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概述 近年来,项目管理思想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项目管理已成为全球管理的新热点。越来越多的企业引入了项目管理,一些跨国企业也把项目管理作为主要的运作模式和提高企业运作效率的解决方案,由此可见,项目管理在当今经济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 ● 项目的概念、特性、周期 ● 项目管理的概念、要素 1.1 项目管理的发展概述 项目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不断的完善。 1.1.1 项目管理的发展阶段 项目管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发展起来的新管理技术之一,其发展大致经历的阶段如表1-1所示。 表1-1 项目管理的发展阶段 时 间 代 表 二千多年前 我国的长城、古罗马的供水渠、埃及的金字塔 20世纪40年代(萌芽) 美国把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任务作为一个项目来管理,命名“曼哈顿计划” 20世纪50年代后期(成熟) 美国出现了关键路线法(CPM)和计划评审技术(PERT),并应用于“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中,取得巨大成功 20世纪70~80年代(传播 和推广) 以美国为首的项目管理协会(PMI)推出了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并从最初的军事项目扩展到各种类型的民用项目 (续表) 时 间 代 表 20世纪90年代至今(新的发展) 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尤其在新兴产业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例如电讯、软件、信息、金融、医药等现代项目中,管理任务已不仅仅是执行任务,而且还要开发项目、经营项目,以及为经营项目完成后形成的设施、产品和其他成果准备必要的条件 1.1.2 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发展,项目管理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因素。它对项目的发展与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灵活性也适应了企业产品多变的要求。因此,深入而广泛地开展项目管理实践活动、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是时代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从总体上看,当代项目管理的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1. 项目管理的应用范围扩大 20世纪90年代以来,项目管理的应用迅速扩展到所有的工业领域(行业),例如IT、通信、交通、能源、环保、航空航天、国防、建筑、制造、金融投资、医学和行政管理等行业,应用范围从单一项目环境扩展到整个组织环境,有些项目管理从单一的项目管理转变为多个项目管理,或者变为一种项目的组合管理。 2. 从偏重技术管理到注重人的管理 项目管理重点开始转移,从偏重技术管理转移到注重人的管理,从简单的考虑工期和成本控制到全面综合的管理控制,包括项目质量、项目范围、风险以及团队建设等各方面的综合管理。 过去,项目管理片面强调技术。例如建筑业,过去有技术方面的经验就可以胜任项目经理的工作,现在要求项目管理者和项目成员不再仅仅是项目的执行者,他们必须能胜任更为广泛的工作,要求掌握更加广泛的专业技术、经营管理知识和技能。财 3. 信息技术平台为项目管理解决更复杂的现实问题提供了可能 目前,越来越多的项目管理人员使用Internet等现代化技术,对项目全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进行收集、储存、检索、分析和分发,以改善项目生命周期内的决策和信息的沟通。各种类型的项目管理软件功能也在不断得到改善和加强。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个组织、一个企业管理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该组织的生存或企业的经营效益。在这种情况下,项目管理被看作是一个可以用来应对激烈竞争环境的解决方案之一。 1.2 项目及其特性 项目是指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主要是限定资金、限定时间等),为完成某一独特的产品或服务具有特定目标的一次性任务。例如三峡工程、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建造一座大水坝或研制一种新药等都是项目。 1.2.1 项目的特性 各种不同的项目,其内容千差万别。但它们都具有相似的特性。 1. 目标性 项目要有明确的可度量的目标,而不能是不确定的模糊的目的,每个项目所追求的目标必须服从总体运作体系的要求,项目完成的结果应该是可以依据目标说明书进行判断的,实现了项目的目标,也就意味着项目的结束。 2. 独特的性质 每个项目都是唯一的。一个项目所涉及的人员、资源、地点及时间等均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项目的执行过程也是唯一的。 3. 一次性 一次性是项目与其他重复性运行或操作工作最大的区别。项目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不能完全照搬,也不会完全相同,它不能重复。每个项目都有确定的开始和结束,当项目的目标已经实现,或已清楚地预测到项目的目标无法实现则放弃,或项目的必要性不存在并已终止时,该项目就到达到了它的终点。 4. 可限制性 项目受时间限制的。项目的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必须符合时间要求,总的时间和单个任务的时间应该与项目的标注说明相符合。项目还受到资源和成本的限制,例如完成项目的人员和资金都是有限的。 5. 不确定性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外部和内部因素总是会发生一些变化,因此项目也会出现不确定性。项目持续的时间短则几天或几小时,长则可达十几年。项目所处的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因此,项目管理人员应该做出及时反应,根据变化对项目做出调整,否则将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6. 不可挽回性 项目的一次性决定了项目不同于其他事情可以试验,实现不了可以重新来;也不同于生产批量产品,合格率达到99.99%就是很好。在一定的条件下启动项目,一旦失败就失去了重新进行原项目的机会。 1.2.2 项目的三要素 任何项目都会受到范围、时间和费用3个方面的约束,这就是项目管理的三要素(有时也称项目三角形),它们中的任何一个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其他两个,其定义如下: ● 范围:项目的目标和任务,以及完成这些目标和任务所需的工作。 ● 时间:反映在项目日程中的完成项目所需的时间。 ● 费用:即项目的预算,它取决于资源的成本。这些资源包括完成任务所需的人员、设备和材料。 虽然这3个要素都很重要,但通常会有一个要素对项目起决定性作用。这3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根据每个项目而异,它们决定了用户会遇到的问题种类,以及可以实现的解决方案。了解项目中的限制及可灵活掌握的部分,有助于计划和管理项目。 1.2.3 项目的生命周期 一个项目的生命周期是从定义项目目标、制定项目计划直至最终完成项目的过程,具体包括下述阶段。 1. 定义项目目标 在制定项目计划前,用户必须明确该项目要完成的任务或提交的内容,不但要完全了解待完成的工作,还要明确能够使项目委托人满意的质量标准。 此外,用户还必须清楚该项目是否有最后完成期限,工作应在何时开始,何时结束,以及明确是否需要考虑项目的成本要求等。 2. 制定项目计划 明确项目目标之后,就可以着手制定项目计划了。在制定计划之前,首先要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明确工作的主要阶段和每个主要阶段的具体任务,然后估算出每项任务的大致完成时间。其次,为了使任务按一定的先后顺序进行,还需要对任务进行链接。此外,还需要为任务分配资源和工时,输入资源的标准费率和加班费率,以及输入固定的任务成本等。 制定好项目计划后,需要对所作计划进行检查,对项目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解决。 3. 发布项目计划 如果需要使计划得到上级的批准,或者将任务分配给下属,或者需要与他人(比如项目风险承担者)交流项目信息,就需要发布项目计划。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发布计划,如将计划打印出来、通过E-mail邮件或者利用Web页面等。 4. 跟踪项目进度并调整计划 项目开始实施后,用户需连续记录各项任务开始和完成的实际时间,即对项目计划的实施进行跟踪。由于用户需要了解项目的实施过程与所创建的计划有何出入,因此需要创建一个基准,便于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在某一任务的实际完成日期与原始计划有偏差时,应重新确定下一个任务的开始日期和完成日期。如果在预定的期限内有完不成计划的危险,则需要提前在日程中对资源进行必要的调整,尽可能使项目保持在日程内并且不超出预算。 5. 完成项目并存档 完成项目后,需要提交一份报告来描述项目的成功完成或其存在的问题,并对该项目进行详尽的描述与分析,以便将来为其他项目计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经验或教训。 1.3 项目管理及其特点 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即对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达到项目的目标。 1.3.1 项目管理的知识领域 项目管理的知识领域是指作为项目经理必须具备与掌握的重要知识与能力,这些知识领域涉及很多管理工具和技术,以帮助项目经理与项目组成员完成项目的管理。 1. 项目范围管理 范围管理是为了实现项目的目标,对项目的工作内容进行控制的管理过程。它包括启动过程、范围计划、范围界定、范围核实和范围变更控制等。 2. 项目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是为了确保项目最终按时完成所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过程。它包括具体活动界定、活动排序、时间估计、进度安排及时间控制等工作。 3. 项目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为了保证完成项目的实际成本,使费用不超过预算成本所实施的管理过程。它包括资源的配置,成本和费用的预算和费用的控制等工作。 4. 项目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为了确保项目达到客户所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过程。它包括质量规划、控制和保证等工作。 5.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为了保证所有项目关系人的能力和积极性都得到最有效地发挥和利用所实施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它包括组织的规划、团队的建设、人员的选聘和项目的班子建设等工作。 6. 项目沟通管理 沟通管理是为了确保项目信息的合理收集和传输所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它包括沟通规划、信息传输和进度报告等工作。 7. 项目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涉及项目可能遇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它包括风险的识别、量化、控制和制定对策等工作。 8. 项目采购管理 采购管理是为了从项目实施组织之外获得所需资源或服务所实施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它包括采购计划、采购与征购、资源的选择和合同的管理等工作。 9. 项目综合管理 综合管理是指为确保项目的各项工作能够有机地协调和配合所展开的综合性和全局性的项目管理工作和过程。它包括项目集成计划的制定,项目集成计划的实施和项目变动的总体控制等工作。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首先要严格控制项目的进度,保证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其次要合理利用资源,并将项目的费用尽量控制在计划预算之内;同时,要跟踪项目执行的情况,保证项目按照规定的质量标准执行。 1.3.2 现代项目管理的特点 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项目管理模式将在企业竞争及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现代项目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 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或被当作项目处理的事务。 ● 项目管理的全过程都贯穿着系统工程的思想。依据“整体—分解—综合”的原理,将项目分解成多个责任单元。 ● 项目管理的组织具有特殊性,其管理的组织具有临时性、开放性,组织结构为矩阵结构。 ● 项目管理的方式为目标管理,是一种多层次的目标管理方式。项目管理者以综合协调者的身份向各方面的专家讲明应承担的责任,协商确定时间,经费,工作标准的限定条件。 ● 项目管理的体制是一种基于团队管理的个人负责制。项目经理对项目结果全面负责。 ● 项目管理的要点是创造和保持使项目顺利进行的环境。项目管理师管理过程不是技术过程。 ● 项目管理的方法,工具和手段具有先进性和开放性。 1.4 思考练习 1.4.1 填空题 1. 项目是指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主要是限定资金、限定时间等),为完成某一独特的产品或服务具有特定目标的_____________任务。例如三峡工程、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建造一座大水坝及研制一种新药等都是项目。 2. 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者在有限的_____________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_____________的管理,即对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_____________和评价,以达到项目的目标。 3. 综合管理是指为确保项目的各项工作能够有机地协调和配合所展开的__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__性的项目管理工作和过程。它包括项目集成计划的制定,项目集成计划的实施和项目变动的总体控制等工作。 4. 项目管理也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之前为_____________的项目管理阶段,80年代之后为_____________项目管理阶段。 5. 在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中,核心领域是范围管理、_____________管理、成本管理与_____________管理。 1.4.2 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哪个不属于构成项目的3个要素( )。 A. 时间 B. 费用 C. 项目经理 D. 范围 2. 下列选项中,关于项目的特性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一个项目所涉及的人员、资源、地点、时间等均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项目的执行过程也是独一无二的,因此项目是唯一的 B. 项目受时间限制,但不受资源和成本的限制 C.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外部和内部因素总是会发生一些变化,因此项目也会出现不确定性 D. 一次性是项目与其他重复性运行或操作工作最大的区别 3. 下列选项中,关于项目周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所有项目的生命周期都必须经历5个阶段 B. 项目生命周期的长度可以是几个星期,也可以是几个月,甚至是几年 C. 在项目生命周期的各阶段投入的强度是相同的 D. 结束项目时,无需提交报告对该项目做详尽的描述与分析 ?? ?? ?? ?? 中文版Project 2007实用教程 第1章 项目管理概述 8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