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构造(第2版)
下载更多课件、素材包资源,请关注清华社官方微信公众号qhdxcbs

作者:关文达、吴明、王羽等

丛书名:普通高等院校汽车工程类规划教材

定价:55元

印次:2-8

ISBN:9787302189756

出版日期:2009.01.01

印刷日期:2017.06.26

图书责编:龚文方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主要以国产轿车和部分进口轿车为主,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汽车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 全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对现代汽车发动机电控部分(如电控气门正时、电控汽油喷射、电控柴油喷射、电控点火系)、底盘电控部分(如电控自动变速器、电控制动防抱死和防滑系统、电控悬架高度自动控制系统、电控动力转向系统)、车身电控部分(如电子仪表、电动座椅、电动后视镜、电动天窗、电动中央门锁控制、电子防碰撞系统、倒车防碰撞装置、巡航控制系统、汽车导航系统和汽车黑匣子)等内容做了较多的充实;另外,增加了发动机涡轮增压、发动机排放控制、车载网络系统、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气汽车)和自动化高速公路等新内容。本书编写内容实用性强、涉及面广、图文并茂、深入浅出。 本书为汽车工程类本科教材,也可作为成人教育、高职、高专、职大教材,还可供汽车工业部门和汽车运输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同样适用于高校相关专业师生扩展知识的需要。

主要以国产轿车和部分进口轿车为主,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汽车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 全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对现代汽车发动机电控部分(如电控气门正时、电控汽油喷射、电控柴油喷射、电控点火系)、底盘电控部分(如电控自动变速器、电控制动防抱死和防滑系统、电控悬架高度自动控制系统、电控动力转向系统)、车身电控部分(如电子仪表、电动座椅、电动后视镜、电动天窗、电动中央门锁控制、电子防碰撞系统、倒车防碰撞装置、巡航控制系统、汽车导航系统和汽车黑匣子)等内容做了较多的充实;另外,增加了发动机涡轮增压、发动机排放控制、车载网络系统、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气汽车)和自动化高速公路等新内容。本书编写内容实用性强、涉及面广、图文并茂、深入浅出。 本书为汽车工程类本科教材,也可作为成人教育、高职、高专、职大教材,还可供汽车工业部门和汽车运输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同样适用于高校相关专业师生扩展知识的需要。

前言 作为工业时代科技的结晶--汽车,已经历了百余年的辉煌,目前正面临一场深刻的变革。在过去的百余年时间里,汽车的结构和性能的改进主要依赖机械结构的改进而实现。当前,随着电子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这些技术在汽车上得到应用,借以使汽车性能得到更大的改进,已经是大势所趋。 为了满足广大读者急需对汽车上采用的电子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了解。本书在第1版(2004年9月)的基础上,充实和增加了许多汽车电控技术方面新内容,如发动机电控技术(电控气门正时、电控汽油喷射、电控柴油喷射、电控点火系)、底盘电控技术(电控自动变速器、电控制动防抱死和防滑系统、电控悬架高度自动控制系统、电控动力转向系)和车身电控技术(如电子仪表、电动座椅、电动后视镜、电动天窗、电动中央门锁控制、电子防碰撞系统、倒车防碰撞装置、巡航控制系统、汽车导航系统和汽车黑匣子)等。 另外,本书增加了发动机涡轮增压、发动机排放控制、车载网络系统、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气汽车)和自动化高速公路等新内容。 本书从内容上建立了以轿车(一汽红旗、奥迪100、宝来、捷达/高尔夫、奔腾;上海别克、大众波罗、赛欧;广州本田雅阁和二汽富康等)为主的结构体系,以适应我国轿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满足读者对轿车结构的需求,并力争使教材尽快跟上轿车工业的发展。 在编写时考虑到成人教育、高职、高专、电视大学相关专业的需要,在内容上深入浅出,便于自学。 本书编写人员分工:关文达(总论、第25章)、吴明(第1~4章)、张凯良(第13~16章)、王超(第5~8章)、...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0 总论1

0.1 汽车的分类1

0.2 国产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3

0.3 车辆识别代号编码3

0.4 汽车的总体构造8

0.5 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9

第1章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与总体构造11

1.1 概述11

1.2 四行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12

1.2.1 发动机常用术语12

1.2.2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13

1.3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16

1.4 内燃机的名称及型号编制规则19

第2章 曲柄连杆机构21

2.1 机体组21

2.1.1 汽缸体21

2.1.2 汽缸盖24

2.1.3 汽缸垫26

2.1.4 油底壳26

2.1.5 发动机的支承28

2.2 活塞连杆组28

2.2.1 活塞28

2.2.2 活塞环32

2.2.3 活塞销34

2.2.4 连杆35

2.3 曲轴飞轮组37

2.3.1 曲轴37

2.3.2 曲轴扭转减振器44

2.3.3 飞轮44

第3章 配气机构46

3.1 充气效率46

3.2 配气机构的布置形式46

3.2.1 凸轮轴的布置形式48

3.2.2 凸轮轴的传动方式51

3.2.3 气门数目及排列方式52

3.2.4 气门间隙54

3.3 配气相位54

3.3.1 进、排气门的配气相位54

3.3.2 气门重叠55

3.4 配气机构的主要零部件55

3.4.1 气门组56

3.4.2 气门传动组58

3.5 可变进气系统64

3.5.1 可变气门正时及升程电子控制系统64

3.5.2 多气门分段工作进气系统65

3.5.3 双进气管分段工作进气系... 查看详情

主要以国产轿车和部分进口轿车为主,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汽车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
  全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对现代汽车发动机电控部分(如电控气门正时、电控汽油喷射、电控柴油喷射、电控点火系)、底盘电控部分(如电控自动变速器、电控制动防抱死和防滑系统、电控悬架高度自动控制系统、电控动力转向系统)、车身电控部分(如电子仪表、电动座椅、电动后视镜、电动天窗、电动中央门锁控制、电子防碰撞系统、倒车防碰撞装置、巡航控制系统、汽车导航系统和汽车黑匣子)等内容做了较多的充实;另外,增加了发动机涡轮增压、发动机排放控制、车载网络系统、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气汽车)和自动化高速公路等新内容。本书编写内容实用性强、涉及面广、图文并茂、深入浅出。
  本书为汽车工程类本科教材,也可作为成人教育、高职、高专、职大教材,还可供汽车工业部门和汽车运输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同样适用于高校相关专业师生扩展知识的需要。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