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微机系统导论
1.1 微机系统组成
1.1.1 几个基本定义
1.1.2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2 微机硬件系统结构
1.3 微处理器组成
1.3.1 运算器
1.3.2 控制器
1.3.3 内部寄存器
1.4 存储器概述
1.4.1 基本概念
1.4.2 存储器组成
1.4.3 读/写操作过程
1.5 微机工作过程
1.6 微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6.1 最佳整体性能评估与最佳购买性能评估
1.6.2 主板的结构与性能
1.6.3 微处理器的性能指标
1.6.4 硬盘的性能指标
1.6.5 允许配置的外设数量
1.6.6 总线的性能指标
1.6.7 软件的配置
习题1
第2章 微机运算基础
2.1 进位记数制
2.1.1 十进制数
2.1.2 二进制数
2.1.3 八进制数
2.1.4 十六进制数
2.2 进位数制之间的转换
2.2.1 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2.2.2 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2.2.3 八进制数与二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2.2.4 八进制数与十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2.2.5 十六进制数与二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2.2.6 十六进制数与十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2.3 二进制编码
2.3.1 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
2.3.2 字母与字符的编码
2.4 二进制数的运算
2.4.1 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
2.4.2 二进制数的逻辑运算
2.5 数的定点与浮点表示
2.5.1 定点表示
2.5.2 浮点表示
2.6 带符号数的表示法
2.6.1 机器数与真值
2.6.2 机器数的种类和表示方法
2.6.3 补码的加减法运算
2.6.4 溢出及其判断方法
习题2
第3章 8086/8088微处理器及其系统
3.1 8086/8088微处理器
3.1.1 8086/8088 CPU的内部结构
3.1.2 8086/8088的寄存器结构
3.1.3 总线周期的概念
3.1.4 8086/8088的引脚信号和功能
3.2 8086/8088系统的最小/最大工作方式
3.2.1 最小方式
3.2.2 最大方式
3.3 8086/8088的存储器
3.3.1 存储器组织
3.3.2 存储器的分段
3.3.3 实际地址和逻辑地址
3.3.4 堆栈
3.3.5 "段加偏移"寻址机制允许重定位
3.4 8086/8088指令系统
3.4.1 8086/8088指令系统的特点
3.4.2 8086/8088的指令格式
3.4.3 寻址方式
3.4.4 8086/8088指令的分类
习题3
第4章 8086/8088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4.1 程序设计语言概述
4.1.1 机器语言
4.1.2 汇编语言
4.1.3 高级语言
4.2 8086/8088汇编语言的基本语法
4.2.1 8086/8088汇编源程序实例
4.2.2 8086/8088汇编语言语句
4.3 8086/8088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本方法
4.3.1 顺序结构程序
4.3.2 分支结构程序
4.3.3 循环结构程序
4.3.4 DOS及BIOS中断调用
4.4 软件调试技术
4.4.1 调试软件
4.4.2 软件调试基本方法
习题4
第5章 微机的存储器
5.1 存储器的分类与组成
5.1.1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
5.1.2 半导体存储器的组成
5.2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5.2.1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5.2.2 动态随机存储器
5.3 只读存储器(ROM)
5.3.1 只读存储器存储信息的原理和组成
5.3.2 只读存储器的分类
5.3.3 EPROM芯片实例--Intel 2716
5.4 存储器的连接
5.4.1 存储器芯片的扩充
5.4.2 存储器与CPU的连接
5.4.3 存储器与CPU连接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5.5 几种新型的半导体存储器
5.6 磁表面存储器
5.6.1 磁表面存储信息原理
5.6.2 磁盘存储器
5.6.3 硬盘存储器
5.7 光盘存储器
5.7.1 概述
5.7.2 光盘存储器的写读原理、特点及其应用技术
习题5
第6章 输入输出与中断
6.1 输入输出接口概述
6.1.1 CPU与外设间的连接
6.1.2 接口电路的基本结构
6.2 CPU与外设之间数据传送的方式
6.2.1 程序传送
6.2.2 中断传送
6.2.3 直接存储器存取(DMA)传送
6.3 中断技术
6.3.1 中断概述
6.3.2 单个中断源的中断
6.3.3 向量中断
6.3.4 中断优先权
6.4 8086/8088的中断系统和中断处理
6.4。1 8086/8088的中断系统
6.4.2 8086/8088的中断处理过程
6.4.3 中断向量表
6.4.4 可屏蔽中断的过程
6.4.5 中断响应时序
6.4.6 中断服务子程序设计
习题6
第7章 可编程接口芯片及应用
7.1 接口的分类及功能
7. 1.1 接口的分类
7.1.2 接口的功能
7.2 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8253-5
7.2.1 8253-5的引脚与功能结构
7.2.2 8253-5的内部结构和寻址方式
7.2.3 8253-5的6种工作方式及时序关系
7.2.4 8253应用举例
7.3 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A
7.3.1 8259A的引脚与功能结构
7.3.2 8259A内部结构框图和中断工作过程
7.3.3 8259A的控制字格式
7.3.4 8259A应用举例
7.4 可编程并行通信接口芯片8255A
7.4.1 8255A芯片引脚定义与功能
7.4.2 8255A寻址方式
7.4.3 8255A的3种工作方式
7.4.4 时序关系
7.4.5 8255A应用举例
7.5 可编程串行异步通信接口芯片8250
7.5.1 串行异步通信规程
7.5.2 8250芯片引脚定义与功能
7.5.3 8250芯片的内部结构和寻址方式
7.5.4 8250内部控制状态寄存器的功能
7.5.5 8250通信编程
7.5.6 8250应用举例
7.6 新型通用I/O接口标准
7.6.1 USB
7.6.2 SCSl
7.6.3 IEEE 1394
习题7
第8章 Intel系列高档微处理器的技术发展
8.1 80286微处理器
8.1.1 80286与8086/8088相比的特点
8.1.2 80286在体系结构上与8086/8088的主要异同点
8.2 80386微处理器
8.2.1 80386的特点
8.2.2 80386的内部结构
8。2.3 80386的寄存器结构
8.2.4 80386的3种工作模式
8.2.5 80386的存储器管理
8.2.6 80386/80486 3种工作模式的相互转变
8.3 80486微处理器
8.3.1 80486的主要结构特点
8.3.2 80486 CPU内部结构
8.3.3 高速缓存
8.4 Pentium微处理器
8.4.1 Pentium的体系结构
8.4. 2 Pentium体系结构中的新技术特点
8.4.3 相对80486体系结构的增强点
8.5 Pentium微处理器系列及相关技术的发展
8.5.1 PentiumⅡ微处理器(PⅡ或奔腾Ⅱ)
8.5.2 PentiumⅢ(PⅢ或奔腾Ⅲ)
8.5.3 Pentium4CPU简介
8.5.4 新一代微处理器--Itanium(安腾)
习题8
附录A 8086/8088指令系统表
附录B 教师信息反馈表与学生信息反馈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