化的物质,你绝不会想看到这样的场面。 蛇的这套原始系统,已经运作了1亿多年,堪称基因工程的奇迹。蛇的嗅觉来自它们的舌头,声音则是通过身体传导的。蛇并没有眼皮,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薄膜,而它们的视网膜有着类似于变焦镜头的功能。蛇通过起伏的肌肉来推动自己前进。蛇会蜕皮。蛇会断尾。蛇只有一个肺。蛇能在沙子下呼吸。蛇还能看到红外线。蛇张开嘴能容纳比它大很多倍的身体。蛇每次进食后需要消化数月。雄蛇在几天内可能只和1条雌蛇交配,也可能和50条雌蛇交配。蛇是卵生动物,并且能够自我克隆。蛇的阴茎和阴蒂是分叉的。蛇在子宫里的性别是由热量决定的。如果感到害怕,蛇会自发性地出血,或者装死。 了解蛇拥有的这些特质后,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其他生物无法像蛇一样,能够让人类产生如此矛盾的情感或如此多样的联想。事实上,只要人类还在地球上生存一天,蛇被人崇拜、辱骂、珍视、视为图腾、折磨和收集的命运就不会终止。自人类开始通过寓言理解自然世界,蛇就被赋予了各种特质,包括能够死而复生、充满智慧、拥有神圣的母性、全知全能、带来末日灾厄、口是心非,以及隐喻男性阉割后的焦虑情绪,等等。芬德利?罗素(Findlay Russell)是专门研究蛇和毒液的知名专家。他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论点,即毒液极其可怕的效果是导致人类对蛇崇拜和仇恨的根源。当然,毒液是让蛇与其他物种区别开来的特征,但人类对蛇的神秘迷恋包含了更多的元素。 民俗传说中的故事总是让人沉醉其中。数千年来,生活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都对蛇十分迷恋。蛇一度被认为是无所不能的生物。从创世神话中的先祖,到末日决战哈米吉多顿中的毁灭者,再到民间传说,乃至弗洛伊德记述的诸多奇闻,人们赋予了蛇丰富的内涵。在东方,人们常把龙与蛇混为一谈,二者都是变化与重生的象征。亚洲蛇也许难逃负面形象,但蛇能入药,又是美食的原料,而且象征着“性”福生活和财运亨通。在西方,蛇的形象常在两个互相矛盾的事物间摇摆,如恶棍和圣贤、失败者和胜利者、医生和怪物,甚至是阴茎和阴道。而人们对这些象征符号的多重解释,让蛇的形象变得更加疑云重重。 但在迷雾之下,我们仍然能找到蛇最初形象的些许线索。纵观历史,无论人类怎样描绘、诋毁乃至挪用蛇的形象,人类的想象力似乎也无法摆脱蛇的束缚。蛇在世界各地的形象不仅出奇地一致,而且都和宏大的主题有关,如医药、抽象概念、危险信号,而时间则是其母题。人们认为时间是无限而连续的,它是动作的过程集合,是观念的具象化,是不朽的象征,是无处不在的物质,也是流动的艺术能量。时间始于旧石器时代,最初是生命或者水的源头,后来成为史前世界的创造者,并在几千年的时间里逐渐演化成关于自然万物本质的哲思。在亚洲和非洲,蛇大体上保留了它古老的韵味。但到了古典时代晚期,西方蛇的独特韵味逐渐丧失,退化成神秘或邪恶的象征。这种形象过渡一直持续到21世纪。然而有研究表明,人们对蛇的内涵也有着不同的理解。且不谈对蛇的种种诋毁,我们仍然能够从蛇的体内感受到原始宇宙的能量。即使到了今天,古代蛇的种种象征仍然在科学和艺术领域中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 关于巨蛇的神话有很多版本,彼此有着错综复杂且相互矛盾的联系。如今的读者很难理解这些矛盾,它们是几个世纪变化的产物,体现了古代哲学对对立统一的理解。这些传说在细节上多少有些出入,但无论是厌恶蛇还是崇拜蛇的故事,其主旨却十分一致,始终贯穿着对蛇的敬仰。其中一些传说尤为动人。 有两条“蛇”分别是创造性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崇高象征。两万年来它们的象征意义从未改变。这两条“蛇”便是乌洛波洛斯(Uroboros)和“S形蛇”(Serpentine line)。两者都是由很简单的图形构成,却包含着十分复杂的哲思。乌洛波洛斯始于史前时代,其形象是一条咬着自己的尾巴卷成圆圈的蛇,有着“无限永恒”的象征意味。而源自阿拉伯的“S形蛇”花饰,最早也见于史前时代。“S形蛇” 乔治?威特的《古代和现代徽章收藏》(1635年)中的一枚乌洛波洛斯蛇的徽章,刻有“终始如一”的字样。 蜿蜒前行的身姿,透着一股流动的,无法阻挡的巨大能量。二者都是当今社会的流行符号。 19世纪90年代的某个晚上,诺贝尔奖得主、化学家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凯库勒(Friedrich August Kekule)梦见了乌洛波洛斯,醒来后便想到了苯环的分子结构。他生动地描述了这段经历: 我看到一条条长长的分子……像蛇一般扭来扭去……突然其中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在我眼前嘲讽似的旋转着。我仿佛被一道闪电惊醒,之后整晚都在研究这个分子结构假设的可能性。 凯库勒觉得,自己与这个符号的联系仿佛打开了一道通往远见和智慧的感知之门,他补充道:“让我们学会做梦吧,先生们,也许这样我们就能学到真理。” 即使在19世纪一位欧洲科学家的潜意识里,这条蛇的形象和几千年前也没什么不同。凯库勒脑海中这条扭曲的环形蛇,蕴含着永恒的闪光,近在眼前的真理,以及突破常规的灵光乍现。这些都是象征蛇最常见的品质,无论其形象出自美洲印第安人、印度教徒、基督徒、原住民还是炼金术士。这本书想要展现的是,尽管蛇的形象是多元的,但它对人类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以至于它原初的力量仍然在今日社会的方方面面有所体现。“S形蛇”那代表时间流逝的蜿蜒身躯,是如此迷人,又如此让人心旷神怡。从上古时代到今天,几乎每一个画着蛇的图案都以蜿蜒的形象示人。

more >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图书分类全部图书
more >
  • 《冷艳捕手:蛇与人类文明》讲述了蛇的自然史,以及与神话、艺术、饮食、流行文化的有趣故事。
more >
  • 目录

    导 言 1

    第一章 活蛇 11

    第二章 神话蛇 27

    第三章 毒蛇 87

    第四章 可食用的蛇 113

    第五章 宠物蛇 122

    第六章 时尚领域的蛇 129

    蛇的时间线 178

    致谢及其他 180

精彩书评more >

标题

评论

版权所有(C)2023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54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11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