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岁月的传奇——清华学子感悟《平凡的世界》 华南(广东、广西、海南) 188 187 华..南 (广东、广西、海南) 电机系 杨玥菱 晓霞之死 晓霞无疑是路遥笔下最完美的人物。她有极高的文化素养,聪明伶俐的她不仅考上了大学,并且在那样一个动乱的年代博览群书;她有极其宽广的视角,她在政治上有自己的看法,在精神上引领着少平,在生活上有明晰的规划;她有敢想敢做的激情,勇敢地承认并珍惜爱情,义无反顾地投身理想,这些无不彰显她无视世俗眼光的气魄。 然而,这如夏花般纯净的女子,却在最美好的季节猝然凋谢了。 有人说,田晓霞死于她惩强扶弱、是非分明的侠肝义胆,如果不是这种性格,她将会成为这平凡的世界中一名平凡的乡村教师;如果不是这种性格,她不会从平凡的大众中脱颖而出,被省报派往一线;如果不是这种性格,她又怎会为了一名落水儿童如此奋不顾身,又怎会香消玉殒于风华正茂之时?生若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她的这种性格早已暗示了她的归处。 也有人说,田晓霞死于她生活的时代,在那个新旧交替、动荡不安的时代,她虽是干部家庭的子女,却没有干部家庭子女的做派,她似乎从不知“畏惧”为何意,敢于批判虚伪的社会现状。她敢于向心爱的人先一步表达内心的感情,无视两人之间巨大的阶级鸿沟..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她为时代所不容的重要原因,她像一个时代的弄潮儿,永远逆着红尘,逆着庸俗,在平凡的世界秀出不平凡的自己,却逃不开死亡的命运。 话虽如此,我依然认为晓霞的死是路遥最振聋发聩的安排。 晓霞之死让她与少平的爱情再也看不到结局,但即便她还活在这个世界上,他们的未来同样难以预测,与其效仿润叶与少安还未开始便仓促结束的爱情,不如轰轰烈烈爱一场再干干脆脆结束——爱情败给命运总比败给世俗要好。 田晓霞的死虽带给读者无限凄凉,但是那个有思想、有勇气的美丽女子,那段让我们为之泪流满面的感人文字,却永远留在了我们心间。用古塔山上那段动人的诗句来结尾吧—— 有没有比你更宽阔的胸怀,田晓霞; 有没有比你更亲切的女子,田晓霞; 有没有比你更深重的苦难,田晓霞; 有没有比你更自由的意志,田晓霞! 杨 菱,女,来自海南省海口市,毕业于海南华侨中学。2015年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高中曾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二等奖、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二等奖。入校后获清华大学2015级新生军训先进个人称号。 离开海南华桥中学已有半年,仍不时回忆起高中的幸福时光。是母校,为我提供了与社会对接的舞台,让我在象牙塔的庇护下丰富社会经历。是老师,用三寸不烂之舌、双肩道义之担,一颗赤子之心约我以礼、博我以文章。是校园,为我提供放学后奔跑的空间,在我绕着操场尽情奔跑时用澎湃的音乐激励着我。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真正走出小岛,不真正了解世界有多大。 感谢母校华侨中学为我提供了优越的平台,也衷心祝福侨中的学弟学妹们经过三年的学习时光后,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法学院 莫晓航 不凡生命绽放于苦难 自古以来,苦难便是各路作家津津乐道之题。他们的笔下,有在《人间》中渐渐成长的阿廖沙,有《九三年》时战火下挣扎的法国人,也有在爱情中逐渐坚强的《茶花女》..而路遥笔下描绘的《平凡的世界》,某种程度上亦是充满苦难的世界,这个世界,因平凡而动人,因平凡而真实。 该书开篇便从孙少平啃“黑非洲”、衣不蔽体的学校生活写起,到人民公社运动期间孙家的穷困潦倒不得温饱..此乃生活之苦;少安因责任拒绝与自己青梅竹马的润叶,少平与晓霞天人永隔,少安迫于发妻压力与父母分家的纠结与挣扎,此乃尘世间人情羁绊之苦;双水村的破旧与狭隘,煤矿工人所面临的黑暗,小工所经历的疼痛,此乃人于时代中摸爬滚打之苦。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苦难当中,绽放出了不凡的生命。 苦难的锻炼赋予生命以强壮体魄,在磨炼中成就非凡本领。孙少安,无疑是土地与苦难的儿子。是土地赋予了他一个大展拳脚的舞台,却是苦难磨炼了他健壮的肌肉与一腔热血。因为自小衣食常忧,他年纪轻轻便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成为出色的庄稼人;因为目睹了家庭的孱弱,他不惜以己脊梁为家中屋梁,用责任为生命注入了无限活力。是苦难,让他在平凡的双水村不平凡,也是苦难,让他平凡的生命绽放非凡的光彩。 同历患难方见真情,共同的苦难将人们的内心紧密相连,人的情感得以丰盈。在经历砖厂倒闭、欠债累累的苦难后,玉厚夫妇的关怀与支持让秀莲体会到了亲情的可贵,从当初一心一意想过分家的日子到重新对少安父母给予无限的关怀,一家人在苦难中变得更为团结;在矿井的艰苦工作中,王师傅一家与少平结下深厚情谊,而在王师傅死后少平仍对这在患难中对他伸出援手的一家人给予无私的奉献,成长为一个懂得承担责任的人。犹记得龙应台在《如果你为四郎哭泣》中写道:“他发现,他的经验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体的经验,他的痛苦和喜悦,是一个可以与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悦。孤立的个人因而产生归属感。”有着共同苦难的人,分享着对方的苦难,彼此有着归属与依赖的感情,如蜜汁般滋润着被苦难击打的内心。 苦难磨砺人的意志,使人对生命拥有更深刻的理解,升华人们的精神世界。时常被少平对苦难的姿态感动:“他相信,自己历经千辛万苦而酿造出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作‘关于苦难的学说’。”也曾有人质疑,这是一种妥协于苦难的阿Q精神,然而,直面苦难本就是克服苦难的开始。相信苦难对岸的甜蜜,才能昂然地撑起生命之舟。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与其苦苦等待轻而易举,不如千辛万苦酿造生之蜜糖。 那是一个平凡的世界,孙少安,孙少平,贺秀莲..他们是平凡世界里不凡的生命。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面貌,不同时代也有不同时代的苦难。我们也本是平凡的生命,经历生命中的风浪方可让生命更加丰满。我感动于路遥笔下平凡的世界中苦难磨砺出的生命之光,也懂得了,是苦难,让平凡的尘世中绽放出了不平凡的生命,那生命健康强壮,懂得爱与关怀,对生命的内核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深刻见解。 莫晓航,男,来自广东省东莞市,毕业于东华高级中学,2015年考入清华大学法学院。高中时期获东莞市高中数学、英语、地理竞赛一等奖;东莞市优秀学生; 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广东省金奖;清华大学领军计划优秀获50分加分;广东省高考文科前十名。 一切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 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 希望,而且为它斗争, 请把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 电子系 李钊著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平凡的世界》其实一点都不平凡,一个没房没车没背景的穷小子,居然能与一位大干部的千金谈恋爱,这难道是电视剧的桥段吗?然而读这本书重点不在于这里,否则就会误入歧途了。以我之愚见,主人公的魅力,在于他务实的理想主义精神。 主人公孙少平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他想尽办法融入城市,为此他放弃与哥哥合作办砖厂的机会,进城做小工丝毫不比在家乡白手起家容易,他却宁愿让自己被石块磨得满身是伤,也不愿返回农村。孙少平在恶劣的环境中,也不忘学习、读书,丰富自己的内涵。与此同时,哥哥少安安心在家创业,妹妹兰香在高校求学,难道您要问这其中谁的目标更“伟大”吗?我不清楚。但我以为他们的目标都很务实,他们的理想都很现实,少安负有家庭的责任,少平代表了一代探索新世界的农村青年,兰香身上寄托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主人公不但有理想,而且考量了现实,就好比在暗夜中摸着墙壁往豁口处的光亮走去,因为走得稳,才有可能走得远。 理想是人生的灯塔,没有灯塔是找不到方向的,而错误的灯塔又会让人越陷越深,不知所向,虚幻不切实际的理想也是很危险的。比如宋教仁先生,长期致力于以议会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以实现美国式的民主,结果在火车站内被雇佣的凶手暗杀。还有孙中山先生,曾幻想过用军阀打败军阀,却被围困在永丰舰上,动弹不了,最后靠建立了自己的武装才除了后患。定下理想要可行,追求理想也要懂得绕弯路,有的弯路可以柳暗花明,而直路却陷阱重重。用线性规划知识求得的最优解未必有实际意义,因为不能劈成半个;开一枪打不死一树的小鸟,除非小鸟做解几压轴题做晕了。不妨看看少平的叔叔玉亭,此公秉持阶级革命论,抱着过去的一套不愿接受现实变化,到头来还是吃苦受累。人纵可以抱着情怀不放,但总得肚子里有东西。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先生说,如果妇女不首先获得物质上的支持以实现独立,那她终不能离开束缚潇洒不回头地离门而去,终于还得回来。争取物质支持的过程,有可能通顺平坦,但更多时候需要经过与现实的妥协,如果不妥协或许连这一步也做不成。欧阳修提倡古文,可他得靠骈骊文风上台,纵可以不合世俗,怎奈彼时人微言轻;一旦成了天下文章之司命,靠一支笔就能引领天下文坛了。 不过,变通可不是没限制的。人们常说:政治是妥协的艺术。但每个政治集团总有它的底线,亦即原则。为达目标不择手段,会让理想变质,甚至走向反面。奥雷里亚诺上校为了和解,保守派的条件全允诺了,那他多年进行的内战有何意义呢?我们看主人公少平,一直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文化素养,始终也不放弃融入城市生活的目标。重活可以干,白眼可以受,但提高自身素质的底线不可逾越。过度的变通到头就是变质。 “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知道了自己的理想是可行而正确的,志士仁人便是陋巷粗食,也不改其乐;纵是忍辱负重,也会砥砺前行。只不过在这过程里,他们可以暂时做自己不打算做的,不愿做的事情。只要他(她)不背弃自己的原则,就终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今天,根据营养学知识,我们知道过瘦过胖对身体都不好,所以,不妨把二者结合起来吧,毕竟肥夹瘦的五花肉更容易下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