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被称为社会科学中最古老的艺术、最新颖的科学。通过学习本章,读者将了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经济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有哪些、学习经济学有何用途以及怎样学习经济学等。 一、 “经济”的含义 在我国的古籍中,早有“经济”一词,其含义是“经邦济世”、“经国济民”。“经邦”见《尚书·周官》,“济世”见《三国志·魏志》; “经国”见《昭明文选·魏文帝典论论文》,“济民”见《尚书·武成》。“经济”二字连用,始见隋人王通《文中子·礼乐》: “皆有经济之道”。古汉语中的“经济”,是治理国家、拯救庶民的意思。 在现代生活中,也使用“经济”这个名词另外一个含义,通常指节约,做事精打细算。含义较窄。现代西方语言中的“经济”(economy)一词,是由希腊文oikos(家产)和nemein(管理)合成的oikonomia演变来的。自日本用汉字译成日文“经济”以后,也被我国普遍采用。它的原意是指家产管理,现在泛指人类一般谋生活动。从社会的角度考察,它包含人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活动的总和。 二、 经济学的产生 每一门学科都不是无中生有的,其产生都有其客观必然性。例如,天文学产生于游牧民族早年确定季节的需要,几何学产生于古代农民丈量土地的需要。那么,经济学产生于什么需要呢? 中国有句俗话: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其实,巧妇遇到无米之时并不常见,生活中更多的情况是: 有米,可是不够多。怎样用有限的大米做出一顿足够全家人食用的米饭,需要巧妇动一番脑筋。 人们居家过日子碰到的难题何止一二,“天上不会掉馅饼”,年底的奖金就只有3000元,买了电视机就买不了电冰箱; 收入有限,想攒钱买房子,就不能去旅游; 等等。推而论之,一个企业、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如此,例如,银行就给了50万元贷款,企业想多采购原料就不能扩建车间; 本地要建高速公路,大批良田就有可能保不住; 等等。 实际上,自有人类以来,人们就一直面临着这样一个矛盾: 资源的有限性与人自身欲望的无限性的矛盾。时至今日,虽然各种资源看似充足,但人类的欲望总是超过我们所能提供产品的能力。这个矛盾,就是稀缺性问题。 (一) 资源的稀缺性 1. 资源 资源(resources)原意为“资财的来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即自然资源,也就是“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料,如土地资源、水利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 经济学所要考察的资源,指的是经济资源(economic resources),是广义的资源概念,是指一定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及其他资源的总称。从另一角度讲,经济资源,亦指具有价格的资源,即如果使用必须支付代价的资源。 经济资源分为4大类: 自然资源、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 (1) 自然资源: 又称为天然资源,即土地、矿藏、原始森林、空气、阳光、河流等一切自然形成的不含有任何人类劳动的资源。其中,除阳光、空气之外,其他形式的自然资源,均为经济资源。 (2) 劳动: 又称为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即人们的体力和脑力的运用,包括人们的技能等。 (3) 资本: 又称资本品,即经过人类劳动加工过的生产手段或原材料,如厂房、机器设备、存货等。 (4) 企业家才能: 又称“企业家精神”,指在寻找资源,创办企业或生产过程中,组织、指导、协调和管理各种生产要素的特殊能力。 2. 稀缺性 稀,少也; 缺,不足。稀缺性(scarcity)是指各种自然资源、各种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物化资源、蕴涵于人类本身的劳动资源,相对于人类需要而言,都是有限的。 正如前面所提及的,稀缺性可以说处处存在: 收入有限、时间不足、住房短缺、交通拥挤、水土流失、能源危机、财政紧张等。 (二) 为什么会存在稀缺性问题 根据定义,稀缺性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经济资源的有限性; 二是人类欲望的无限性。 1. 经济资源的有限性 不难看出,上述构成经济资源的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等4个要素,其中无论哪一种资源,都是有限的。如劳动资源,其数量要受到人口规模的制约和生理条件的限制,从事生产的劳动力只是全部人口的一部分,何况,时间有限且不可逆转,人的生命也是有限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时间与产品数量成正比,因此,产出也是有限的。“地球只有一个”,“人生只有一回”,这是对资源有限性的生动表述。 通常情况下,技术条件与产出成正比。在经济资源一定的条件下,技术水平越高,资源利用程度越高,产出也必然随之增加; 反之则减少。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直接或间接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资源将会越来越多,资源的种类会更丰富,资源的品质、性能会更好,产出也将相应增加。然而,在一定时期,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可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只能相对满足人的某一阶段某个方面的需要。 2. 人类欲望的无限性 欲望(wants)是指人们的需要,也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感觉,经济学家把它定义为人对生活资料和服务的不间断的需求。它表现为既有缺乏的感觉,又有满足的愿望。 人类欲望的无限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人的欲望是多层次的 根据马斯洛关于欲望或需要层次的解释,人的欲望或需要分为5个层次。 第一,基本的生理需要,即生存的需要。 第二,安全的需要,即希望未来生活有保障,如免于失业等。 第三,社会的需要,即感情的需要、归属感的需要。 第四,尊重感的需要,即需要有自尊心以及受到别人的尊重。 第五,自我实现的需要,即出于对人生的看法,需要实现自己的理想。 后来马斯洛的学生发展了这一理论,把人的欲望或需要又分为8个层次,包括生理、安全、友爱、受尊敬、求真、求美和自我实现,最后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一般情况下,人们各个层次的需求是依次产生和依次追求得到满足的,当然在各个层次之间也有交叉。 (2)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 生存的目标易于实现,但生活的内涵却是无穷无尽的。上述一种欲望或需要得到满足,另一种欲望就会派生出现。同时,作为理性人,多多益善的偏好是支配人们日常消费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3. 对稀缺性问题的理解 由以上对资源和欲望两方面原因分析,可以作出判断,资源的有限性和既定的技术水平决定了生产能力不能无限地增长,所以,产出水平与难以满足的人们的欲望相比,永远是不足或稀缺的。换言之,人类的欲望总是比满足欲望的手段增长得更快。 需要强调的是,稀缺性显然不是说资源的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指相对于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再多的资源也是不足的。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那么,怎样用有限的资源满足人们无限的欲望?办法只有一个: 少花钱多办事,好钢用在刀刃上。“尽我们所有的,做我们最好的”。 (三) 资源的配置 用有限的资源满足无限的欲望,是古往今来一道难解的“算术题”,这道难题逼迫人们不得不学会节省,学会搭配,学会选择,学会取舍,学会有效地配置和利用资源。 资源配置是指通过选择,使有限的资源形成合理的组合并加以利用,从而生产出量多质优的经济物品,满足人类的需要。 由于同一种资源可以有多种用途,例如粮食可以做人的口粮,也可做饲料用粮; 煤炭既可以发电,又可以烧饭取暖。而人类对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又有着轻重缓急之分,有时要着重解决吃饭穿衣问题,有时则需要解决精神、娱乐消费问题,因而使得资源配置成为可能。 经济学的产生就是源于这种稀缺性的存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选择的需要。 三、 经济学的定义 “如何选择和配置”,贯穿于人类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存在于任何社会,不以社会经济制度或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不同而改变。简言之,选择(choice)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本质。 经济学(economics)就是研究如何进行选择的一门社会科学。它研究怎样最佳选择并利用稀缺的资源以满足人们的无限欲望。 以下是经典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学定义的一份清单。 (1) 18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给的定义是,经济学研究财富的性质和增长。 (2) 19世纪末英国经济学家A.马歇尔说过,经济学研究人类日常的生活事务,如何谋生和如何过得快活。 (3) 现代英国经济学家L.罗宾斯认为,经济学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使用中间进行分配。 (4)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P.A.萨缪尔逊给经济学下的定义是,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作出最终选择,在使用或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它分析改善资源配置所需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利益。 稀缺性是经济分析的出发点,资源配置是目的,满足需要是归宿。这里,“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亦即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 一、 资源配置的基本问题 (一) 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 由于资源有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资源多一点,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资源就会少一点。人们首先要对其各种欲望加以审定,什么欲望最迫切,其次的欲望是什么,再次的欲望又是什么,在可供选择的物品和劳务中,选择哪些来生产,每种生产多少。在决定使用资源之前,必须明确这一问题。 (二) 怎样生产 生产或提供某一种物品或劳务可以有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不同的生产方法和资源组合可以相互替代,同样的产品可以有不同的资源组合(劳动密集型或资本、技术密集型)。因此需要决定的是,由哪些人使用哪种资源,应用什么技术来生产; 各种资源如何进行有效组合,才能提高生产效率,是多用原材料,还是多用劳动力少用机械,或者是多用机械少用劳动力,但“稀缺性”决定了资源配置必须遵守最优原则。 资源配置最优,不但是技术上的要求,也是经济上的要求。 从技术效率方面看,资源配置最优是指以既定资源获得的各种产品数量达到最大值。换言之,在各种产品数量既定条件下,尽可能少地消耗所用资源。为此,人们必须将一切可获得的资源全部投入使用,并且使各种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但是,技术上达到资源配置最优并不等于从经济上看也是最优。如果生产所用成本大于收益的话,那么,技术效率再高也不会有人使用。 从经济效益上看,资源配置最优是指在各种备选方案中,将等量资源所得到的收益与支出相比较,选择净收益最大的方案。简言之,资源配置最优的经济含义是,按最优原则进行选择,使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益最大。 理想的资源配置最优应同时满足技术上和经济上的要求。但现实中,二者同时被满足的情况甚少,当它们发生冲突时,应首先选择经济效益高的资源配置方案。 (三) 为谁生产 即财富如何进行分配,亦即生产出来的物品和劳务供谁来享用。由于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可能使全社会中每一个人的欲望同时获得满足。社会产品的总量,将如何分配给不同的人和家庭。什么人能够或不能够参与分配?以什么方式来参与分配?各类参与者分配的数量有多少?是强调公平还是以效率的提高为准则?很显然,分配的方式和数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成为主体的动力。经济分析就是要回答上述问题,从而揭示出最能刺激经济发展的东西。 二、 资源利用的基本问题 资源利用是指人类社会如何采取有效手段和方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 (一) 如何达到充分就业 各种资源中最重要的是劳动,所以资源利用的核心,是实现充分就业。 (二) 如何达到物价稳定 资源利用不足,会出现通货紧缩现象; 资源利用过度,则可能造成通货膨胀。 (三) 如何实现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意味着在相同的资源限制条件下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 资源配置和利用基本问题的图解资源配置与利用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可以用生产可能性边界来进行图示说明。生产可能性边界是指一个社会用其全部资源和所处时代最先进的技术所能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最大可能产量的组合。 假设社会把全部资源用来生产两种产品: X和Y。其生产可能性边界如图11所示。 图11中,横轴表示X的产量,纵轴表示Y的产量。A、B、C、D、E点组成曲线为生产可能性边界。该曲线经常被经济学用来说明资源稀缺性、选择、效率、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等诸如此类的经济问题。 图11生产可能性边界 由于资源是稀缺的,即使资源能得到充分和有效利用,也不能满足所有的需要,所以任何社会都面临着决定生产什么和如何把生产出来的产品分配给社会成员的问题。如图11所示,经济学基本问题具体化为在产品X和产品Y之间的选择: 要么多生产X,要么多生产Y; 或者相反。一个社会可能选择靠近A点生产,即多生产产品Y,少生产产品X; 另一个社会可能恰恰相反,选择靠近E点进行生产。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多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品X,就要以少生产若干单位的产品Y作为代价。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必须要作出选择。 如果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和有效利用,生产就会落到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之内,如图中的 F点。这是由于以下两种情况: (1)失业或资源闲置; (2)资源使用不当或资源配置失误。只有消除了这两种情况,生产才会由F点上升到生产可能性边界上。 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外的G点所表示的产量是目前资源总量和生产技术水平条件下无法实现的。但是,经济增长可能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展,原来无法达到的产量组合,随着经济增长变为可能达到的。而为谁生产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曲线间接看出,如果一个社会生产的X较多而生产的Y较少,那么通过比较生产数量即可获知该社会的生产更多是服务于消费X产品的社会成员的。 四、 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机制——计划与市场 (一) 计划机制 计划是指工作或行为之前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计划机制的基本特征是: 资源基本归政府所有,政府负责。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均实行政府高度集中化决策,企业和居民则根据政府的决策进行生产、就业和消费。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递通过政府计划部门纵向进行。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依靠政府推动以及政治思想和道义的力量。 计划机制配置资源适宜经济发展的长期、宏观性的规划,满足基本一致的需求。尤其是它在集中力量办大事,应对突发事件等方面的优越性比较明显。 但集中决策可能带来很大成功,但也可能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计划机制信息渠道单一和封闭,缺乏公开性和透明度; 传递环节繁多,先自下而上报,后自上而下发; 因而,信息传输缓慢不及时、费用大,而且容易失真,造成资源配置不当。计划机制否定物质利益激励对调动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意义,排斥竞争,以错误的激励使得企业和个人报喜不报忧,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 市场机制 市场,简单地说,就是指商品或劳务交换的场所或接触点。市场可以是有形的场所,也可以是无形的场所。 市场机制,是通过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变化及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协调生产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与分配,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一套有机系统。市场机制中最基本的机制是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 1. 竞争机制 竞争机制指竞争同供求关系、价格变动、生产要素流动与组合以及市场成果分配诸因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运动趋向。 竞争包括买者的竞争和卖者的竞争以及买者与卖者之间的竞争。竞争的主要手段,在同一生产部门内是价格竞争,即以较低的价格战胜对手; 在不同部门之间是资金的流动,即资金由利润率低的部门流向利润率高的部门。竞争的内容包括争夺销售市场、争夺资金来源、争夺先进技术、争夺人才等。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和展开的标志是优胜劣汰。 2. 价格机制 价格机制指商品或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同价格变化诸因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具体表现在,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买者的竞争使该商品的卖者竞相提价销售,市场价格上升,并使其他部门的企业把资金、人力、物力投入到该种商品的生产,于是,该商品供给增加,当增加到超过需求量时,卖者之间的竞争会导致竞相削价出售商品,市场价格下降,生产者抽出资金等,最终供给减少。价格机制是没有指令的工作系统,它通过一系列供求、竞争的联系,发生无意识的协调作用,就像一只神奇的“看不见的手”在指点和调节着供求。 3. 市场机制的基本特征 资源基本归具有明晰产权的自然人或法人所有,各经济主体都是独立的、平等的,可以自由进出市场,自由地开展竞争与合作。 产权明确界定,受法律保护,可以交易,各主体都承担相应的权利和责任。生产什么与生产多少,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完全由多元主体独立决策,高度分散,充分发挥决策的主动性。 市场机制的信息是由价格提供,信息量巨大而充分,价格提供的信号简单、明了,商品供求大小,成本高低,收益多少通过价格一目了然,且透明度高,公开性强; 信息传递纵横、畅通和无限,收集整理及时便捷。在价格体系下,传递信息的人有内在的动力去寻找需要信息的人,需要信息的人有内在动力去获得信息。 市场机制具有强大的激励约束效应,在以价值和货币为经济追求的目标下,交换中贡献越大,价格越高,收入越大,收入的差距是调动积极性的极有效的激励手段。同时,竞争作为一种外部压力,是一种最好的激励约束机制。竞争,力求获得别人也在追求的东西,因此是创造效率的行为、创新的激励。竞争要以最好、最便宜、最符合要求的产品供应市场,做到物美价廉,节约资源、最佳服务; 竞争又是择优的过程。 (三) 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的选择 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属于两种不同的决策方式,前者为集中化决策,后者为分散化决策。决策有效与否与决策者掌握的信息以及相应的激励措施密不可分。如果决策者能够掌握全部有关信息,集中化决策一般不会出现问题,只存在一个简单的优化问题。但事实是信息不可能完全被掌握,因而历史上存在过的计划机制都不是纯粹的,并且失误较多。 正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人们才重视采取分散化决策方式。在市场机制中,资源配置的决策是由追求各自利益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在价格的引导下独立作出的,没有人发号施令,巧妙地实现了信息决策与激励的相互融洽,在不知不觉之中解决了资源配置的基本问题。 市场机制是迄今为止人类解决自己的经济问题的最成功的手段之一,市场机制的建立并没有经过人类自觉的、有目的的设计,而是一个自然的发展演化过程。 经济学根据其研究的具体领域、对象及角度不同,可以归纳为两大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一、 微观经济学 (一) 微观经济学的含义 “微观”一词来自于拉丁语,是“小”的意思。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一个企业或一个家庭)的经济行为和经济变量,以及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从而寻找实现稀缺资源合理配置的最佳途径。 例如,它分析单个企业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分配在各种产品上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其产量、价格、收益、成本和利润等如何决定和运动。单个家庭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实现满足程度最大化,其收入、消费、储蓄等如何决定和运动,等等。 这些问题都是分析个别企业、个别家庭的经济行为,所以微观经济学又称为“个量经济学”或“个体经济学”。同时,上述问题又都是关于市场结构和价格机制如何运行,因此又称为“市场均衡理论”或“价格理论”。 (二)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 1. 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的假定,是由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不朽名著《国富论》中提出的。所谓经济人(economic human),即精打细算的人,以最高效率实现最大利益的人,始终关注个人利益的人,把个人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的人。 “经济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合乎所谓的理性的,即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 “经济人”的内涵可概括为三点: (1) 人是利己的。即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时,他所考虑的不是社会利益,而是他自身的利益。 (2) 人是理性的。任何智力正常的人,都能从利己的角度进行判断,趋利避害,在各项利益的比较中选择自我的最大利益。 (3) 人是互利的。即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又不得不考虑他人的利益,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是建立在对别人的同样追求的尊重的基础上,否则就不能合作和交易,自己的利益也不能实现。 如上所述,消费者追求的是用自己有限的收入,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实现消费满足程度最大化,企业则要求在给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以有限的投入实现利润最大化。 2. 完全信息假设 完全信息是指市场上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都对有关的经济情况具有完全的信息,并具有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这是最优化行为产生的充分必要条件。例如,每一个消费者都能充分了解每一种商品的性能和特点,准确地判断不同的消费量给自己带来的不同满足程度,掌握商品价格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等,从而作出最优消费决策; 每一个生产者对生产所需资源和产品的价格变化也有充分了解,掌握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技术数量关系,准确了解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等,从而作出最优化的生产决策。 3. 市场出清假设 即价格可以自由而灵敏地升降,发挥调节机制,经过价格调节的市场一定会实现供求均衡。具体讲,商品价格的调节使商品市场均衡; 利率的调节使资本金融市场均衡; 工资的调节使劳动市场均衡。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不存在闲置或浪费问题。 (三) 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特点 1. 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户、企业)为对象 着重分析消费者如何购买、生产者如何生产、市场价格如何确定、要素所有者如何提供要素等。有时也涉及社会总量,但只是让个量简单加总,而不研究各个总量(如产品、货币、财政和外贸)之间的相互关系。 2. 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为目的 从单个经济单位入手,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什么时候生产等问题。 3. 以边际分析为工具 在微观经济分析中,同时使用平均分析和边际分析,但经常以边际分析来决定均衡状态,衡量经济决策的结果。当一个或几个自变量发生微小变动时,因变量如何随之变动,这就是边际分析。平均分析用于分析一般水平,边际分析用于分析变动趋势。正是根据边际分析,产生了一系列极为重要的边际概念和边际法则。 4. 以市场价格为中心 首先分析个别需求量的变动,其次分析个别供给量的变动,然后分析在各种不同的市场条件下,需求与供给如何共同决定价格(包括产品价格和要素价格)。所以,微观经济分析始终以市场价格为中心,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 5. 以均衡状态为基础 均衡状态是指每个经济个体都得到最大利益,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就会继续从事相同的经济行为,而不愿意改变。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产品的供求相等,是达到均衡状态的必要条件。微观经济学的消费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都采用局部均衡分析。 6. 以个体利益为目标 微观经济学从“经济人”的概念出发,认为人都是利己的,凡人莫不为自己的经济利益而奋斗,此外没有任何其他感情。当每个人都追求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时,全社会的利益就会达到最大。 二、 宏观经济学 (一) 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宏观”一词也是来自于拉丁语,是“大”的意思。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经济活动总图景,全社会的加总数、平均数或比率数等,以及各种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从而探讨如何实现全社会总体资源的充分利用。 例如,它分析一国经济增长为什么有时快有时慢,物价水平多高为适度,当发生失业或通货膨胀时,政府应采取什么政策等。 由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都是整个经济的总量及其变化,所以它又称为“总量经济学”或“总体经济学”。同时,宏观经济学的中心是分析总收入和就业水平的变动,因此又称为“收入和就业理论”。 (二)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 1. 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资源稀缺性不仅要求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而且还要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要做到这一点,只依靠市场机制是不够的。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也证实了这一点,经济如果只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就无法克服危机与失业,就会在资源稀缺的同时,产生资源浪费。 2. 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纠正市场机制的偏差。即人们可以在遵循基本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对经济进行适当调节。而发挥这种调节职能的是政府,政府可以通过观察、研究、认识和利用经济运行规律,并采取合理的手段进行适当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