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科学练声: 掌握发声秘密, 展现声音魅力 2 第1课 好声音,总能打动人心 俗话说,“声音是人的第二张脸”,一个人的身份、修养、学识, 都会从声音中流露出来。在如今这个人人都能发声的时代,拥有能够 打动人心的声音,就好比拥有了一张能吸引人关注的名片,帮助练声 者叩开成功的大门。 1.1 一开口,你就声动人心 你曾经是否也在那么一瞬间,被某个好听的声音荡起了心中的 涟漪?这是一个聆听的时代,好听的声音往往宛若灵透的清泉流淌人 心间。 1.1.1 声音,你的第二颜值 有人说,这是一个看颜值和才华的时代。给人的第一好印象可 能是源于姣好的面容,但真正吸引对方,还是要靠个人魅力。个人 魅力体现在言谈举止中,通过“声音”传递,它包含优美的听觉感 受和深刻、有思想的表达内容。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声音控”。我们对动人声音的 喜爱体现在社交、恋爱、工作等方方面面。 1.社交中的“声音控” 曾经在知乎上看到一个讨论声音的话题,其中一个人讲述了她 自己的亲身经历,让人印象深刻。她说:“我第一次用APP玩狼人 第一部分 科学练声:掌握发声秘密,展现声音魅力 3 杀a的时候,一开口说话就被别人投出去了,我很不能理解,后来 他们竟然跟我说,因为你的声音太有‘杀伤力’了,从那以后,我 再也没有玩过狼人杀……” “有的人看他第一眼你可能觉得是个‘王者’,但当他开口, 你会发现原来他只是一个‘青铜’。”虽然此话带点调侃的意味, 却形象地阐释了声音的重要性。 2.恋爱中的“声音控” 网易的一个专业数据团队曾经做过一项关于“00后”b与异性 相处的数据调查,其中包含“00后”女性择偶“外貌”(分外貌 和性格,此处外貌包含声音)影响因素及其所占百分比情况和“00 后”男性择偶“外貌”影响因素及其所占百分比情况。图1-1为“00 后”女性择偶的影响因素与影响程度。 49% 26.50% 11.90% 7.90% 3.40%1.30% 颜控声控个子高手控拒绝大叔其他 图1-1 “00后”女性择偶影响因素与影响程度 a 狼人杀:一款多人参与的策略类桌面游戏。 b 00后:指2000年及以后出生的人。 4 图1-2为“00后”男性择偶外貌的影响因素与影响程度。 60.10%19.50% 5% 9% 2.20%4.20% 颜控声控手控腿控微胖其他 图1-2 “00后”男性择偶影响因素与影响程度 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在相亲过程中,“00后”男性和 女性在择偶过程中,受外貌中的颜值因素影响最大,其次是声音。 其实,不仅仅是“00后”,在人类普遍的择偶选择中,大多 数男性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更具有女性化的声音,大多数女性则希望 自己的另一半更具有男性化的声音。 早期的声音研究学者萨拉·柯林斯和后期的戴维·芬伯格经 过对人类声音审美的研究发现,女人认为音调低的男声好听,男人 觉得音调高的女声好听。这也表明了人类在择偶时对声音的普遍审 美观。 3.工作中的“声音控” 在工作中,大家普遍认为,拥有浑厚低沉男声的人会更加称职, 更可信,更具领导力。 美国杜克大学的科学家选定792位上市公司的CEO,通过控 制其他影响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对这些CEO的声音进行比对分析。 研究发现,男性CEO的嗓音与其领导力等工作成就有着巨大的联 系。男性声音越低沉,他们越可能执掌大公司,而且也越有可能获 得更大的利益,他们的嗓音每降低22.1赫兹,其公司的营收就会 增加4.4亿美元。 不仅是针对男性,女性低沉的声音也是赢得职场领导力的法 宝。低沉的女性声音代表着成熟与理性,在职场中往往更具有说 服力。 不论是在社交场合、职场,还是选择恋爱对象,声音都在无形 之中深刻影响着我们,且居于重要地位,可以说声音就是我们的第 二颜值。 1.1.2 微笑是情绪的保健操,是声动人心的法宝 字如其人,文如其人,其实也可以说声如其人。声音能传达情 绪,我们要说的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有温度的话,能治愈人心 的话。 做客服工作的人对于这一点可能更有感触。远距离的通信输 出,原本以为不需要面带微笑地接听电话,但你的情绪常常在电话 那端暴露无遗。很多客服工作者接到的投诉多数是由服务态度不好 而引发的。俗话说,“巴掌不打笑脸人”,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面 带微笑的对话往往给人一种亲和力,可以缩短人心之间的距离,为 深入的沟通与交流创造和谐的氛围。 微笑发声的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在科学的 发声方式中,打开口腔的重要一步就是提颧肌,提颧肌后的发声能 让我们提高声音的亮度和清晰度,交流中,清晰的表达是基础;其 次,微笑发声表现出你的心境良好,向外传达你的心境—乐观向 上、善待人生、充满自信、真诚友善,从而充满魅力,让人能真正 地产生信任感,在交流中更加自然与放松;最后,当你的声音“微 笑”时,对方也会报以微笑。 1.1.3 那些声动人心的案例 现实生活中我们被很多优质的声音征服。在很多专业声音领 域,哪怕我们不曾熟悉“声音”大咖的面孔,但其声音却深深地根 植于我们的脑海中。 1.配音演员声动人心的声音 配音演员的声音孕育了万千角色,用声音传递情感,用声音塑 造角色,用另外一种方式来演绎角色,成就角色。 知名男性配音演员边江,被誉为“男神御用配音”,承包了霍 建华、陈伟霆、钟汉良等一众国产剧高颜值男演员的声音,用声音 征服了观众;另一位女配音演员季冠霖,凭借优质的嗓音和扎实的 台词功底塑造了众多广为人知的声音形象,以多变的声线赋予角色 鲜明的性格,在《神雕侠侣》中为刘亦菲版的小龙女配音,声音清 澈透亮无杂质,与角色的清冷玉女形象完美贴合;《甄嬛传》中孙 俪饰演的角色声音也是由其完成,其中的感情拿捏、火候把握、欲 语还休的心态都在声音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提起动漫界的配音演员李杨,人们可能很陌生,但说到《西游记》 里的孙悟空,人们一定都非常熟悉。孙悟空疾恶如仇、不畏艰险的 形象深入人心,而李杨老师就是后20集孙悟空的配音演员,他就是 我们眼中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大圣的幕后演绎者。另外一个给人 带来无数欢乐的经典角色—唐老鸭,也是李杨老师的杰作。 除了幕后配音员,很多演员都展现了高超的配音功底。韩雪与 张含韵在综艺节目《声临其境》中合作演绎的作品《后妈茶话会》 也展现了超强的声音塑造能力,流利的英文台词、人物多变的情绪, 甚至连其中角色的呼吸节奏都拿捏准确,精湛的配音技术与实力让 人惊叹。 2.主持界声动人心的声音 在主持界,我们都很熟悉董卿,也更熟悉她的声音。从她的声 音中,我们能感受到她自强自立,人格独立;精神丰盈,内心充实, 每时每刻都用心面对生活;不怕时间流逝,不惧衰老,永远保持美 丽自信和坚强。 另外一位国内顶级谈话节目主持人李蕾,善于用不同的声音和 人沟通。李蕾用她的声音缔造了访谈的价值。媒体对她的评价是这 样的:“小身体却蕴藏着大力量”,是名不虚传的“电视精灵”; 中国知名作家易中天这样评价她:“在节目中,有李蕾在我身边, 放心,很放心。”李蕾自己也曾说过:“我事业、人生的最大功臣 是声音。” 我们熟知的还有何炅、汪涵等主持人,他们用声音传递出了自 我丰富的阅历和知识储备,但又能深入浅出地向大众传递正能量与 快乐。 3.播音界声动人心的声音 提起播音界来,人们首先应该会想到《新闻联播》主播康辉先 生。他的声音既有中音的稳重,又不失高音的明亮,刚柔并济,节 奏适中,重音鲜明,他特有的“磁性”音,被誉为“国嗓”和“最 完美的声音”。 而播音界另外一位大咖当属赵忠祥先生。“春天到了,万物复 苏的季节……”“在这个非洲野犬的家族中,紧张之势一触即发” 一开口便是经典。 4.演讲界声动人心的声音 你能想象一个患有口吃的人,竟然实现了自己的演说梦吗?这 个人就是英国首相丘吉尔。他一生中数百篇演说无一不具文采,为 此他曾被美国《展示》杂志列为近百年世界最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 家之一。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用他那富有激情的演讲大大激励了 英国军民的精神,也鼓舞了千千万万的人。 同时还有一些极具影响力的政治家—肯尼迪、小布什、威尔 逊等,他们的演说,或含蓄婉转,或敏锐激昂,或理性思辨,或以 情动人的声音与听众产生共鸣,不但令人震撼,更是充分展现了演 讲者的个人魅力。 5.视频界声动人心的声音 提及情感类博主的声音,少不了“夜听”。博主刘筱用低沉的 声音加上饱经沧桑的烟嗓,用共情的方式治愈孤独的人。刘筱学的 是播音主持专业,有着8年的电视、电台从业经历,是情感咨询专 家型媒体人。他的经历导致他能很快地进入到内容的情绪里,从声 音里传递情绪。 课后练习 选取一段你最喜欢的影视剧情节,尝试为里面的角色配音! 1.2 走出好声音的误区 好声音就是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还是天生的好嗓音?我们是不 是只有通过学主持人说话的方式才能练出好声音?很多人对好的声 音和练声都存在认知上的误区。 1.2.1 好声音并不是天生的 经常听到有人说:“哇,你的声音也太好听了,是天生的吗?” 很多人对声音有一个错误的认知,认为好声音是天生的,而不好的 声音也是天生的,实则不然。 1.没有不好听的声音 我们在3岁之前是不存在声音难听的情况的,这其实得益于我 们的睡姿。平躺的姿势能保证气息通畅、声音放松,同时在出生后 我们也会努力呼吸,或通过呼喊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样其实是更 有助于我们贯彻腹式呼吸,极大程度地调动气息提高发音效率。而 当我们开始学会直立行走后,发声误区便开始了,因为直立行走, 我们也从腹式呼吸转变为更加省力的胸式呼吸。因此没有不好听的 声音,只有不好的发声习惯和呼吸习惯。 2.错误的发声习惯与环境息息相关 发声来自于听觉反馈,就好比说我们从小生活在一种语言环境 中,可能我们不需要系统的学习就能完全掌握,例如方言,因此错 误的发声习惯与周围的环境影响密切相关。你的发声方式有可能是 源于父母长辈长期语音语调的耳濡目染,也可能是因为地区差异。 例如北京的儿化音,四川、重庆、贵州大多数人平翘舌不分,湖南、 湖北n/l不分,常常是“路=怒”“南=兰”;广东话将zh、ch、 sh读为舌叶音,“制度”说成“季度”。 3.好的声音是可以训练出来的 好的声音能训练出来吗?答案是肯定的。声音的四大物理属性 为:音高、音强、音长、音色,那么平摊下来,我们天生的音色只 占到25%,而剩下的75%都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得来的。 雅典最雄辩的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天生口吃,嗓音微弱,还有 耸肩的坏习惯,在常人眼里,他似乎没有一点演说家的天赋。因为 在当时的雅典,声音洪亮、发音清晰、姿势优美、富有辩才是一名 优秀的演说家必须具备的要素。德摩斯梯尼虚心向著名的演员请教 发音的方法,为了去掉气短的毛病,他一边在陡峭的山路上攀登, 一边不停地吟诗;为了改进发音,他把小石子含在嘴里朗读,迎着 大风和波涛讲话;他在家里装了一面大镜子,每天起早贪黑地对着 镜子练习演说。最初的演说不是很成功,但他仍然坚持刻苦练习, 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上文中我们谈到了李蕾,和大多数人一样,李蕾并不是学播音 主持出身的,但因为从很早的时候就意识到声音的重要性,李蕾对 自己进行声音训练,听李修平播新闻,主播说一句,她就跟着说一 句,像同声传译一样,模仿他们说话的感觉和节奏等,二十多年来 对声音的训练,让她变成了最好的自己。 1.2.2 好声音≠大嗓门,好声音≠普通话标准 好声音等于大嗓门吗?好声音能与普通话标准完全画等号 吗?很多人都对好的声音存在错误的认知。试想下,生活中我们是 因为一个人的嗓门大,而觉得声音好听吗?显然不是的。嗓门大只 能表明你的声音响度,相反,若不加修饰和控制,大嗓门还会给人 带来糟糕的听觉体验。 我读大学的时候,常常一大早被几个校园清洁阿姨的喧闹声吵 醒。起初总以为她们是因为什么事情而起了争执,闹得不可开交, 但时不时传来的笑声打破了我的猜想。后来才发现,原来她们是利 用早上一起打扫卫生的时间聚在一起聊天,这种聊天方式却一直让 我们匪夷所思,为什么硬生生地把聊天变成了“吵架”?她们在我 们宿舍楼区是出了名的“大嗓门”,后来因为给同学们造成了非常 不好的听觉感受,被后勤部门找去一一进行了谈话。 通过上面一段经历,我们可以发现,好声音并不等于大嗓门。 不加修饰、不顾场合的“大嗓门”实则是个人缺乏修养的一种表现, 同时还会给人造成一种蛮横、粗鲁的感受。影视剧中的“河东狮吼” 是为了通过夸张的手法营造喜剧效果,现实中的“大嗓门”则会暴 露我们缺乏修养。 同样,普通话标准是表达交流的基本功,而好的声音还包含着 理解、感受、连接和表达,好声音是好思想的传递工具,因此我们 并不能将好的声音与普通话标准画等号。 初中时期,班级中有一位同学,每次朗读课文时总给人“怪怪 的”感受,也说不出他哪里读得不好,因为他的普通话说得很好。 但语文老师每次点评都说:“朗读需要根据你的理解加入你自己的 感情”,后来为了训练他的朗读技巧,语文老师每次都会特意让他 朗读,而他自己也会私下不断地练习,慢慢地,我们发现他的朗读 语言生动活泼了起来,也不再给人“怪怪”的感受了。 单纯把普通话练好,只是好声音成功的第一步。学会更深刻地 表达,也是好声音的必修课程。表达智慧赢在气息、语音、富有情 感和知识渊博。 1.2.3 练就好声音不是为了炫技 谈到好声音,我们都会想到主持人、播音员教科书式的声音。 他们专业的声音是大多数人向往的,一些人甚至对于某个特定主持 人、播音员的声音情有独钟,并企图通过课后练习来获得与其相同 的嗓音。因此,有人故意将自己的嗓子弄哑,希望获得个性的烟嗓; 有人故意抬高自己的声音,模仿别人说话的腔调…… 其实,好声音的标准并不局限于主持人的说话方式,需要明确 一点,我们练声并不是为了炫技。很多场合,大多数人并没有达到 主持人的说话境界,但依然不影响其好声音的特质。 主持人的说话方式并不是一朝一夕练出来的。所谓台上一分 钟,台下十年功,优秀、专业的声音不能一蹴而就。优秀的主持人 和播音员在咬字、发声、表达等方面都经过了数年的锤炼,如果单 纯抱着炫技的态度去练声,会导致“画虎不成反类犬”。同时,不 同的节目往往需要主持人不同的主持风格,倘若将不适合的风格照 搬到生活中,并用这种方式说话,反而会显得生硬而尴尬。 课后练习 朗读巴金先生的《灯》(可节选)并录音,试着找出你在朗读 中存在的问题。 1.3 好声音的秘密 好的声音不仅能增添个人魅力,温暖人心,还能给我们带来更 多的机会和选择,甚至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1.3.1 好声音的四要素 浑厚的声音,会让你顿生踏实之感;高亢的声音,会调动你 积极的情绪;清雅的声音,会让你像置身静谧的森林,抛开喧嚣和 烦恼;温柔的声音,会让你的心灵得到抚慰。其实,好的声音并没 有特定的指向,只要是适合场合,符合个人风格,为你整体形象加 分的,听起来使人舒适的声音都是好的声音。那么有人可能会问: 什么样的声音才能达到以上这些特质呢?好的声音虽然没有特别规 定,但是它们却都可以从4个层面去概括。 1.清晰度 很多人可能会有在公共场合说话被打断的时候,也可能是因为 说话含混不清,别人要求一遍遍地重复。说话的首要目的,就是能 让对方清楚地知道你所表达的内容,说话清晰是关键。这里的清晰 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发音吐字的清晰,其二指内容表达的清晰, 做到不拖泥带水,不拐弯抹角。 影响发音吐字清晰的因素有很多,可能是方音习惯,或发声时 口腔没有打开;也可能是音量太小,对方听不清楚;或者是语速太 快,造成了吞字的情况。不同的情况可能由不同的原因导致,我们 只有根据自身说话方式找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其次,很多人说话没有重点,不注意说话的表达层次,明明一 句很简单的话往往喜欢拐弯抹角,最后让听众听得云里雾里,不知 所云。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常常有人表达了半天,自以为讲 述得很清楚,结果听众会说:所以呢?你要表达的重点是什么?出 现类似的问题,其实是因为你在表达时没有明确目的,没有要求自 己组织准确凝练的语言,或者是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但没有注意 层次。 2.音色 音色就是指一个人的音质,是与生俱来的,可以是明亮的、清 脆的、低沉的、细腻的、粗犷的、嘶哑的、圆润的。例如,张涵予的 音色是低沉带点嘶哑的,林志玲的音色是甜美的,应采儿的音色是 粗犷的,李健的音色是温润清丽的,王菲的音色是清脆而细腻的。 音色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是否好好把握自己的音色特点并加以塑造。 虽然音色是天生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在自己的音色领域内练 习,不断美化自己的声音,使其更贴合自己的形象,可以从音色高 低、强弱,实音与虚音,刚声与柔声等方面练习。 3.温度 这里的温度指说话的温度。你是否曾在综艺节目《朗读者》中 通过他人的朗读重新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是否从综艺节目《声临 其境》演员的配音中更好地理解了他所塑造的人物?是否在综艺节 目《见字如面》中因为一封家书,留下感动的眼泪?其实这些都是 话语温度的魅力。它与我们表达时的情绪、经历、见闻息息相关, 也与我们的个人修养有着很大的联系。 发声的温度是情感的流露,体现着我们的思想内涵、对作品的 深入理解、良好的文学修养和艺术素养等。试想一下,为什么在人 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却还是饱含对人声的渴求呢?因为我 们情感上的需求只能通过人声的交流才能得到满足。 4.风格 好声音的另一个重要参考维度就是说话风格。每个人都有不同的 性格特点,若能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运用语言表达手段形成相契合 的说话风格,会让你整个人熠熠生辉,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说话风格是一个人的形象标签之一。例如,董明珠雷厉风行的 说话风格,高晓松博学睿智的说话风格,白岩松轻松富有趣味的说 话风格等。个人说话风格的塑造来源于自我清晰的定位。 1.3.2 真正的好声音,助你轻松月入过万 我们对于“耳福”的追求总是孜孜不倦,假如你能练就好声音, 一出口便悦耳动听、音色饱满、富有感情,那么好的机会也会源源 不断向你招手。好的声音不仅能增添个人魅力,还能给你带来个人 收入的提高。我们可以通过声音变现获得较高的收入。 传统的声音变现渠道集中在电视台、新闻媒体等,声音经历过 专业训练的人可以通过主持人、播音员、歌手、记者等身份获得收 入。而自媒体、短视频时代,人人都能在网上说话,我们大多数“普 通人”通过声音训练,通过以下的渠道也可以实现声音变现。 1.配音变现 常见的有声读物配音平台有喜马拉雅有声制作平台、畅读有声 化平台。通过接收大量的配音任务,例如小说、文学类书籍、史书 等,按照时间或者字数来付费。 同时,还有很多自媒体平台,像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上 都有一些影视类短视频配音招募,我们可以通过接配音任务单获得 收入。 2.有声主播 有声主播属于创作变现。个人可以创建自己的电台成为电台主 播,常见的平台有喜马拉雅FM、蜻蜓FM、企鹅FM、懒人听书。 目前,抖音也推出了音频直播,不需要真人出镜,就可以实现声 音变现。 有声主播需要根据个人的风格明确个人定位,做垂直细分领 域,找相应的素材,选择相应的创作内容,如情感故事、儿童故事、 职场生活、恐怖故事等。同时,目前可通过粉丝打赏、接广告、优 质的付费节目、电台直播等方式实现变现。 3.知识付费 作为普通人,如果你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一定的建树,或有某 方面的技能,那么也可以利用线上线下课程,实现声音变现。将自 己的内容录制成课程放到荔枝微课、网易课堂、腾讯课堂等。例如 在PPT/Word培训领域做得比较好的秋叶、广受欢迎的考研辅导教 师张雪峰等。 课后练习 你认为什么样的声音才能算是好声音? 1.4 你的声音魅力值有几分 平日里我们所听到的自己的声音,都是经过人脑“美化”过后 的。要想开启声音的蜕变之旅,首先需要我们了解声音的原貌,用 录音的方式诊断自己的声音硬伤。 1.4.1 录音自测:学会诊断你的声音情况 网上有很多关于声音话题的热烈讨论。有网友这样发言: “对于自己喜欢的歌,可以无限单曲循环,但倘若要听自己的 声音,简直是噩梦。” “平日说话的声音并没有那么难听,但一旦听录音时就会发现 无比尴尬,根本不是平日里感受到的声音。” “我一直都认为自己声音低沉且富有磁性,直到有一天我听到 了自己的录音……” 其实,针对以上的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用声音传播途径的原 理来解释。自我声音的感知与录音这两种方式,声音的传播途径是 不一样的。前者是骨传声与空气传声的混合结果,后者则是单纯依 靠空气传声。 1.听觉的产生 当外界产生声音时,会以声波的形式被耳廓收集传到外耳道, 经过外耳道的放大作用,产生鼓膜振动并通过听小骨的联合振动传 到耳蜗,由耳蜗中的液体将这些振动传给听觉神经,再由听觉神经 传达给大脑,最终形成声音。 2.骨传声 发声者本身发出的声音由头骨、颌骨进行传导刺激耳蜗产生听 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作骨传导,也叫骨导。 3.空气传声 空气传声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导致声音能量减弱,音色发生改变。 人们平日听到的自己的声音都是骨传声与空气传声的混合结 果,声音发出,一部分声音由空气传播被耳廓收集传到听觉系统产 生声音,而另外一部分声音是由发声者自己发出直接由颅骨传到内 耳。这种组合方式使得声音的能量和音色衰减得少,因此我们感受 到自己的声音时会比原本的声音更加丰厚而具有磁性。而听录音的 方式完全是通过空气传声,这样我们听到的自己的声音跟别人听到 的我们的声音是完全一致的。 根据声音传播原理,在练声时,为了避免大脑产生自我声音美 化,需要我们通过听自己录音的方式真实面对声音的硬伤和不足, 进而做出有针对性的练习。 另外,通过录音自测还可以有效纠正自己的普通话错误,例如 比较典型的平翘舌不分、鼻音边音不分、f/h不分、前后鼻音混淆 和调值不准等。我们可以通过语音类软件,平时刻意地通过语音输 入转文字的方法来判断哪些字因发音不准而识别错误。 1.4.2 带你了解声音的原貌 声音是否好听,实则主要受到嗓音、呼吸、口腔、喉部、共鸣、 弹性控制多方面的综合影响。 1.呼吸 发声与呼吸密不可分,只要有发声就需要有气息支撑且呼吸伴 随着整个发声过程。发声的原理是在气息的冲击下,声带会闭合、 拉紧、震动从而产生声音。呼吸是形成声音、完善发声的必要条件, 因此想要做到发声的艺术,就需要了解呼吸与发声的概念以及科学 的呼吸方式。 呼吸是胸腔、肺、肌肉组织群、横膈膜等器官在自然状态下的 联合律动,歌唱发声、 舞台语言、播音发声、影视剧语言、演讲、 平时说话等都需要强而深的气息作为支撑。有的人说话常常给人感 觉有气无力的或唱歌时常常不知如何换气,这些问题其实是没有科 学地控制自己的气息而导致的。 练声需从练气开始,通过吸气、吐气,把肺里的气吐尽,然后 徐徐地吸气,体会两肋扩张的呼吸与气流匀速运动,循序渐进地培 养呼吸机能和呼吸调节能力。 2.口腔 口腔是人类语音形成的最后一个加工场所,对于吐字发音饱 满、音量集中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若说话时口腔没有打开,则会造 成说话“吃字”、支支吾吾、含糊不清、声音小的情况。你是否经 常遇到这些类似的问题:“你说什么,再说一遍?”“你说话怎么 面无表情?”“你说话的时候能够大声一点吗?”这些都是你说话 的时候没有正确打开口腔而造成的。 打开口腔的训练方法可以概括为“提、打、挺、松”。“提” 是指提起颧肌,就是我们常说的微笑肌,用微笑的面貌说话,它对 于提高声音亮度和字音的清晰度都有明显作用;“打”是指打开牙 关,使上下槽牙在咬字时有一定的距离,最后达到咬字位置适中、 力量稳健;“挺”是指挺起软腭,不说话时,软腭松软下垂,日常 说话时也很少有人有意识地将它挺起。挺软腭是抬起上腭的后部动 作,它可以起到扩大口腔后部空间,改善音色和缩小鼻咽入口避免 声音大量灌入鼻腔而造成鼻音的作用;“松”是指放松下巴,由于 生理构造的原因,若说话时下巴用力,则会导致舌根用力,把字“咬” 死,跟日常牙痛时说话的感觉一样,给人一种僵硬感。关于如何正 确打开口腔,本书第4课会进行详细的介绍。 3.喉部 喉部控制着我们的音高。喉部器官位于各共鸣器官的中部,上 与头腔共鸣器官相连通,下与呼吸器官相连通。从生理结构上来看, 它既承担着发声体的功能,又是连通上下共鸣腔体运作的区域。喉 咙是声带所在的部位,声带就像两根琴弦,靠在一起,当我们的气 流冲击这两根“琴弦”时,它们产生振动发出声音。 在日常发声过程中我们要遵循“两头紧,中间松”的原则,就 是前面我们谈到的膈肌有力,口腔唇舌肌肉要紧。倘若你平时说话 说得较多然后声音嘶哑了,说明你没有用气息、共鸣发声,而错误 地将嗓子过度用力,这样其实会对声带造成不好的影响。 那么,如何选择让喉部放松,避免用嗓子发力,练习方法就是 气泡音。正常状态下将喉部嗓子放松,此时声带闭合在一起,用气 流发出“啊”的声音,这一过程实际就是气流挤出两条声带所产生 的声音。我们可以通过向上、向下的气泡音训练来扩展自己的音域。 4.共鸣 平时说话音量的95%左右需要通过共鸣腔来放大,恰当地运 用共鸣腔可以放大音量、美化音色。身体内的共鸣腔包括胸腔、口 腔、喉腔、咽腔、鼻腔,而我们平时说话时,以胸腔共鸣为基础, 以口腔共鸣为主,辅之以适量的鼻腔共鸣就足够了。通俗地说,共 鸣实际上起到修音的效果,如果没有共鸣,发出的声音就会比较干 瘪,而共鸣之后的声音则会比较圆润、饱满、响亮。 其实,做好以上所说的每一步:控制好气息,发声以胸腔气流 为基础,运用好喉部,正确打开口腔等,就能产生共鸣。 5.弹性控制 声音具有伸缩性和可变性,这就是声音的弹性。有了弹性的声 音才能适应思想感情的变化,也才能适应表达内容情感的需要。 弹性控制训练可以通过扩展音域,加大音量,控制气息和夸张声 音,加大发声运动的幅度,用丹田气发声。其感受就像是打快板,可 以通过演员打快板时的状态来感受对声音弹性的控制。 1.4.3 开启你的声音蜕变之旅 改变我们的声音,让发声更具魅力,是以个人音色为基础,打 造自己的声音风格。就好比说,以前我们的声音是一个毛坯房,而 声音练习技巧则是精装修,是我们通过后期的装修将毛坯房变成精 装房的过程。想要开启声音蜕变之旅,我们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1.声音自我评估表 了解了发声的原貌,我们可以根据口腔控制、喉部控制、气息 控制、共鸣控制、弹性控制这5个专业核心发声维度来制订用声测 评,如表1-1所示。 表1-1 专业核心发声维度与用声测评 存在问题的发声 部位 常见的发声问题 口腔控制 喉部控制 气息控制 共鸣控制 弹性控制 说话声音尖、细 √ √ √ √ 声音“飘”有颤音 √ √ √ √ 声音小,虚弱无力 √ √ √ 吐字不清,支支吾吾 √ √ 缺乏感情,没有弹性 √ √ √ √ 说话时间长,嗓子“哑” √ √ √ 声音没有穿透力 √ √ 鼻音过重或缺失 √ 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声音情况与上面情况进行对照,找出自己 发声问题的根源。 2.寻找自己的嗓音舒适区 人的音色是独一无二的,在你嗓子里的两片声带是这个世界上 独一无二的“琴弦”。发声的练习是为了发挥出音色,而不是掩盖 住音色。压喉、捏挤都是错误的发音方式,容易造成发声器官的损 耗。平日我们不自知的错误发音方式经常会让我们感觉嗓子不适, 为了避免错误的练声目的与发声方式,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嗓音舒 适区,那么如何找到自己的嗓音舒适区呢? 想要找到嗓音的舒适区,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利用“气泡 音”a。在发气泡音时,需要先找到我们身体最舒适、最放松的状 态,但要注意精神情绪上的积极性,身体最放松的状态并不等于精 神上的慵懒,因为慵懒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发声的语音语调。通常早 上起来是全身肌肉最放松的时刻,这时推荐用气泡音由高到低,再 由低到高发“ɑ”的音,通过不同音域的发声来找到自己最舒适的 音调,舒适的音调一定是自己嗓子最舒服的音域b。 课后练习 参考“声音自我评估表”,自查一下声音存在哪些问题吧。 扫码听声:音频欣赏1 0917 中秋公益.mp3 a 气泡音:是气流通过喉腔时,将闭合的声带中间部分吹出一个小洞,由于气流 与声带的边缘摩擦产生断续振动,经喉咽腔共鸣而发出一串颗粒性的像冒泡泡一样 的声音,是充分放松喉头后的一种发声。 b 音域:是指某一乐器或人声歌唱所能发出的最低音到最高音之间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