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得不知的信念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前一阵子挺火的一部电视剧《小别离》,其中海清饰演的童文洁管教孩子的模式就很典型,她对孩子的学习成绩相当重视,对孩子的管控手段极其严厉,为此跟女儿发生了很多次冲突。每次等冲突之后冷静下来,就会跟女儿道歉,说不应该发火。可是当再看到孩子成绩不理想时,就又开始发火。不断冲突,不断道歉,不断重复,最后导致女儿想逃离那个环境出国读书。   在做家庭教育课程的这两年中,我在很多家长身上都见到了这种状况。   我听到有很多家长的反馈是:我上课了,也看了很多教育相关的书籍,也学了很多方法,我也知道以前那样做不对,可是等事情出现的时候,我就是忍不住,觉得学的那些方法好像也用不上了;知道不该对孩子发脾气的,可是一看到他不积极学习的样子,还是会爆发,就是忍不住。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潜意识里的观念没有改变。   第一天:问题真的是问题吗?——永远关注正面   我认识的另一位妈妈给孩子报了钢琴课,每次上课妈妈都会和孩子一起听。有一次我和一群朋友去他们家,妈妈让孩子给大家弹一曲,孩子很高兴地开始为我们弹奏。过了一会儿,就发现这位妈妈站在孩子旁边,盯着孩子的手,一直说:“手抬高一点儿,手抬高一点儿。”孩子说:“我抬高了。”妈妈说:“你这样叫抬高啊,怎么睁着眼睛说瞎话呢。”孩子呢,虽然委屈但还在弹。妈妈又说:“你这孩子怎么回事啊,说了一遍又一遍,还是不听。”   可想而知孩子当时是怎样的感受,他对钢琴的喜爱程度也就大大地降低了。后来,这个孩子学钢琴学了五年,五年后他再也不碰钢琴了。   每当我在课堂上讲到这个例子的时候,很多家长就忍不住会问:“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   在我们开始第一天的学习之前,我们不妨先一起放下想要知道该怎么做的这个欲望,一起放松地做一个小活动,来探寻一下我们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那时你也就知道到底该如何做了。   我们拿出一张纸,在纸上写下你脑中第一时间想到的五个描述你的孩子的现状、你对丈夫或妻子评价的形容词。   大家发现了一个什么特点呢?这些词里面是正面的多还是负面的多呢?我们是否有发现,我们平时总会不自觉地去观察孩子这里是不是有问题,那里是不是有缺点?当看到孩子的这些问题或缺点后,我们是否特别想帮他把这些缺点改正过来呢?于是很多家长开始用说教、奖励、恐吓、惩罚等方式让孩子改正,最终导致家庭战争爆发。   以下的情形是不是很常见呢?孩子正在跟你朋友的小孩玩,一直玩得很好,临走对方想要一个玩具,于是我们就会答应送给对方,没想到孩子不同意,开始哭闹,一方面让我们面子上很难看,另一方面觉得这孩子怎么这么小气,一个玩具都舍不得,以后会没朋友的,这可不行。我们就开始给孩子讲道理:“做人要大方,这样别人才会愿意跟你玩。”没想到孩子哭闹得更厉害。最后因为这一点事情,搞得大家都很不开心。或者,当你听老师说:“你们家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开小差。”你是否会回来对孩子说:“你上课要专注,别做小动作,别想其他的。”“你今天上课表现怎么样?注意力集中不集中啊?”而孩子的表现是不是更糟糕呢?   我们发现孩子有些胆小,于是我们总是不断强迫他去尝试和锻炼,来克服恐惧,告诉他:“不要害怕,你去试试就会发现不难,你看别的小朋友都去了,你也去啊。”孩子反而显得更害怕呢?   因为当我们不断这样重复的时候,等于是在反复告诉孩子:“你是一个小气鬼;你是个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你是个胆小鬼……”孩子就会更如我们所强调的这样发展。   是什么原因使得我们会特别注意孩子出现的这些问题或缺点,并要去纠正呢?这源于我们头脑中一条不正确的信念:只有缺点才需要关注,只要说了,他就应该改正。这条信念虽然是在我们的潜意识当中,但我们的行为却受它驱使。   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念就是:教练型父母永远关注孩子的正面。   在我们做教练的这些年里一直在强调焦点的力量:当我们的焦点放在哪里,哪里的能量就会增长。   永远关注正面:发现优势,学会欣赏   现在我们回想一下,我们给孩子、给爱人发自内心的评价是好评多还是差评多?   我有很多次在线下课程问大家这个问题的时候,发现女性学员普遍的回应是:给孩子好评还算偏多的,给丈夫普遍都是差评多。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在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永远是第一位的。   妻子要尽可能给丈夫好评,如果丈夫一回家就被妻子给差评,丈夫在家待得也很难受,因为没有价值感,于是渐渐地就不愿回家,在生活和工作中累积的情绪就会在外面找渠道宣泄,夫妻感情就会因此产生隔阂,甚至渐行渐远。   欣赏是激励和引导,是理解和沟通,是信任和支持,有了欣赏,一切美好的愿望都具备了实现的可能性。研究表明,如果夫妻双方都能够经常地欣赏对方,那么他们之间的亲密度和婚姻幸福度就会大大提升。   你对他人的欣赏,势必会引发期待效应,这已经是经过许多科学家验证的不争事实。期待效应就是,当你对某一个人充满了美好的期待,他(她)就会感受到你的鼓励、信任、支持,就会朝你所期待的美好方向发展。   欣赏是改变自己,改变周围环境的最简单的办法。   还有一位妈妈在教孩子弹钢琴时,就像我前边举的例子那样,一直聚焦于孩子不好的方面。当孩子弹自己喜欢的曲子的时候,妈妈会说:“弹这个有用吗?考这个吗?老师让你练指法练的不是这个曲子,赶紧弹点有用的,别弹这些没用的。”学过“正面管教”以后,这个妈妈发现她这样做对孩子的伤害很大,她说:“难怪,家里没琴的时候,在外面看到琴他都会弹一下,家里有了琴以后,儿子就不愿弹琴了,原来是这个原因。”于是,这位妈妈换了另一种教育方法,当儿子在指法等方面出现问题的时候,她就对儿子说:“妈妈看到你在努力地抬手指,在努力地摸索节奏,相信你持续下去一定会找到节奏的,手会抬高的。”当她说完后,没想到神奇的效果发生了,他的儿子使劲地向她点了点头,一句话没说,一口气弹了半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