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进击的一线城市 北上广深:中国为何只有4个一线城市 京沪津渝之后,谁是下一个直辖市 北京不只是首都,更是北方经济第一大城市 上海沦为“环杭州城市”?不要低估一线城市 追兵逼近,广州会不会跌出一线城市 深圳将成“地球经济中心”?比起北上广还差了什么 第一章 进击的一线城市 3 诸如京津沪、京沪穗作为城市第一梯队的说法不绝于耳,但一线城 市概念的形成,却只有20多年的历史。 据有关媒体考证,一线城市的叫法,最早可能来源于广州的快 消行业。20世纪90年代,宝洁进军中国后,为了获取市场情况, 联合广州社科院软科学研究所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市场研究公司,这 家公司后来又与当时世界最大的市场研究企业——国际市场研究集 团(RI)合资,成立了华南国际市场研究公司。 正是这家市场研究公司,于1999年首次系统提出了一二三四 线城市的概念。以市场容量、经济发展、城市化作为标准,选出了 17个一线城市、50个二线城市、197个三线城市以及369个四线城 市。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深圳,与太原、南宁、唐山、鞍山、淄 博等位列二线城市。 这或许是一线城市概念的滥觞之源,但真正将这一概念发扬光 大的则是房地产业。作为房价最高、房地产市场份额最大的4个城市, 北上广深被开发商单列出来,援引一线城市的概念,作为第一阵营 进行宣传。久而久之,“一线城市”的说法逐渐成形。 不过,最初一线城市的叫法是“京沪穗”,这是基于城市简称 而来,与“京津沪”可谓一脉相承,显得文雅而正式,被传统媒体 大规模使用,反倒是“北上广”,无论是报端还是网络,均不多见。 变化发生在2010年前后。这一年,“逃离北上广”从年初热 议到年尾。这场争议,将一线城市的交通拥堵、房价高涨、生活成 本高昂等生活困境,以及城市新市民的困惑与彷徨,彻底呈现出来。 争议从互联网席卷到传统媒体,主流报纸开辟专版讨论“逃离北上 广”现象。 当时有出版社趁机出版“逃离北上广”系列丛书,不过其中的 “广”并非指代“广州”,而是广州、深圳所在的广东省。不过基 中国城市大趋势 4 未来10年的超级新格局 于对京沪穗的传统认知,“北上广”自然而然就成为北京、上海、 广州的通俗称呼,加上后来深圳崛起,影响力与日俱增,“北上广” 进一步演变成“北上广深”,成为一线城市的代名词。 然而,“北上广”取代“京沪穗”之说,一开始并未得到主流 媒体的认可。直到2011年,还有学者愤愤不平,认为“北上广” 取代“京沪穗”是文化退步,声称不能将文化降格至纯粹代码的高度。 网络话语对于主流话语的颠覆,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作为一线 城市代名词,“北上广”与“京沪穗”的表述并不存在高下之分, 所谓文化退步更是无稽之谈。 十多年过去了,“北上广深”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而“京沪穗” 逐渐淡出,至于“京沪穗鹏”之类的概念,则从头到尾都没有任何 市场。 . . 何为一线城市 今天我们谈论一线城市,早已超出快消行业或房地产行业的范 畴,而变成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考量。 过去,衡量城市层级主要有两套体系:一套是行政级别,直辖 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可谓层级分明;另一套是规模层级, 以城区人口数量作为标准,将城市分为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大城 市、中小城市等。这两套体系对应的分别是行政级别和人口规模, 但均有一定局限性。相比而言,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 更能直接反映一个城市的综合影响力。 一个城市算不算一线城市,并无统一标准。但显而易见的一点是, 经济总量并非衡量的唯一标准,而高房价更非一线城市的必要条件。 北上广深之所以能位列一线城市,至少有四点理由:一是四大 城市的生产总值位居全国前列,为第一阵营;二是这些城市都有相 当强的区域辐射力;三是都有一定的优势性主导产业,这些产业在 区域甚至全国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四是都有一个强大的城市群作 为依托,城市群为其发展壮大提供了广阔的腹地。 可见,经济实力是关键,但不是全部,而区域辐射力、优势产 业、城市群同样重要。就经济实力而言,北上广深位居全国前列(见 图1-1);就区域辐射力来看,北上广深的影响不局限于一城一地, 而扩散到都市圈乃至周边省份;就优势产业来看,北京的互联网、 科创、文化,上海的金融、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广州的汽 车、电子、商务贸易,深圳的高科技、互联网等在全国都有相当大 的影响力。城市群更不用说,中国有3个世界级城市群—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正是这三大城市群,承载起4个一线城市。 图1-1 北上广深历年生产总值走势 资料来源:各地统计公报、统计年鉴 其中,城市群在新型城镇化的后半场越来越重要。以中心城市 促进城市群发展,已经成为新的大战略,未来城市之间的竞争,不 再是城市之间的单打独斗,而是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的较量。基于 中国城市大趋势 未来10年的超级新格局 区域辐射力和城市群的视角,我们不难理解,为何中国只有4个一 线城市。 许多二线城市或许在某一方面存在闪光点,但未必四大条件都 完全具备,尚无法对一线城市形成挑战。 . . 最早的一线城市:京津沪 北上广深是国内现在四大一线城市,但最早的一线城市却是京 津沪。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天津与京沪并立,可谓是连小学生都 熟悉的常识。当时的天津,不仅拥有直辖市的特殊身份,而且还是 北方第一大工业城市、港口城市,声名远播,更甚于如今的深圳、 杭州。 天津是我国较早进行开埠通商的城市之一,近代化进程领先于 内陆,加上坐拥一流的港口,在全球贸易时代,顺势成为华北地区 最大的出海口。 与地理区位相比,天津的政治区位更为独特。自晚清以来,天 津一直都是拱卫京畿的门户所在。近水楼台先得月,北京难以承担 的经济功能,则由天津担起,因此发展得以蒸蒸日上。 无论是计划经济时代还是改革开放前期,天津都是中国首屈一 指的工业重镇。新中国第一辆自行车就出自天津,而风靡全国的海 鸥手表、飞鸽自行车、牡丹缝纫机等“老三件”,更是天津作为工 业重镇的见证。 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天津被确立为第一批沿海开放城 市,天津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滨海新区相继成立,借助石化、 钢铁、装备制造、航空航天、国防科技等行业,天津经济突飞猛进, 虽然生产总值在1991年就被广州超越,但始终保持着优势地位。 2010年前后,天津的发展势头仍然不弱,当时广东媒体曾以“第 三城之争”对天津做了广泛报道,将天津作为广州赶超的最大对手 之一。 这应该是天津最后的高光时刻。 2017年以来,作为重要桥头堡的滨海新区生产总值一度缩水了 三分之一。2018年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中,大量省份经济数据遭遇 调整,天津生产总值缩水近5000亿元,被成都、武汉、杭州等城 市接连超越。 2020年,疫情冲击之下,抗压能力较强的南京生产总值超越天 津,首次跻身第十城。数十年来,天津首次滑落到了前十名开外(见 表1-1)。自此,天津的竞争者从广州、重庆、苏州,变成了青岛、 郑州等北方城市,北方“第二城”之争悬念重重。 表1-1 主要年份内地生产总值十强城市 序 号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2020年 1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2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3 天津 重庆 广州 广州 深圳 4 重庆 广州 深圳 深圳 广州 5 广州 天津 重庆 天津 重庆 6 沈阳 沈阳 天津 苏州 苏州 7 武汉 苏州 苏州 重庆 成都 8 青岛 成都 杭州 杭州 杭州 9 大连 大连 武汉 无锡 武汉 10 成都 杭州 青岛 青岛 南京 从第一梯队到前十名开外,天津究竟怎么了? 这背后,产业格局的变迁、经济重心的转移、国家战略的重塑, 都对天津发展带来了明显影响。 中国城市大趋势 未来10年的超级新格局 天津是工业城市,但石化、钢铁等传统产能突出,在“碳中和” 和“碳达峰”的时代背景下,这些产业首当其冲。同时,先进制造 业不足,互联网、金融、数字经济等新经济付之阙如,导致天津在 面对经济转型时缺乏一定的竞争力,也缺少相应的抗压力。 此外,进入21世纪第三个十年,中国经济正从外贸驱动、投 资驱动转向了内需驱动、科技驱动。天津过去曾依靠大项目、大产 业等投资拉动经济,随着投资动能衰退、创新能力相对不足,经济 增长必然受到影响。 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天津位居北京之侧,这一区位是把“双刃 剑”,近水楼台先得月,但也难免面临来自强中心的虹吸,加上雄 安新区等新国家战略的实施,天津过去享有的政策红利、资源优势 将逐渐不复存在。 可以说,种种复杂的因素导致天津退出了中国城市第一梯队, 天津的存在感越来越弱,京津沪这样的说法越来越少见了。 . . 广州深圳上位,“北上广深”时代到来 天津淡出的背后,是广州和深圳的先后上位。 相比而言,广州、深圳则是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一路扶摇直上, 晋级一线城市阵营,与北京、上海并立。 自1989年起,广东超越江苏、山东,连续30多年跻身中国经 济第一大省。同一年,广州生产总值超越天津,次年超越重庆,站 稳了第三城的位置。虽说20多年后,深圳生产总值后来居上反超 广州,但广州在经济、商贸、交通及教科文卫领域的综合影响力支 撑之下,一线城市的位置牢不可破。 广州的区位优势丝毫不弱于天津。广州本就是千年商都,且作 为中国最早开埠的城市之一,明清时期曾经占有“一口通商”的垄 断之利,商都之名蜚声海内外。1957年,第一届广交会召开,自此 创下了连续60多年举办的纪录,更奠定了广州作为国际商贸中心 的特殊地位。 此外,广州作为中国的“南大门”、国家中心城市,还是国际 综合交通枢纽、国际航空枢纽,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辐射整个华南 地区,影响东南亚,这些区位优势巩固了广州的一线城市之位。 与广州不同,深圳则是从小到大、从无到有的类型。 1980年前后,深圳经济特区横空出世之时,只是生产总值不到 2亿元、人口仅有30万、仅有几条街道的“小渔村”,不及香港的 一条普通街道。如今深圳生产总值已直奔3万亿元,实际管理人口 超过2000万,无论是经济、金融、外贸还是科技,与一水之隔的 香港都有了一争之力。40年来,深圳生产总值增长约1万倍,堪称 世界城市史上的发展奇迹(见图1-2)。 图1-2 深圳历年生产总值及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深圳市统计年鉴 中国城市大趋势 未来10年的超级新格局 这背后,自然是改革开放的力量。深圳“摸着石头过河”,创 下了无数个第一,不仅自身取得了成功,也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 积极的探索。 不过,深圳跻身一线城市时间并不长。2010年之前,深圳虽然 发展迅猛,经济特区之名无人不知,但无论是经济规模还是影响力, 都与北上广有一定差距,且直接面临天津、重庆、苏州等地的直接 竞争,远没有如今的声势。 深圳的巨大蜕变,发生在最近十年。这十年,正是中国产业转 型升级的十年,深圳凭借着高科技产业布局,从“世界工厂”摇身 一变成为首屈一指的科创中心,在历次经济周期波动中岿然不动, 生产总值先后超越广州、香港,站稳第三城的位置。 同时,深圳屡获顶级政策支持。从最初的经济特区、计划单列 市,到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 圳从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一跃成为社会主义的示范区,担子越来越重, 红利越来越多。 当初,香港是许多内地城市的榜样。如今,深圳已经成了内地 城市乃至东南亚城市的新榜样。时至今日,不少城市在推销自身时, 总是以“下一个深圳”作为冠名,其中的意味可想而知。 . . 谁是下一个一线城市 一线城市之争,总是容易搅起区域经济的舆论巨浪。 最近几年,杭州借助G20峰会和数字经济的浪潮,声势大振, 风头一时超过了广州,“上海沦为环杭州城市”“北上广深变成北 上深杭”的说法不绝于耳。除杭州之外,重庆也借助经济的一路赶超, 开始挑战广州的生产总值第四城之位。一时之间,重庆赶超广州乃 至深圳的声音不绝于耳,“北上深重”的说法不胫而走。 然而,杭州虽然把握住新经济的时代浪潮,且拥有阿里巴巴等 超级企业,但无论是经济规模、产业结构还是综合实力,都还与苏州、 成都等二线城市有着一定距离,遑论广州? 重庆更为特殊。作为直辖市,重庆城市面积远超一般城市,常 住人口超过3000万,从体量上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虽然经济总 量有望赶超广州,但从人均指标来看,还存在不小差距,至于区域 辐射力等综合指标,更与广州存在明显差距。 所以,至少在未来5~10年,广州一线城市的地位仍旧牢不 可破,所谓“北上深杭”“北上深重”更多只是概念游戏。 “一线”是发展的结果,而非为城市加冕的皇冠,更非一劳永 逸的荣誉。任何城市,一旦失去发展动力和改革锐气,城市地位不 可避免会节节下降,这是所有城市都必须警惕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全国共有12个直辖市,包括北京、 上海、天津、广州、武汉、重庆、南京、鞍山、抚顺等城市。除了北京、 天津,其他直辖市皆由大区代管。当时,我国在省级之上设立了“大 区”作为一级行政区,共有华北、西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 六大行政区。1954年,大行政区被撤销,省级变成一级行政区,多 个中央直辖市变成省辖市,仅有北京、上海、天津三地得以保留。 北京、上海地位超然,一直保持着直辖市的身份。天津一度被 改为河北省会,直到1967年再次恢复成直辖市至今。重庆在1954 年被改为四川省辖市,直到1997年才再次恢复直辖市的身份。可 以说,自改革开放以来,除了重庆升格为直辖市之外,我国再没新 增任何一个直辖市。 四大直辖市中,北京是政治中心,上海是经济中心,天津虽然 近年来经济实力有所下滑,但在成为直辖市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曾是北方经济中心城市,重庆直辖则与三峡工程有关。如今,四大 直辖市各项经济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见表1-2)。 表1-2 四大直辖市主要指标 城市 各项指标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36 102.60 38 700.58 14 083.73 25 002.79 常住人口(万人) 2189.30 2487.10 1386.60 3205.40 城市面积(平方公里) 1.68万 0.63万 1.1万 8.2万 辖区(市、县)数 16 16 16 38 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5483.90 7046.30 1923.05 2094.80 资料资源:各城市2020年统计公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随着全国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一些过去名不见经传的城市强 势崛起,一些产业有了全国性的影响力,生产总值超过一些副省级 城市乃至直辖市。经济带来底气,自然呼唤更高的城市行政层级,“谁 中国城市大趋势 未来10年的超级新格局 是下一个副省级城市”“深圳直辖传闻”等都是这一现象的体现。 事实上,一个城市能否成为直辖市,不能单看经济发展水平的 高低,而要视其历史地位、战略重要性和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京 沪地位相对特殊,我们存而不论,天津、重庆成为直辖市,均有其 特殊背景。 . . 天津:老牌直辖市 天津成为直辖市的历史颇为曲折。 民国时期,天津是北方首屈一指的大都市,且在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初期一度作为直辖市而存在,但在1958年,天津被降为河 北省会,其间虽然天津作为计划单列市进行管理,但大量工厂、学 校外迁到河北,对本地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1966年,河北省会 迁往保定(后又迁往石家庄),天津一度成了普通省辖地级市;直 到1967年,天津才重新恢复直辖市地位,保持至今。 天津从直辖市到省会到地级市再到恢复直辖市的过程,生动体 现了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政治经济关系的变化。天津能恢复为直 辖市,既有当时特殊时代背景带来的影响,也与天津自开埠以来逐 渐晋级为北方经济中心不无关系。事实上,自恢复直辖市身份以来, 天津的经济增长在全国一直位居前列。 不过,京津冀的关系却一直处于调整之中。天津本是因拱卫京 畿而生,与首都可谓深度捆绑,如果说北京承担的更多是政治功能, 天津承担的则是经济功能,但这些定位并非一成不变。改革开放之 前,天津虽然被定位为工业城市,但北京的工业同样重要,两城之 间存在一定的竞争。改革开放以来,北京被明确为全国政治中心和 文化中心,天津开始被强调作为北方经济中心的角色,两城分工开 始逐步明确。2006年,天津的定位被进一步细化为“国际港口城市、 北方经济中心、生态城市”,这一阶段,天津经济飞速发展,与广 州有了一争之力。 2010年以来,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推进,北京、天津、河北三 地分工日益清晰化。根据2015年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天津则是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 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是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 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 环境支撑区。 随着北京“四中心”定位的明确,一些非首都功能开始向外分 流,作为承接者的天津、河北均从中受益。但是,2017年雄安新区 的横空出世,成为天津不容忽视的竞争者之一,天津享受的央企等 公共资源开始被摊薄。加上天津未能迅速适应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 动、创新驱动转换的时代新格局,同时又面临整治环境污染攻坚战 对传统产能行业的限制,经济遭遇挤水分,生产总值被武汉、杭州、 南京等二线省会城市超越。 在四大直辖市中,天津面临的争议最多,或许正是因为经济地 位的此消彼长所致。未来,天津若能守住北方经济中心的超级地位, 直辖市这一身份面临的争议将会大幅减少。 . . 消失的三峡省与重庆直辖市 重庆是我国最后设立的一个直辖市。 1997年3月,重庆正式升格为直辖市。原重庆市、万县市、涪 陵市和黔江地区,被划入重庆直辖范围,幅员面积8.2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超过3000万人。 重庆为什么会被直辖?重庆被直辖后的首任市长蒲海清曾在 中国城市大趋势 未来10年的超级新格局 《中国经济周刊》撰文指出,重庆被直辖的直接动因是三峡工程。 作为世纪工程,三峡工程涉及上百万移民,为了更好统筹移民 工作,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成立三峡省的倡议,中央为此还 成立了三峡省筹备组。根据相关文件,三峡省省会拟设在宜昌,省 域覆盖现宜昌市、涪陵、万县等区域。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加上缺 乏一个经济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作为支撑,三峡省筹备组被撤销。 三峡省无疾而终,随之而来的是重庆被直辖。当时,重庆已是 全国经济十强城市,工业相对发达,城市能级较高,且是国内首批 计划单列市,以重庆为主体设立直辖市,不仅能更有效统筹三峡工 程建设和库区移民管理等问题,还能进一步推动长江上游地区的经 济发展。 重庆被直辖,原来的四川省一分为二。四川省面积过大、人口 众多等问题,早就引起了重视。1985年,当时的中央领导人在听取 三峡工程情况汇报时提出,可以考虑把四川分为两个省,以解决“面 积太大、人口太多、不便管理、不便发展”的问题。 数据显示,重庆被直辖之前,原四川省下辖23个地级市、200 多个县级行政区,面积超过56万平方公里,人口过亿,远超河南、 山东等人口大省。直到20多年后,原四川省创造的人口纪录才被 广东打破。 重庆被直辖,意味着原四川省被分成两块。一边是以成都为中 心,另一边以重庆为中心,成渝地区自此步入“双子星”时代。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 划纲要》并指出,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协同带动,注重 体现区域优势和特色,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 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 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成渝地区再次“合体”,双城经济步入飞速发展阶段。 . . 深圳会不会被直辖 在关于直辖的各种传闻中,深圳是出场率最高的一个。深圳若 无被直辖的可能,其他城市的概率就更低。 深圳会不会被直辖?这不是深圳一地的问题,不仅仅关乎深圳 及周边地区,更事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东经济整体性以及国家 经济部署。 从广东来看,深圳本身体量太小,土地资源不足,仅仅是深圳 市升格为直辖市意义不大。若要直辖,只能将东莞、惠州等地一并 合并入直辖范围,一旦如此,珠三角经济圈就失去一半。必须说明 的一点是,广东虽然经济总量富可敌国,但广东既有富裕的珠三角, 也有需要扶持的粤东西北,广州和佛山身上的担子本来就很重,如 果东莞、惠州等地跟随深圳被直辖,那么广东经济的正常发展势必 受到影响。 从大湾区层面来看,珠三角是一个整体,而国家层面对大湾区 的远景规划是一体化,深圳不可能脱离其他城市而独立发展。目前, 大湾区本身就涉及广东、香港、澳门三地关系的协调,如果再多出 一个直辖市,那么一个大湾区将变成四地关系,无论是协调成本还 是一体化的难度,都将大幅提高。 从全国行政区划来看,全国已有四大直辖市。北京、上海乃是 地位使然;天津则与北方经济中心的历史地位有关;重庆与三峡工 程相关,从目前的政治经济形势来看,似乎并无增加直辖市的充分 理由。 毕竟,深圳本身就已坐拥先行示范区、经济特区、计划单列市、 副省级城市、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等一系列殊荣,还需要一个直辖市 中国城市大趋势 未来10年的超级新格局 的行政级别作为支撑吗? 相比直辖,都市圈和城市群才是大势所趋。广东目前已经规划 了5大都市圈: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其中, 深圳都市圈已经超出传统的“深莞惠”的范畴,而将汕尾、河源都 纳入其中,深圳与汕尾的深汕特别合作区早已横空出世,而深圳与 河源联合打造的深河特别合作区正在路上。就此而言,深圳已经完 成了事实上的“扩容”,只不过这种“扩容”不是行政区划的扩张, 而是都市圈的一体化。这样既能为产业发展拓展腹地,又能带动粤 东西北区域发展,这或许才是最有利于大湾区、广东的选择。 无论如何,直辖与否、扩张与否,都要脱离一城一地,站在都 市圈、城市群乃至全国区域发展的大视角,别让直辖成了概念炒作 游戏。 中国城市大趋势 未来10年的超级新格局 综合交通枢纽,而且是服务贸易对外开放的积极探索者…… 一言以蔽之,北京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而多元。 . . 互联网之都 中国互联网最发达的城市,不是深圳、杭州,而是北京。 深圳有腾讯,杭州有阿里巴巴,两大互联网超级巨头的存在, 让许多人以为互联网第一城的桂冠非深圳或杭州莫属。事实上, 在深圳杭州,除了腾讯、阿里巴巴之外,很难再找到其他具有强大 竞争力的一流互联网企业,这也体现了“只有月亮,不见星星”的 尴尬。 事实上,北京作为中国互联网的重要发源地,一直都是互联网 产业的发展高地。根据世界互联网大会和互联网发展论坛发布的《中 国互联网发展报告》,这一报告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能力、 数字经济发展、互联网应用、网络安全和网络治理等维度进行评估, 北京互联网综合实力最为突出,位列全国互联网行业第一位,广东、 上海分列第二、第三位。 这从历年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榜单也 可见一斑。从近几年的来数据来看,北京以超过30家的总量连续 多年稳居全国第一,不仅聚集了以字节跳动、美团、百度、京东、 小米、滴滴、贝壳、新浪为代表的龙头企业,而且不乏以央视网、 新华网、人民网为代表的主流新媒体矩阵。相比而言,深圳、杭州 拥有的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数量均不足10家。 究其根本,互联网经济深入各大领域,不仅包含了传统的新闻 门户、电子商务、社交、游戏,还包含了新兴的电子政务、网络直 播、在线教育、网络安全、短视频、本地生活,以及与产业相关的 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互联网金融、大数据等。能在互联网各个细 分领域均有所长的只有北京,深圳更长于社交、游戏和电子政务等, 杭州则以电商、互联网金融、云计算为主。 在互联网产业方面,北京有着其他城市不具备的独特优势。作 为信息革命的重要载体,互联网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对风投、人才和网络基础设施的要求相对较高,北京恰有全国规模 最大的风投资金,又不乏高素质人才,同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一直 走在前列。 从1987年中国第一封国际电子邮件从北京发出,到1994年以 北京为起点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从1999年中关村科技园区 正式成立,到2000年之后大批中国互联网企业启动上市;从2009 年3G牌照下发,到2013年4G牌照下发,再到2019年5G牌照正 式下发……在中国互联网的每一个历史性时刻,都少不了北京的身 影,这一幕幕,成为北京互联网产业做大做强的见证。 . . 国家金融管理中心 北京的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 技创新中心”。 虽然“四中心”定位里并无国际金融中心的身影,但金融业已 经成为北京当之无愧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数据显示,2020年,北京 金融业增加值为7188亿元,占北京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19.8%(见 图1-3),呈现逐年递增之势,整体规模与定位为“国际金融中心” 的上海不相上下。 根据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发布的排行,香港、上海、 北京、深圳全部跻身国际前十。北京在营商环境、人力资本、基础 设施、综合声誉等细分领域均名列前茅。 中国城市大趋势 未来10年的超级新格局 图1-3 北京历年金融业增加值及比重 数据来源:历年北京市统计公报、统计年鉴 与上海、香港、深圳三大以金融中心作为定位的城市不同,北 京是国家金融管理、决策、信息和服务中心。北京聚集了“一行两会” (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主要金融监管机构、大多 数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总部、15家全国性金融行业协会、全国100% 的政策性金融机构、50%的保险集团总部、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总部, 以及众多外资金融机构。北京总部级法人金融机构突破900家,金 融资产总量占内地一半,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总额接近20万亿元, 位居全国首位。 2021年,北京证券交易所横空出世,成为内地第3个、包括港澳台 地区在内的第5个大型证券交易所,成为北京金融地位蒸蒸日上的见证。 可以说,北京的金融业发展优势,基本都是由首都的管理决策 功能延伸而来,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以此为基础,北京在金融管 理、决策、信息、科技、服务、财富管理等方面均有相当大的优势, 金融业对北京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 与北京相比,上海、香港、深圳各有所长,四大城市之间形成 了一定的错位发展,上海不仅拥有我国最大的证券交易所,而且货 币、债券、股票、外汇、期货、黄金和金融衍生品等要素齐全,具 备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香港充当的是内地与世界的超级联系 人,在人民币国际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深圳更多是金融科技的探 索者,这与深圳的科技创新定位相吻合。 . .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北京虽然早已不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但借助众多高等院校、 科研院所、研究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助力,在打造国际科技创新 中心上有着其他城市不具备的优势。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 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北京表示,要在2025年率先形成国际科 技创新中心,到203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力、竞争力 和辐射力全球领先。 北京曾经是工业大城,改革开放之前,一度作为重工业城市而 存在,高峰时期,第二产业占比超过70%。如今,经过多轮产业 结构调整和“分流非首都功能”等举措,北京第二产业占比已不足 20%,主要以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专用设备制造为主;第 三产业则跃居到80%以上(见图1-4),其中以研发设计、信息服务、 金融服务、商务服务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占了半壁江山,北京从传 统的工业城市变成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柱的标杆城市。 单就研发设计而言,北京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北 京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6%,远超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城市, 位居全国首位,而全国平均研发强度投入不到3%。这其中,4成多 来自科研机构的贡献,近4成来自高新企业的贡献。这与北京作为 教育高地和人才高地的背景密不可分。数据显示,北京拥有90多 中国城市大趋势 未来10年的超级新格局 所大学、1000多所科研院所和近3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重 点实验室超过120家,人工智能领域有效发明专利居全球首位,新经 济行业上市营业收入居全球第四,高技术制造业企业的市值是全球第 五。研发人员超过40万人,其中不乏全国将近一半的“两院”院士。 图1-4 1978—2020年北京三次产业变迁情况 数据来源:北京市统计年鉴 所以,与上海、深圳更多集中于产业层面的创新不同,解决重 大、关键的“0到1”的问题是北京国际科创中心的一个重要功能。 北京承担着大量基础研究的重任,着眼于原始科技创新,且更多围 绕支持量子科技、脑科学、人工智能、区块链、纳米能源、应用数学、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沿领域,肩负着我国 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重担。 . . 最独特的自贸区 北京自贸区是最晚一批获批的自贸区。直到2020年,北京才 与中部省份湖南、安徽一道跻身自贸区之列,而早在2013年,上 海就成立了首个自贸区,而目前2/3以上省份都有了自贸区。 虽然获批时间相对较晚,但北京自贸区一问世就显得与众不同, 这一自贸区或许不是定位最高,但绝对最为独特。在我国20多个 自贸区中,绝大多数都以传统的货物贸易为对象。而北京自贸区, 则以服务贸易为对象,以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 特征,金融、科技、文化创意、知识产权等都包括在内。 在自贸区方案中,北京被定位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 中心,加快打造服务业扩大开放先行区、数字经济试验区”,这是 超出一般城市的定位,北京被赋予了更高的重任,意味着开始承担 更多的经济功能。 这与国际大环境的变化有关。过去几十年,全球化狂飙突进, 带动国际货物贸易大流通,中国顺势成了首屈一指的“世界工厂”, 也成了名副其实的货物贸易顺差大国,超过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来自于源源不断的积累。 然而,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多边贸易机制遭受前所未有的冲 击,在服务贸易领域扩大开放,不仅有助于应对多边危机,也是经 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虽然已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二大服务贸易大国,但在服 务贸易上却长期存在逆差。服务贸易扩大开放可谓是当务之急,但 为何选择北京作为试点? 原因不难理解,北京第三产业最为发达,生产性服务业尤为突 出,本身就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在人才、科技、国际交往等方面,有着其他城市所没有的优势。 自贸区是试验区,以北京为起点,有助于探索出可复制的发展 经验,进而推广到其他地区。 香港后来居上,但在改革开放之后,上海一路追赶,直到2009年, 上海生产总值首次反超香港。如今,无论是经济总量、人口规模、 财政收入、工业实力,还是金融市场规模、港口吞吐量、航空吞吐 量等,上海对香港均已形成领先之势,坐稳中国经济第一大城市之位。 事实上,上海不仅是经济强市,而且还是名副其实的经济中心。 上海之所以能成为经济中心,不仅因为其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 而且上海的金融、贸易、航运、航空、科创等均位居全国乃至全球 前列;不仅坐拥全球第三大证券交易所的上交所,而且还有中国国 际进口博览会这一国家级平台。更关键的是,上海还有长三角这一 世界级城市群作为发展腹地,长三角覆盖三省一市,生产总值超过 24万亿元,常住人口规模超过2.3亿。 单看金融,上海已位列全球第一梯队。中国(深圳)综合开发 研究院与英国智库Z/Yen集团联合编制的“第29期全球金融中心 指数报告(GFCI 29)”中,上海位列第三,仅次于纽约、伦敦(见 表1-3)。当然,伦敦、上海、香港、新加坡之间的得分相差并不大, 全球顶级金融中心竞争空前激烈。 表1-3 主要金融中心排行 城 市 GFCI排名 得 分 纽约 1 764 伦敦 2 743 上海 3 742 香港 4 741 新加坡 5 740 北京 6 737 东京 7 736 深圳 8 731 法兰克福 9 727 苏黎世 10 720 资料来源:GFCI 29 中国城市大趋势 未来10年的超级新格局 作为经济中心,上海显然不是一些人只看到的华丽的金融中心 外表,而是工业、金融、贸易、互联网全面开花,几乎在每个产业 上都有一争之力。上海不只是金融业发展的高地,更是首屈一指的 科创高地和实体经济重镇,在集成电路、大飞机等尖端科技领域更 不乏竞争力。 上海地位有多重要?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 2035)》中的话来说:上海肩负国家使命与时代担当,引领区域深 度参与国际竞争,树立全球城市魅力典范。 . . 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 陆家嘴摩天大楼的拔地而起,让许多人记住了上海国际金融中 心和国际大都市的桂冠,却忽视了上海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最大的工 业城市之一。 上海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早在1865年,江南 制造总局在上海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1889年,官督 商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在上海建成,开了中国近代民族纺织业的先 河。到了民国时期,上海工业产值一度占了全国50%左右,佛手味精、 华生电扇、回力球鞋等产品畅销海内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上海工业更是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随着国家工业战略的转移,上海从以轻工业为主变成了轻工业、重 工业旗鼓相当的新型工业城市。据上海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世纪 60年代中期,上海工业年生产能力已经在全国举足轻重,其中,钢材、 机床、棉纱均占四分之一,缝纫机占三分之一,手表占十分之九;“三 转一响”(即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的“上海制造”是 全国的一块金字招牌。到了1978年,上海工业总产值达到514.01 亿元,占全国的1/8,近200项工业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 改革开放之后,上海制造业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先后培育出汽 车、电子信息、成套设备、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精品钢材、生物 医药等六大支柱产业。2020年,上海工业总产值高达37 052.59亿元, 实现工业增加值9656.51亿元,位居全国首位(见图1-5)。其中, 六大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3 784.2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 产值的比重为68.3%。传统产业蒸蒸日上,新兴产业脱颖而出。目前, 上海已经产生以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 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数字创意为代表的高新产业,这些产业占 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4成。 图1-5 2020年主要城市工业增加值排行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其中武汉为2019年数据 可以说,百年以来,上海一直都是中国首屈一指的工业城市, 工业总产值常年位居全国首位,堪称实体经济的重镇,工业对上海 经济的支撑丝毫不弱于金融、贸易等行业。 中国城市大趋势 未来10年的超级新格局 . . 集成电路产业高地 如果要找一个产业来体现上海制造业的科技含量,那么非集成 电路莫属。 集成电路是全球各国战略布局的制高点。面对日益收缩的全球 经贸环境,加上不期而至的各种制裁,一些高端产业被某些发达国 家“卡脖子”,这就凸显了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而集成电路正 是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一环。 上海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高地。2021年,工信部发布 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上海共有两个制造业集群入围,其中之 一就是“集成电路先进产业集群”,这也是名单里唯一入围的集成 电路相关产业集群。 数据显示,2020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071.33 亿元,同比增长21.37%,占全国比重约为22%。目前,包括以英特尔、 高通、英飞凌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在内,已有700多家集成电路重点 企业落户上海,上海云集了中芯国际、华虹宏力、华力微电子、中 微公司、紫光展锐、上海硅产业、上海微电子、盛美半导体等龙头 企业,形成了明显的集群效应。 上海集成电路产业之强,不仅在于其拥有以中芯国际为代表的 众多龙头企业,更在于覆盖从设计、制造到装备的全产业链条。芯 片设计领域,有紫光展锐、上海兆芯等代表性企业;在半导体材料 领域,上海硅产业集团已经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半导体硅片制造企 业之一,子公司上海新昇率先实现300mm硅片规模化销售,打破 了300mm半导体硅片国产化率几乎为0的局面。 在制造领域,中芯国际这家2000年成立于上海的本土企业, 目前已成为内地第一大、全球第四大晶圆代工厂。截至2021年, 中芯国际的销售规模位居内地首位,14纳米工艺已经量产,7纳米 工艺正在路上,代表着内地最高水平。 集成电路是信息科技产业的“心脏”,不仅关乎核心科技自主 可控的战略布局,更关乎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的未来。上海在集成 电路领域的超前布局,体现了一线城市的担当和科技实力。 . . 崛起的互联网产业 就在前几年,“上海错失了互联网”“上海沦为环杭州城市” 的说法不绝于耳。言外之意是,上海缺乏新兴产业,错失了互联网 时代的发展机遇。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说法,当属“上海没有留住 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在创业早期曾一度将总部落在上海,后来却 因种种因素迁往杭州,并在杭州发展壮大,从此在数字经济上助力 杭州突围。 事实上,即使阿里巴巴总部不在上海,但其多数业务也与上海 脱离不了关系,拥抱上海一直都是长三角企业的基本发展策略。 2020年,阿里将支付宝总部、盒马总部、本地生活总部全部移师上 海,阿里上海研发中心、阿里新零售中心、蚂蚁科技中心也同步在 上海落地。 阿里巴巴为何将三总部三中心落户上海? 除了上海作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国际消费中心等优势之外, 上海的互联网早非当初,已经跻身互联网第一阵营。在互联网后半 程,上海加速追赶,无论是互联网产业整体实力还是发展速度,都 已让人刮目相看。 根据上海市经信委与上海社会科学院共同编纂的《上海在线新 经济白皮书》,2020年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经营收入10 912.97 亿元,同比增长12.5%,增加值3250.74亿元,同比增长13.5%, 中国城市大趋势 未来10年的超级新格局 占全市增加值的8.4%。在细分市场上,上海已占全国第三方支 付60%的市场份额,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70%,网络文学市场的 90%,网络游戏市场的30%,在线经济新业态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目前,上海正在形成新的互联网产业矩阵。根据中国互联网协 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榜单,上海以18家上榜企 业的数量,位居各省市区第二位,在数量上仅次于北京,代表企业 包括携程、拼多多、小红书、喜马拉雅、大众点评、Bilibili等。 上海在“十四五”规划里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助力新生 代互联网龙头企业引领在线新经济发展,促进形成上海新生代互联 网企业重点区域集群。 这一目标并不遥远。 . . 浦东再被委以重任 新时代,中国有两个地方被赋予重任:一个是深圳,社会主义 先行示范区,寄予的是“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的 厚望;另一个是上海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定位是“更 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排头 兵、彰显‘四个自信’的实践范例”。 为什么是深圳和上海浦东?原因不难理解,它们是改革开放的 探索者和引领者,是高质量发展的探索者和示范者。深圳于1980 年正式成为经济特区,浦东则于1990年正式开发开放。深圳从小 渔村一跃成为国际大都市,顺势带动珠三角世界工厂的崛起;浦东 也从当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郊区蜕变成比肩 强省会的经济强区,“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 的口号至今仍振聋发聩。 深圳创下了无数个“第一”,浦东也创下了无数个“第一”。 全国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出口加工区、第一家外资银行、第一家 外资保险公司、第一家外商独资汽车制造企业、第一家外商独资医 院……都诞生于此。 为什么深圳是经济特区和先行示范区,而浦东则是新区和现代 化建设引领区? 20世纪80年代我国设立了深圳、厦门、珠海、汕头、海南5 个经济特区,当时是在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下,赋予这些地区敢为 人先的对外开放探索重任。而浦东新区承担的是对内对外开放的双 重任务,不是单纯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而是功能开发区,既有第二 产业也有第三产业。 事实上,无论是经济特区还是新区,都是改革开放的探索先锋。 浦东是上海的一张王牌,也是上海改革开放的缩影。 近年来,上海改革开放再次迈出坚实的步伐。2018年,首届中 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召开,此举标志着中国坚定经济全球化和 向世界开放的决心;2019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正式开板,并 率先试行注册制;2019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正式印发,提出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提升上 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0年,中央 表态支持上海打造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浦东新区改革 开放再出发;2021年,中央《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 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印发,支持浦东勇于挑最重 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 根据相关意见,到2035年,浦东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构建, 现代化城区全面建成,现代化治理全面实现,城市发展能级和国际 竞争力跃居世界前列。到2050年,浦东建设成为在全球具有强大 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影响力的城市重要承载区,城市治理能 中国城市大趋势 未来10年的超级新格局 力和治理成效的全球典范,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璀璨明珠。 可见,浦东的引领是全方位的引领,从科技创新到金融开放, 从综合改革到城市治理,从对外开放到扩大内需,无一不走在前列。 建设张江综合性科学中心,打造世界级创新产业集群,高水平推进 自贸区建设,推进人民币离岸贸易等金融开放举措……这一切都将 浦东推上更高的位置,这正是“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说 法的由来。 长期以来,上海虽然一直不断得到政策支持,但若无改革锐气 和探索勇气,是无法承担如此重大的国家战略和使命责任的,也无 法始终保持中国经济第一大市的地位。面向未来,上海正在打造国 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全球科创五大中心,不断探索并突破 一线城市所能达到的高度,有望在世界城市竞争中树立中国样板。 中国城市大趋势 未来10年的超级新格局 是华南地区的门户枢纽城市,充当着中国“南大门”的角色。广 州的金融中心地位仅次于香港和北上深,科技实力不容小觑,且是 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海陆空一应俱全,加上双一流大学众多,千 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医疗实力突出,加上拥有粤港澳大湾区这 一世界级城市群作为依托,综合实力之强,远超作为追兵的二线 城市。 根据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国家中心城市课题组发 布的“2020年国家中心城市指数”报告,在政治、金融、科技、交 通、贸易、教育、文化、医疗、信息、对外交往10个评价维度上, 除了政治中心为北京独有之外,广州上榜其他9个大类,且医疗中心、 交通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均位居第3,金融中心、科技中心、文化中心、 信息中心均位居第4,教育中心、贸易中心位居第5。 相比而言,许多城市都是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但论综合实力, 都与广州有着明显差距。深圳的经济实力、金融实力、科创实力不 容小觑,但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杭州的数字经 济实力名列前茅,但无论是经济总量、人口吸引力还是教育、医疗、 交通等方面,都与广州存在明显差距。重庆这些年发展势头迅猛, 但重庆本身是省级直辖市,人口总量与中等省份相当,人均GDP 仅位居全国中游,与杭州、南京等二线城市存在一定差距。 从国际知名度和全球影响力来看,广州仅次于香港、上海和北 京。在世界评级机构GaWC发布的《世界城市名册2020》中,广 州与台北、深圳共同位列Alpha-级,且首次超过台北。20年前广 州首次入榜时,还只是位列Gamma-级(弱三线城市)。从2000 年开始,广州一路提升,连续跨越Gamma级(三级城市)、Beta 级(二线城市),跻身Alpha-级(一线城市)(见表1-4),位列 世界城市第一梯队。 表1-4 我国部分城市分级 城 市 2020年 2018年 2016年 2010年 2000年 香港 Alpha+ Alpha+ Alpha+ Alpha+ Alpha+ 上海 Alpha+ Alpha+ Alpha+ Alpha+ Alpha- 北京 Alpha+ Alpha+ Alpha+ Alpha Beta+ 广州 Alpha- Alpha Alpha- Beta Gamma- 台北 Alpha- Alpha Alpha- Alpha- Alpha- 深圳 Alpha- Alpha- Beta Beta- — 成都 Beta+ Beta+ Beta- Sufficiency — 天津 Beta Beta Beta- High Sufficiency — 南京 Beta Beta Gamma+ Sufficiency — 杭州 Beta Beta+ Gamma+ Sufficiency — 重庆 Beta Beta- Gamma — — 武汉 Beta- Beta Gamma- — — 苏州 Gamma+ Beta- Gamma- — — 资料来源:GaWC《世界城市名册2020》 这一榜单是基于城市的全球连通性而来,衡量的是一个城市在 全球的位置和融入度。以此为标准,将城市分为Alpha(一线城市)、 Beta(二线城市)、Gamma(三线城市)、High Sufficiency(高度 自给自足城市)、Sufficiency(自给自足城市)5个类别。广州排 名超过台北和深圳,更遥遥领先于其他二线城市,足以说明其在全 球城市体系中的重要位置。 所以,就综合实力来看,北京、上海、广州在各个领域均有突 出表现,这是老牌门户枢纽带来的底蕴。深圳作为后来者,借助经 济的强势向上,在金融、科创等领域打开一片天地,从此有了全国 性的影响力,得以跻身一线城市。 . . 中国的“南大门” “南大门”,这是对广州区位优势的最佳形容。 中国城市大趋势 未来10年的超级新格局 作为千年不衰的商业城市,广州在过去一直都是中西文化碰撞 的主要舞台,也是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扼守 华南地区,辐射海内外,这正是门户枢纽城市的题中之义。 自古以来,广州都是岭南地区的综合性中心城市。跨越千年时 光,广州这一中心地位丝毫未变。基于历史底蕴和发展优势,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广州一直作为大区中心而存在。南方局曾经 以广州为中心,原广州军区(现南部战区)驻地位于广州,广州还 是除京沪外领事馆最多的城市,拥有大量金融机构地区总部、世界 500强跨国公司总部等,无论是政治地位还是经济地位,都堪称一流。 基于此,1957年,第一届广交会在广州举行,广州成为改革开 放之前重要的开放窗口;1981年,广州成为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 城;1984年,成为第一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1994年,升格 为副省级城市;2010年,成为北京之外第二个举办亚运会的中国城 市;2010年,广州成为全国首批国家中心城市;2019年,广州又 成为粤港澳大湾区4个中心城市之一。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推出,广 州作为“南大门”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传统海上丝绸之路与21世 纪海上丝绸之路交相辉映,广州是重要节点城市之一,与东南亚、 欧洲、非洲等国家频繁的商贸往来,使广州得以在国际大循环中发 挥重要作用。而借助传统商贸中心的历史底蕴、超大规模的市场优 势和人口优势,广州得以跻身打造国际消费中心的第一阵营,助力 国内大循环建设。 . . 海陆空一体的优势 广州是少有的集海陆空为一体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 2021年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规划了20 个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广州位列其中,与深圳、香港共同构成 粤港澳大湾区枢纽集群,且是为数不多集国际综合铁路枢纽、国际 枢纽海港、国际航空(货运)枢纽为一体的城市,广州的交通网络 畅通全市、贯通全省、联通全国、融通全球。 从“海”来看,广州正在打造国际航运枢纽。千年以来,广州 是全国唯一从未关闭过的通商口岸城市,早在唐宋时期,航线就已 到达波斯湾诸国,明清时期更是一度享有“一口通商”的垄断优势, 成为当时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桥头堡。近年来,广州港承前启后, 在内贸和外贸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坐稳了全球十大海港之位。 数据显示,2020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6.36亿吨,位列全球第四, 其中内贸4.9亿吨,全国第一;集装箱吞吐量2350.5万TEUa,全 球第五,其中内贸1445万标箱,全国第一。2016—2020年,广州 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约30.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08亿TEU, 较“十二五”期间分别增长25.8%和36.7%,货物吞吐量先后超越 天津港、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先后超越釜山港、香港港。 从“陆”来看,广州正在打造世界级铁路枢纽。广州铁路的历 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1903年,连接广州和佛山三水的广三铁 路建成通车。1911年,连通广州和香港九龙的广九铁路正式通车。 这两条铁路,奠定了广州作为铁路开拓者的地位。改革开放之后, 广州铁路建设呈现加速之势,随着“孔雀东南飞”,大量外来群体 来珠三角“世界工厂”务工,广州站成了重要的中转站,每年春运, 广州火车站聚集的返乡大军,都会成为年度热闻。 到了高铁时代,广州的铁路枢纽之位更加巩固。借助高铁,广 州1小时直连大湾区,2小时互通省内,3小时互达泛珠三角,5小 a TEU是英文Twenty-feet Equivalent Unit的缩写,是以长度为20英尺的 集装箱为国际计量单位。 中国城市大趋势 未来10年的超级新格局 时联通长三角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8小时直通京津冀。从开通 以来,作为高铁站的广州南站一直都是全国最大的客流量出入口。 2019年,广州南站到发旅客1.88亿人次,日均到发旅客51.4万人次。 2020年虽受疫情影响,广州南站的客流量仍然超过1亿人次,日均 客流量31.9万人次,位居亚洲之首。 从“空”来看,广州正在成为全球领先的国际航空枢纽,如图1-6 所示。作为内地三大航空枢纽之一,广州白云机场与上海浦东机场、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并驾齐驱,无论旅客吞吐量还是货邮吞吐量均位 居全国前列。 图1-6 2019年各城市航空旅客吞吐量 数据来源:中国民航机场生产统计公报等 数据显示,2019年,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7338.6万人次,位居全 球机场客运排名第11位,全国第3位;2020年在疫情冲击之下,广 州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虽然大幅减少,仅为4376.81万人次,但首次 问鼎全球第一,成为全球疫情后复苏最快、客流量最大的国际机场之一。 广州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提升“广州之路”辐射深度 和广度,形成东南亚4小时、全球12小时航空交通圈。届时广州 的国际航空枢纽地位会更加巩固。 . . 经久不衰的千年商都 广州是全世界唯一千年不衰的商业城市,这个说法广为流传。 如果单论世界城市,广州确实称得上“唯一”。上海开埠不到200 年时间,香港的繁荣也是最近百年来的事情,深圳的崛起更是只有 40多年的历史,而其他世界城市如纽约、伦敦、东京的繁荣也只有 几百年的历史。放眼世界,广州从唐宋到明清再到现代,一直都是 首屈一指的通商口岸和商贸城市。 广州地处珠江入海口,濒临南海。三江汇流,河道纵横,无论 发展内地贸易还是海洋贸易,均有天然优势,这正是广州得以成为 千年商都的基础支撑。近代以来,广州商业中心地位的提升,得益 于两大历史性事件,一是明清时期的“一口通商”,广州垄断了对 外贸易权,得以从岭南跃居到世界舞台。二是20世纪50年代“广 交会”的横空出世,奠定了广州作为国际商贸中心的底蕴,也使得 广州成为对外交往的主要窗口,“南大门”的地位愈发巩固。 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广州传统商贸中心地位一度遭遇挑战, 批发业面临电商的冲击。对此,广州以开放态度拥抱数字经济转型, 不仅在电子商务、直播电商、会展经济等领域再起升势,而且获批 了“国”字头的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将数字经济相关 产业推向新的高度。 如今,广州拥有近600家专业市场,超过20万家餐饮门店, 快递业务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在对外贸易方面,与全球220 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贸易往来,3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广州, 外商投资企业更是多达3万多家;广州港集装箱航线通达全球200 多个港口和城市,白云国际机场航线覆盖全球220多个航点…… 更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市场规模庞大、人口众多。2010年至 2020年,广州新增人口高达597万,常住人口直逼2000万。而广 中国城市大趋势 未来10年的超级新格局 州的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接近1万亿元,位居城市第一梯队。这些 都是广州作为国际商贸中心的实力体现。 随着双循环战略的提出,打造消费中心城市成了一众城市的追 求目标,广州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创建直播电商之都。这些目标一旦实现, 无疑将助力广州巩固国际商贸中心的一流定位。 . . 粤港澳大湾区的基本盘 未来中国城市的竞争,不再是个别城市之间的竞争,而是城市 群之间的竞争。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推 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全面形成“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就 此而言,广州之所以不会跌出一线城市,正因为有粤港澳大湾区这 一世界级城市群的支撑。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广州作为大湾区四大中心城 市之一,要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 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 中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 除了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支撑之外,广州还拥有广州都市圈这一 重要腹地。根据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广州都市圈覆盖广州、 佛山全域和肇庆、清远、云浮、韶关四市的都市区部分。对于广州 都市圈的定位,规划纲要指出,充分发挥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对周边 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疏解转移与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定位不符的功 能和产业,不断强化广州市创新能力、文化软实力、国际竞争力和 门户城市功能。深入推动广佛全域同城化发展,支持广佛共建国际 化都会区,联动肇庆、清远、云浮、韶关“内融外联”,打造具有 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典范区。 这里最突出的当属广佛全域同城化。广佛两城中心城区相距仅 有20多公里,地铁贯通,地理边界接近消失,城市融合度在全国 首屈一指。未来,广佛融合度还会进一步加强,两地正在探索建立 统一的规划委员会,实现规划统一编制、统一实施,探索推进土地、 人口等统一管理,同时探索建立利益共享的财税分成机制,共同打 造先进装备制造、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等四个 万亿元级产业集群。 这将是史无前例的同城化举措。佛山第二产业相对发达,装备 制造业、陶瓷建材、金属制品制造业相对发达,而广州除了电子、 汽车、石化等工业支柱产业之外,金融业、软件业、教科文卫等行 业均有突出表现,两地可以实现无缝对接,深度融合,助力广州巩 固一线城市之位。 . . 广州的牺牲你不懂 虽然在历史上,广州得风气之先,不乏政策支持,但近年来, 广州获得的政策并不多,但为广东乃至全国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广州是典型的三级税制,税收不仅要上缴中央,还要与省级分 成,留成比例不到1/3。而重庆、天津作为省级直辖市,深圳作为 计划单列市,均为两级税制,留成比例超过一半。 杭州等二线城市虽然也是三级税制,但由于全省发展相对均衡, 省内采取高度分权化的财政激励模式,留成比例远远高于广州。这 一差异,造成了一大奇观:虽然来源于广州的国内税收远远高于所 有二线城市,但广州留成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却明显低于一些二线 城市。 2019年和2020年,来源于广州地区的全口径财政收入超过 中国城市大趋势 未来10年的超级新格局 6000亿元,但最终体现在广州一般预算收入上的财政却不足1800 亿元。与之对比,来源于杭州地区的全口径财政收入不到4000亿元, 但留成在一般预算收入上的数字却超过2000亿元。而广州税务部 门组织的国内税收收入达到4460亿元,但留到地方的仅为1298亿 元,不到30%,而重庆、杭州的留成比例都在50%以上(见表1-5)。 表1-5 广州、重庆、杭州税收收入 城市 国内总税收 收入(亿元) 地方留成 税收收入(亿元) 税收自留比例 (%) 地方一般 预算收入(亿元) 广州 4460.5 1298 29.1 1714 重庆 2586.3 1430.7 55.3 2094.8 杭州 3600.8 1978.6 54.9 2093.39 资料来源:各地统计局、财政局、税务局 虽然通过上级返还、转移支付、调入卖地收入等资金等方式, 广州可支配财力超过了3000亿元,满足各项公共支出的需要。但 不可否认的是,在分税制模式下,广州为中央和省内财政都做出了 巨大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深圳两个一线城市在广东占有重要分量, 深圳财政无法大力支援广东省内建设,这一重担必然要落到广州身 上。这就在事实上形成了广州不仅要支援粤东西北而且还要支援中 西部建设的格局。 这是广州作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省会的责任所在,也是平衡粤 东西北发展应尽的义务,不能只看到广州享有的政策红利,而忽视 其做出的牺牲和贡献。 过去的荣光都已消逝,未来只能靠拼搏奋斗。广州得风气之先, 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傲立于城市之林,各项改革曾经走在全国前列。 无论追兵如何强劲,只要能确保改革锐气不失,勇于探索,敢于拼搏, 广州始终都会屹立于中国城市第一梯队。 中国城市大趋势 未来10年的超级新格局 高房价是深圳城市发展的最大短板所在。2021年,深圳商品房 均价一度超过8万元,部分中心城区更是在10万元以上,部分顶 尖楼盘可与香港山顶豪宅看齐。由于内地楼市是以建筑面积进行计 价,其中包含了一部分公摊面积,两成到三成不等,而国际上房价 多以套内面积为准,这意味着深圳实际房价远比表面上看起来更高。 虽然就绝对值来看,深圳房价依然与香港存在一定差距,但两 地的中位数收入水平也有明显差距。以更为客观的房价收入比来看, 深圳已将北京、上海、广州远远抛在身后,是长沙的6倍多(见 表1-6)。换言之,在深圳,一个普通家庭不吃不喝至少30多年才 能买得起一套房。 表1-6 2020年50城房价收入比 城市 房价收入比 城市 房价收入比 城市 房价收入比 深圳 39.8 南宁 12.9 日照 10.2 三亚 27.1 太原 12.9 昆明 10.2 上海 26.2 天津 12.8 成都 10.1 北京 23.8 大连 12.7 哈尔滨 10.0 厦门 23.1 郑州 12.4 兰州 9.7 福州 19.5 温州 12.4 重庆 9.6 杭州 18.5 扬州 12.3 青岛 9.4 东莞 17.3 芜湖 11.9 宜昌 9.3 广州 16.7 武汉 11.7 惠州 9.2 珠海 16.1 莆田 11.7 沈阳 9.2 南京 15.4 佛山 11.5 洛阳 9.0 石家庄 15.0 徐州 11.5 乌鲁木齐 7.8 苏州 14.5 西安 10.7 贵阳 7.6 宁波 14.3 济南 10.5 烟台 7.5 海口 14.0 无锡 10.5 韶关 7.3 南通 13.9 金华 10.3 长沙 6.2 合肥 13.5 南昌 10.3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CRIC、易居研究院 房价过高,影响显而易见。过去几年来,深圳不仅劳动密集型 产业向外转移,连高新产业似乎也在远离。据《南方都市报》报道, 2019年,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深圳2018年中小企业发展情 况的专项工作报告》显示,以往企业外迁主体多为“三来一补” 企业,行业领域集中在服装、皮革、玩具、塑胶等传统优势产业, 而近年来电子信息等高技术行业成为外迁新领域。以近三年外迁的 192家企业为例,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共计72家,占全部外迁企业 的37.5%。这里面最著名的案例当属华为终端落户东莞松山湖。虽 然华为总部仍然留在深圳,但华为终端及其背后的电子产业矩阵从 深圳转移到东莞,背后无疑有高房价的身影,也不无土地资源受限 的影响。 受高房价挤出效应的影响,不仅相关产业在向东莞、惠州等地 转移,连在深圳的务工群体也难以承受高房价之重,只能在东莞、 惠州的邻深地区置业定居,以至于“来了都是深圳人”的口号,变 成了类似“来了都是东莞人、惠州人”之类的调侃。 2021年初爆红的一篇论文,曾经点名深圳:一个城市房价太高, 把他们都逼走了,何谈创新?这是深圳过去超越香港的主要经验, 未来也有可能成为限制其长远发展的障碍。 深圳房价之高,受到多方面因素的推动。一个直观原因是,深 圳城市面积过小,而人口众多,外来人口源源不断涌入,进一步加 剧了住房紧张。深圳常住人口超过1700万,而城市面积不到2000 平方公里,而广州为7434.4平方公里,上海为6340.5平方公里, 北京则高达1.6万平方公里。土地资源不足,束缚了深圳房价供给 的空间。 另一个较为深层次的原因是,深圳住宅用地长期供应不足。 长期以来,深圳居住用地占比20%左右,低于国家相关标准中 中国城市大趋势 未来10年的超级新格局 25%~40%的下限,而国际上一般是40%以上。相反,深圳将大 量的土地用于工业和商业,这固然有利于降低营商成本,但利好效 应很容易被高居住成本的负面效应所抵消。 此外,深圳是热钱的集聚地,炒房现象更甚于一般城市。过去 几年来,深圳先后出现代持炒房、二手房业主抱团涨价、经营贷炒 房等一系列炒房乱象,房价一直涨的神话在深圳令人心跳。 对此,2020年,深圳提出学“新加坡模式”,未来公共住房与 商品房供应比例为6∶4。过去,深圳效仿更多的是香港模式,从 土地批租制到预售制、公摊面积等,都与香港楼市不无关系;而新 加坡则是典型的公共住房模式,以组屋制度建立起独具特色的住房 供应机制,如今超过8成的市民居住在政府提供的组屋里,不仅保 证了“住有所居”,而且成功遏制住了不断上涨的房价。 然而,由于历史欠账过多,加上土地批租制、土地财政、房地 产刺激经济等因素的存在,要想完成从“香港模式”向“新加坡模式” 的转变,恐怕不是一日之功。 . . 狂飙的学区房:学位紧张 虽然在经济竞争力上,深圳霸榜各大榜单,风头甚至盖过了上 海。但在教育上,尤其是中小学教育上,深圳与北上广仍旧存在着 巨大差距。 中小学学位紧张的一个外在表现是,学位房价格不断飙升。过 去十多年来,深圳房价涨幅位居全国之首,而学区房涨幅更是位居 深圳各类房子之首。2021年,深圳福田拥有深圳实验小学和深圳实 验学校(中学)两个一流学区加持的某小区,报价一度攀升到每平 方米30万元以上,而该小区建于1995年,房龄超过25年。 面对日趋紧张的优质学位资源,罗湖区某重点小学曾试图以面 积大小作为入学优先顺序,面积大于50平方米的学位房,居住满 一年即可入学;面积低于30平方米的,居住六年方能入学。该规 定一经公布就引发轩然大波,最后不得不撤回。这一事件的出现, 足以说明存量学位资源博弈之激烈。 如果说名校资源紧张,自然带动学区房价格攀升,那么深圳存 在的问题不只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而是整体教育资源不足。从 2019年开始,深圳已经连续多年发出学位预警,不仅作为老区的罗 湖、福田,小一、初一学位资源紧张,而且连土地资源相对充足的 宝安、龙华、坪山一些新区学位资源也陷入供不应求的尴尬。 这背后,除了全面二孩带来的阶段性生源井喷之外,更重要的 原因是深圳外来人口不断涌入,而学位资源供给却跟不上人口增长 的速度。如图1-7所示,2010—2020年,深圳常住人口从1035万 增加到1756万,10年增加700多万人。同一时期,深圳在校小学 生人数从68.5万增加到109.12万,小学学校数量仅从340所增加 到347所,其中大部分还是民办学校。 图1-7 深圳常住人口及小学在校生人数 数据来源:深圳市统计年鉴 中国城市大趋势 未来10年的超级新格局 事实上,深圳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只多不少,但始终跟不上需 求扩张的态势。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深圳教育支出共计 3067.39亿元,其中义务教育阶段1052.18亿元,平均每年超过200 亿元。面向未来,深圳教育部门表示“十四五”期间计划打造百万 学位,财政部门则称财政资金支出需求超2000亿元。 这是一笔相当大的支出,但也是深圳补齐教育短板不得不付出 的代价。 . . 缺少一流高校 中小学教育资源紧张,而没有一流高校,更是深圳高等教育最 大的遗憾。 在广东,教育高地在省会广州。广东的5所双一流高校,全部 位居省城,包括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2所一流大学,暨南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和广州中医药大学3所一流学科高校。而在高等教育 评价专业机构软科发布的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广东 共有8所高校进入主榜百强,其中广州7所,深圳只有深圳大学入围。 一流高校付之阙如,深圳高校数量和在校大学生规模同样不及 北上广。如表1-7所示,目前深圳仅有十多所高校,2020年本专科 在校生11万人、研究生在校生2.28万人,整体不到广州的1/10。 表1-7 一线城市大学教育情况 城市 普通高校数量 (所) 双一流大学 (所) 在校大学生 (万人) 在校研究生 (万人) 北京 92 34 59 38.7 上海 63 14 54.07 17.81 广州 82 5 130.71 12.88 深圳 14 0 11 2.28 资料来源:教育部、各地统计局 目前,深圳名气最大的两所高校,当属南方科技大学和深圳大 学。虽然在深圳充沛的财力支持和发达的经济支撑之下,两所高校 录取分数线节节攀升,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高,但与广州的中山 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都有着显而易见的差距,更不用说名校云集的 北京和上海了。 不过,深圳这些年一直在努力引进国内及国际名校。2010年以 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中山大学深圳校区、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北京大学 深圳研究生院先后设立。值得一提的是,哈工大深圳分校2020年 高考录取分数线,甚至超过了位于哈尔滨的本部,开创了中国高校 史的纪录。 这无疑是深圳作为经济强市的吸引力所致。2020年,深圳高等 教育经费投入预算超过200亿元。投入规模仅次于北京、上海,仅 深圳大学获得的教育经费就超过60亿元,追上一些传统名校,超 过中西部众多“985”高校。 借助发达的经济和充沛的财力,深圳未来还将自建和引进更多 大学。据了解,深圳正在高起点、高标准启动筹建深圳海洋大学、 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深圳音乐学院、深圳师范大学等高校。 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虽然深圳高校发展势头迅猛,但深圳与 北上广的高等教育差距不是短时间就能弥补的。 . . 产业空心化的风险 说起深圳制造业,不得不说与深圳一水之隔的香港。 今天的香港,是以金融、航运、贸易、旅游见长的国际城市。 第三产业高度高达,而制造业一退再退,从1980年的31.8%降到 1997年的14.6%再到如今的2%左右,制造业在香港几乎不复存在, 中国城市大趋势 未来10年的超级新格局 香港也成了我国首个产业“空心化”的城市代表。 当然,香港从制造业向生产性服务业转型,与其国际城市的定 位息息相关,也与香港和珠三角的深度合作不无关系。但制造业的 缺失带来的产业空心化的风险,让香港难以承受国际经济变动的影 响和社会民生问题。因此,近年来,香港“再工业化”的呼声不绝 于耳,当地试图通过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与珠三角的工业基地深 度合作,赋能制造业。 在香港去制造业的同时,深圳工业开始崛起。第二产业占比一 度高于50%,工业增加值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三,拥有以华为、中 兴、大疆、比亚迪为代表的实体制造龙头企业,堪称我国实体经济 的高地。正因为这一点,在粤港澳大湾区相关规划里,作为我国制 造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深圳是否也会面临产业空心化的问题?经 济是否存在脱实入虚的风险? 从第二产业占比来看,2020年,深圳第二产业占比37.8%,而 2010年这一比重还是46.9%,2003年更是高达53.8%,如图1-8所 示。过去17年来,深圳第二产业占比下降了16个百分点。不可否认, 制造业下滑的同时,深圳的金融、互联网、物流等第三产业趁势崛起, 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此消彼长,却是不争的事实。 从企业外流情况来看,近年来,深圳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外迁的 势头有增无减,而一些高新产业也陆续开始向外转移。这些产业, 多数转移到了同在大湾区的东莞、惠州等地,部分转移到了海外, 还有一部分转移到中西部劳动力大省。如果相关产业向临深地区转 移,更多还是产业在城市群内部的调整,有利于整个区域的均衡发 展。如果是外迁甚至向国外迁移,那么无论对深圳还是大湾区都不 是好事。 图1-8 深圳三次产业结构 数据来源:深圳市统计年鉴 当然,土地成本、人力成本太高,制造业外迁是经济规律使然。 只要产业仍在不断升级,核心科技和自主创新的产业矩阵仍旧牢牢 掌握在手里,制造中心的消退与研发中心的崛起相向而行,那么外 迁就不足为惧,产业空心化的担忧也只是一时的。 国家对深圳打造科技强市可谓寄予厚望。2019年发布的《粤港 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深圳要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 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2020年,《关于支持 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进一步提出,以深 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 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2021年公布的国家“十四五”规划纲 要提出,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可见,深圳只要坚守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优先两大战略,就能 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深圳成为世界经济中心的畅想才更有 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