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缝纫工艺术语 第二节常用缝纫、熨烫工具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缝纫工艺术语 第二节常用缝纫、熨烫工具 2美术与设计类专业理论及实践教学系列教材 简明成衣制作实务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缝纫工艺术语 服装缝纫工艺术语是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行业内约定俗成的 专门用语。由于不同地区所使用的术语也不同,这给服装生产技术的推广 和交流造成了不便。为了促进服装生产技术发展,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5 年颁布了《服装术语》,即GB/T15557-1995国家标准,下面介绍标准中 有关缝纫工艺的术语。 1.修片(撇片):按标准样板修剪毛坯裁片。 2.打线钉:用白棉纱线,在裁片上作出缝制标记。一般用于毛呢服装 的缝制。 3.剪省缝:毛呢服装上缝制的省缝因厚度而影响衣服外观,因此需剪 开省缝。 4.环缝:将毛呢服装剪开的省缝,用纱线作环形针法绕缝,以防止纱 线脱散。 5.缉省缝:将省缝折合,用缝纫机缉缝。 6.刷花:在裁片印花部位上面刷花印。 7.烫省缝:将省缝倒向一边熨烫或分开烫熨。 8.推门:经归拔等工艺手段处理后,使平面衣片呈现出立体形态。 9.缉衬:机缉前衣身的衬布。 10.烫衬:熨烫缉好的胸衬,使之与人体胸部及经归拔后的衣片相吻合。 11.覆衬:在前衣片上覆胸衬,使衣片与衬布贴合一致,且衣片布纹处 于平衡状态。 12.纳驳头:也称扎驳头,用手工或机扎驳头。 13.做插笔口:在小袋盖上口做插笔开口。 14.滚袋口:用滚条包光毛边袋口。 15.拼耳朵皮:将大衣挂面上端形状如耳朵的部分用手针或机缉进行 拼缝。 16.包底领:底领四边包光后机缉。 17.做领舌:做中山装底领伸出的里襟。 18.敷止口牵条:将牵条布用手针扎上或用糨糊黏在止口部位。 19.敷驳口牵条:将牵条布用手针扎上或用糨糊黏在驳口部位。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缝纫工艺术语 服装缝纫工艺术语是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行业内约定俗成的 专门用语。由于不同地区所使用的术语也不同,这给服装生产技术的推广 和交流造成了不便。为了促进服装生产技术发展,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5 年颁布了《服装术语》,即GB/T15557-1995国家标准,下面介绍标准中 有关缝纫工艺的术语。 1.修片(撇片):按标准样板修剪毛坯裁片。 2.打线钉:用白棉纱线,在裁片上作出缝制标记。一般用于毛呢服装 的缝制。 3.剪省缝:毛呢服装上缝制的省缝因厚度而影响衣服外观,因此需剪 开省缝。 4.环缝:将毛呢服装剪开的省缝,用纱线作环形针法绕缝,以防止纱 线脱散。 5.缉省缝:将省缝折合,用缝纫机缉缝。 6.刷花:在裁片印花部位上面刷花印。 7.烫省缝:将省缝倒向一边熨烫或分开烫熨。 8.推门:经归拔等工艺手段处理后,使平面衣片呈现出立体形态。 9.缉衬:机缉前衣身的衬布。 10.烫衬:熨烫缉好的胸衬,使之与人体胸部及经归拔后的衣片相吻合。 11.覆衬:在前衣片上覆胸衬,使衣片与衬布贴合一致,且衣片布纹处 于平衡状态。 12.纳驳头:也称扎驳头,用手工或机扎驳头。 13.做插笔口:在小袋盖上口做插笔开口。 14.滚袋口:用滚条包光毛边袋口。 15.拼耳朵皮:将大衣挂面上端形状如耳朵的部分用手针或机缉进行 拼缝。 16.包底领:底领四边包光后机缉。 17.做领舌:做中山装底领伸出的里襟。 18.敷止口牵条:将牵条布用手针扎上或用糨糊黏在止口部位。 19.敷驳口牵条:将牵条布用手针扎上或用糨糊黏在驳口部位。 3第一章 绪论 20.缉袋嵌线:将袋嵌线料缉在开袋口线两侧。 21.开袋口:将已缉好嵌线的袋口中间部位剪开。 22.封袋口:袋口两端机缉回针封口。 23.覆挂面:将挂面覆在前衣片门里襟的止口部位。 24.合止口:将衣片和挂面在门襟止口处机缉缝合。 25.修剔止口:将缉好的止口毛边剪窄或剔薄。有修双边和单修一边两 种方法。 26.扳止口:将止口毛边与前身衬布用斜手针扳牢。 27.扎止口:在翻出的止口上,手工或机缉一道临时固定线。 28.合背缝:将背缝机缉缝合。 29.归拔后背:将平面的后衣片按体形归拔成立体衣片。 30.敷袖窿牵条:将牵条布缝在后衣片的袖窿部位。 31.敷背衩牵条:将牵条布缝在后背衣衩边沿部位。 32.封背衩:将后背衣衩上端封结,一般有明封和暗封两种。 33.扣烫底边:将底边折光或折转熨烫。 34.扎底边:将底边扣烫后扎一道临时固定线。 35.倒钩袖窿:沿袖窿用倒钩针法缝扎,使袖窿牢固。 36.扎肩缝:将肩缝缝头与衬布扎牢。 37.做垫肩:用布或棉花、中空纤维等制作。 38.装垫肩:将垫肩安装在袖窿肩头部位,使最厚部位位于人体肩线上。 39.倒扎领圈:沿领圈用倒钩针法缝扎。 40.合领衬:在领衬拼缝处机缉缝合。 41.拼领里:在领里拼缝处机缉缝合。 42.归拔领里:将敷上衬布的领里归拔烫熨成符合人体颈部的立体形态。 43.归拔领面:将领面归拔熨烫成符合人体颈部的立体形态。 44.覆领面:将领面覆上领里,使领面领里符合一致。领角处的领面要 宽松些。 45.绱领子:将领子安装在领窝处,领子要稍宽松些。 46.分烫绱领缝:将绱领缉缝分开,熨烫后修剪。 47.分烫领串口:将领串口缉缝分开烫熨。 48.扎领串口:将领串口缝与绱领缝扎牢。注意使领串口缝顺直。 49.包领面:将西装、大衣的领面外口包转,用三角针将领面与领里绷牢。 50.归拔偏袖:将偏袖部位归拔熨烫成人体手臂的自然弯曲形态。 51.缲袖衩:将袖衩边与袖口贴边用手针固定。 52.扎袖里缝:将袖子的面、里缉缝对齐,用手针固定。 3第一章 绪论 20.缉袋嵌线:将袋嵌线料缉在开袋口线两侧。 21.开袋口:将已缉好嵌线的袋口中间部位剪开。 22.封袋口:袋口两端机缉回针封口。 23.覆挂面:将挂面覆在前衣片门里襟的止口部位。 24.合止口:将衣片和挂面在门襟止口处机缉缝合。 25.修剔止口:将缉好的止口毛边剪窄或剔薄。有修双边和单修一边两 种方法。 26.扳止口:将止口毛边与前身衬布用斜手针扳牢。 27.扎止口:在翻出的止口上,手工或机缉一道临时固定线。 28.合背缝:将背缝机缉缝合。 29.归拔后背:将平面的后衣片按体形归拔成立体衣片。 30.敷袖窿牵条:将牵条布缝在后衣片的袖窿部位。 31.敷背衩牵条:将牵条布缝在后背衣衩边沿部位。 32.封背衩:将后背衣衩上端封结,一般有明封和暗封两种。 33.扣烫底边:将底边折光或折转熨烫。 34.扎底边:将底边扣烫后扎一道临时固定线。 35.倒钩袖窿:沿袖窿用倒钩针法缝扎,使袖窿牢固。 36.扎肩缝:将肩缝缝头与衬布扎牢。 37.做垫肩:用布或棉花、中空纤维等制作。 38.装垫肩:将垫肩安装在袖窿肩头部位,使最厚部位位于人体肩线上。 39.倒扎领圈:沿领圈用倒钩针法缝扎。 40.合领衬:在领衬拼缝处机缉缝合。 41.拼领里:在领里拼缝处机缉缝合。 42.归拔领里:将敷上衬布的领里归拔烫熨成符合人体颈部的立体形态。 43.归拔领面:将领面归拔熨烫成符合人体颈部的立体形态。 44.覆领面:将领面覆上领里,使领面领里符合一致。领角处的领面要 宽松些。 45.绱领子:将领子安装在领窝处,领子要稍宽松些。 46.分烫绱领缝:将绱领缉缝分开,熨烫后修剪。 47.分烫领串口:将领串口缉缝分开烫熨。 48.扎领串口:将领串口缝与绱领缝扎牢。注意使领串口缝顺直。 49.包领面:将西装、大衣的领面外口包转,用三角针将领面与领里绷牢。 50.归拔偏袖:将偏袖部位归拔熨烫成人体手臂的自然弯曲形态。 51.缲袖衩:将袖衩边与袖口贴边用手针固定。 52.扎袖里缝:将袖子的面、里缉缝对齐,用手针固定。 4美术与设计类专业理论及实践教学系列教材 简明成衣制作实务 53.收袖山:抽缩袖山松度或缝吃头,用手工缝或机缝。 54.滚袖窿:用滚条将袖窿毛边包光,增加袖窿的牢度和挺度。 55.缲领钩:将底领领钩开口处用手针缲牢。 56.扎暗门襟:暗门襟扣眼之间用暗针缝牢。 57.划眼位:按衣服长度和造型要求划分扣眼位置。 58.滚扣眼:用滚扣眼的布料将扣眼的毛边包光。 59.锁扣眼:将扣眼用粗丝线锁光。 60.滚挂面:将挂面的里口毛边用滚条包光,滚边宽度一般为0.4cm。 61.做袋片:将袋片毛边扣转缲上里布。 62.翻小袢:小袢的面、里布缝合后将正面翻出。 63.绱袖袢:将袖袢装在袖口上设定的部位。 64.坐烫里子缝:将里子缉缝坐倒熨烫。 65.缲袖窿:先将袖窿里布固定在袖窿上,再将袖子的里布固定于袖窿 的里布上。 66.缲底边:将底边与大身缲牢,有明缲与暗缲两种方法。 67.绱帽檐:将帽檐缉在帽子前面的止口部位。 68.绱帽:将帽子装在领窝上。 69.领角薄膜定位:将领角薄膜在领衬上定位。 70.热缩领面:将领面进行防缩熨烫。 71.粘翻领:将领衬与领面的三边用糨糊黏合。 72.压领角:上领翻出后将领角进行热定型。 73.夹翻领:将翻领夹在底领的面、里布之间,机缉缝合。 74.镶边:用镶边布按照一定的宽度与形状,镶在衣片的边沿上。 75.镶嵌线:用嵌线料镶在衣片上。 76.缉明线:机缉或手工缉缝在服装表面上的线迹。 77.绱袖衩条:将袖衩条装在袖衩位上。 78.封袖衩:在袖衩上端的里侧机缉封牢。 79.绱拉链:将拉链装在门襟或侧缝处。 80.绱松紧带:将松紧带装在袖口、底边等部位。 81.点纽位:用铅笔或划粉标注钮扣位置。 82.钉纽扣:将钮扣钉在纽位上。 83.刮浆:在衣片需要用浆的位置把浆刮匀,以增加该部位的挺度,便 于缝合。 84.划绗缝线:防寒服制作中,在布料上划出绗缝间隔标记线。 53.收袖山:抽缩袖山松度或缝吃头,用手工缝或机缝。 54.滚袖窿:用滚条将袖窿毛边包光,增加袖窿的牢度和挺度。 55.缲领钩:将底领领钩开口处用手针缲牢。 56.扎暗门襟:暗门襟扣眼之间用暗针缝牢。 57.划眼位:按衣服长度和造型要求划分扣眼位置。 58.滚扣眼:用滚扣眼的布料将扣眼的毛边包光。 59.锁扣眼:将扣眼用粗丝线锁光。 60.滚挂面:将挂面的里口毛边用滚条包光,滚边宽度一般为0.4cm。 61.做袋片:将袋片毛边扣转缲上里布。 62.翻小袢:小袢的面、里布缝合后将正面翻出。 63.绱袖袢:将袖袢装在袖口上设定的部位。 64.坐烫里子缝:将里子缉缝坐倒熨烫。 65.缲袖窿:先将袖窿里布固定在袖窿上,再将袖子的里布固定于袖窿 的里布上。 66.缲底边:将底边与大身缲牢,有明缲与暗缲两种方法。 67.绱帽檐:将帽檐缉在帽子前面的止口部位。 68.绱帽:将帽子装在领窝上。 69.领角薄膜定位:将领角薄膜在领衬上定位。 70.热缩领面:将领面进行防缩熨烫。 71.粘翻领:将领衬与领面的三边用糨糊黏合。 72.压领角:上领翻出后将领角进行热定型。 73.夹翻领:将翻领夹在底领的面、里布之间,机缉缝合。 74.镶边:用镶边布按照一定的宽度与形状,镶在衣片的边沿上。 75.镶嵌线:用嵌线料镶在衣片上。 76.缉明线:机缉或手工缉缝在服装表面上的线迹。 77.绱袖衩条:将袖衩条装在袖衩位上。 78.封袖衩:在袖衩上端的里侧机缉封牢。 79.绱拉链:将拉链装在门襟或侧缝处。 80.绱松紧带:将松紧带装在袖口、底边等部位。 81.点纽位:用铅笔或划粉标注钮扣位置。 82.钉纽扣:将钮扣钉在纽位上。 83.刮浆:在衣片需要用浆的位置把浆刮匀,以增加该部位的挺度,便 于缝合。 84.划绗缝线:防寒服制作中,在布料上划出绗缝间隔标记线。 5第一章 绪论 85.绗棉:按绗棉标记线机缉或手工绗缝,将填充材料与里布固定。 86.缲纽袢:将纽袢的边沿折光缲缝。 87.盘花纽:用缲好的纽袢条,按一定的花型盘成各式钮扣。 88.钉纽袢:将纽袢钉在前门里襟的纽位上。 89.打套结:在衣衩口处用手工或机器打套结。 90.拔裆:将平面裤片经拔烫后,成为符合人体臀部及下肢形态的立体 裤片。 91.翻门袢:门袢缉好后将正面翻出。 92.绱门袢:将门袢装在裤片的门襟上。 93.绱里襟:将里襟装在裤片里襟上。 94.绱腰头:将腰头装在裤腰上。 95.绱串带袢:将串带袢装在腰头上。 96.绱雨水布:将雨水布装在裤腰里的下口。 97.封小裆:将小裆开口机缉或手工封口,增加前门襟开口的牢度。 98.钩后裆缝:在后裆缝弯处,用粗线作倒钩针缝,以增加后裆缝的牢度。 99.扣烫裤底:将裤底毛边折转熨烫。 100.绱大裤底:将裤底布放在后裆十字缝上并缝合。 101.花绷十字缝:将裤裆十字缝分开绷牢。 102.扣烫脚口贴边:将裤脚口贴边折转熨烫。 103.绱贴脚条:将贴脚条缝装在裤脚口的里侧边沿。 104.固定裤脚翻边:将裤脚翻边分别在侧缝和下裆缝处固定。 105.抽碎褶:用缝线抽缩成不定型的细褶。 106.叠顺裥:缝叠成同一方向的折裥。 107.包缝:用包缝线迹将衣片毛边缝锁,使纱线不易脱散。 108.针迹:缝针刺穿布料时在上面形成的针眼。 109.线迹:缝制物上面两个相邻的针眼之间缝线迹。 110.缝迹:相互连接的线迹。 111.缝型:一定数量的布片和缝制过程中的配置形式。 112.缝迹密度:在规定长度单位内所形成的线迹数,也叫做针脚密度。 113.手针工艺:应用手针缝合衣料的各种工艺形式。 114.装饰手针工艺:兼有功能性和艺术性并以艺术性为主的手针工艺。 115.塑型:人为地把布料加工成所需要的形态。 116.定型:根据面料、里料和辅料的特性,给予外加因素,使衣料的 形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5第一章 绪论 85.绗棉:按绗棉标记线机缉或手工绗缝,将填充材料与里布固定。 86.缲纽袢:将纽袢的边沿折光缲缝。 87.盘花纽:用缲好的纽袢条,按一定的花型盘成各式钮扣。 88.钉纽袢:将纽袢钉在前门里襟的纽位上。 89.打套结:在衣衩口处用手工或机器打套结。 90.拔裆:将平面裤片经拔烫后,成为符合人体臀部及下肢形态的立体 裤片。 91.翻门袢:门袢缉好后将正面翻出。 92.绱门袢:将门袢装在裤片的门襟上。 93.绱里襟:将里襟装在裤片里襟上。 94.绱腰头:将腰头装在裤腰上。 95.绱串带袢:将串带袢装在腰头上。 96.绱雨水布:将雨水布装在裤腰里的下口。 97.封小裆:将小裆开口机缉或手工封口,增加前门襟开口的牢度。 98.钩后裆缝:在后裆缝弯处,用粗线作倒钩针缝,以增加后裆缝的牢度。 99.扣烫裤底:将裤底毛边折转熨烫。 100.绱大裤底:将裤底布放在后裆十字缝上并缝合。 101.花绷十字缝:将裤裆十字缝分开绷牢。 102.扣烫脚口贴边:将裤脚口贴边折转熨烫。 103.绱贴脚条:将贴脚条缝装在裤脚口的里侧边沿。 104.固定裤脚翻边:将裤脚翻边分别在侧缝和下裆缝处固定。 105.抽碎褶:用缝线抽缩成不定型的细褶。 106.叠顺裥:缝叠成同一方向的折裥。 107.包缝:用包缝线迹将衣片毛边缝锁,使纱线不易脱散。 108.针迹:缝针刺穿布料时在上面形成的针眼。 109.线迹:缝制物上面两个相邻的针眼之间缝线迹。 110.缝迹:相互连接的线迹。 111.缝型:一定数量的布片和缝制过程中的配置形式。 112.缝迹密度:在规定长度单位内所形成的线迹数,也叫做针脚密度。 113.手针工艺:应用手针缝合衣料的各种工艺形式。 114.装饰手针工艺:兼有功能性和艺术性并以艺术性为主的手针工艺。 115.塑型:人为地把布料加工成所需要的形态。 116.定型:根据面料、里料和辅料的特性,给予外加因素,使衣料的 形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6美术与设计类专业理论及实践教学系列教材 简明成衣制作实务 第二节常用缝纫、熨烫工具 工作台:服装裁剪、缝制必用的台案。一般 长度为100~150cm,宽度为80~90cm,高 度可根据身高而定。 1 划粉:在衣片上做标记用的粉片,有多种 颜色,一般选用与面料相同或相近的颜色。 以免在服装表面留下明显的痕迹。 2 手针:手缝用针,根据粗细不同分为 1~12号。号码越小针杆越粗。一般常 用的是6~7号针,也可根据面料厚薄选 择。面料薄而质地密的宜用细针,面料 厚质地松的用粗针。 3 机针:机缝时用针,根据缝纫机的种类不 同分为家用缝纫机针、工业缝纫机针、专 用缝纫机针等。 机针的规格有7~12号,号码越大针 杆越粗,所形成的针孔也越大,因此要根 据面料厚薄选择相应的针号。一般常用的 为9、11、14号机针。 4 第二节常用缝纫、熨烫工具 工作台:服装裁剪、缝制必用的台案。一般 长度为100~150cm,宽度为80~90cm,高 度可根据身高而定。 1 划粉:在衣片上做标记用的粉片,有多种 颜色,一般选用与面料相同或相近的颜色。 以免在服装表面留下明显的痕迹。 2 手针:手缝用针,根据粗细不同分为 1~12号。号码越小针杆越粗。一般常 用的是6~7号针,也可根据面料厚薄选 择。面料薄而质地密的宜用细针,面料 厚质地松的用粗针。 3 机针:机缝时用针,根据缝纫机的种类不 同分为家用缝纫机针、工业缝纫机针、专 用缝纫机针等。 机针的规格有7~12号,号码越大针 杆越粗,所形成的针孔也越大,因此要根 据面料厚薄选择相应的针号。一般常用的 为9、11、14号机针。 4 7第一章 绪论 大头针:通常是用于立体裁剪或试衣补正, 有时在缝合较长的衣缝时也用于分段固定。 5 棉线:打线钉或临时固定用的线。 6 缝纫线:缝纫机用线,应选择与面料 相同或相近色的线。 7 顶针:金属制成的手工缝纫专用工具,套于右 手中指第一二关节之间。 8 锥子:在拉出领角、衣角或拆掉缝合线时使用。 97第一章 绪论 大头针:通常是用于立体裁剪或试衣补正, 有时在缝合较长的衣缝时也用于分段固定。 5 棉线:打线钉或临时固定用的线。 6 缝纫线:缝纫机用线,应选择与面料 相同或相近色的线。 7 顶针:金属制成的手工缝纫专用工具,套于右 手中指第一二关节之间。 8 锥子:在拉出领角、衣角或拆掉缝合线时使用。 9 8美术与设计类专业理论及实践教学系列教材 简明成衣制作实务 镊子:在拔除线钉或车缝过程中调整上下层面料间的吃势时使用。 10 裁剪用剪刀:裁剪衣料用的剪刀,其长 度一般选择24~28cm。 12 缝纫机:分家用缝纫机、工业缝纫机和专用 缝纫机三种。 13 小剪刀:缝纫过程中剪线用的工具。 11 镊子:在拔除线钉或车缝过程中调整上下层面料间的吃势时使用。 10 裁剪用剪刀:裁剪衣料用的剪刀,其长 度一般选择24~28cm。 12 缝纫机:分家用缝纫机、工业缝纫机和专用 缝纫机三种。 13 小剪刀:缝纫过程中剪线用的工具。 11 9第一章 绪论 喷水壶:在归拔、整烫时喷水用。 1514 烫垫:用比较厚而密且具有一定耐热性的布 料制成,中间填充木粉,形状适合于胸部、 肩部、臀部形态的专用工具。 16 电熨斗:有普通电熨斗和蒸汽电熨斗两种,用 于缝制过程中分缝、归拔或成品整烫。 9第一章 绪论 喷水壶:在归拔、整烫时喷水用。 1514 烫垫:用比较厚而密且具有一定耐热性的布 料制成,中间填充木粉,形状适合于胸部、 肩部、臀部形态的专用工具。 16 电熨斗:有普通电熨斗和蒸汽电熨斗两种,用 于缝制过程中分缝、归拔或成品整烫。 10美术与设计类专业理论及实践教学系列教材 简明成衣制作实务 烫布:为了避免毛织物、化纤织物在熨烫过 程中出现极光,在衣片上垫一层烫布,一般为 纯棉布料。 1718 烫凳:熨烫服装的工具,一般高度为 25~30cm,长度为40~55cm,宽 度为12~15cm。 烫布:为了避免毛织物、化纤织物在熨烫过 程中出现极光,在衣片上垫一层烫布,一般为 纯棉布料。 1718 烫凳:熨烫服装的工具,一般高度为 25~30cm,长度为40~55cm,宽 度为12~15cm。 第二章基础缝纫工艺 第一节基础手针工艺 第二节装饰手针工艺 第三节基础车缝工艺 第二章基础缝纫工艺 第一节基础手针工艺 第二节装饰手针工艺 第三节基础车缝工艺 美术与设计类专业理论及实践教学系列教材 简明成衣制作实务 第二章基础缝纫工艺 第一节基础手针工艺 手针工艺是一项传统的服装缝制技能,可替代某些缝纫机尚不能完成 的特殊工艺,并且有灵活、方便的特点。手针工艺是学习服装缝制的一项 基本功,也是高档服装制作中不可缺少的工艺技法。手针工艺根据用途不 同可分为基础手针工艺和装饰手针工艺两部分内容。 基础手针工艺按照运针方法一般分为平针、回针、斜针三种针法。 学习手针工艺不仅要掌握各种针法,还要练就熟练的操作技能,并运用 熟练的技巧进行服装缝制。运针的基本要求是:上下针的距离、针迹间 隔、线迹松紧程度等要均匀。下面分别对各类针法的用途及操作方法进 行介绍。 一、平针 如图所示,右手持针,左手理顺布料,自右向 左依次运针。平针在服装加工中运用比较广泛,常 用于缝合双层布料、车缝前用于疏缝、打线钉、串缝 袖山弧线、临时固定缝等,因而是服装制作者一项 必备的基本功。 (一)打线钉 1 打线钉的目的是保证缝制的准确性。在服装车缝之前 要先将衣片上的某些对位标记、省位、关键部位的缝 份等用线钉标记清楚。待服装缝制完成后,再将所打 线钉用镊子拔除干净,以保证服装表面整洁。 22 第二章13 基础缝纫工艺 具体方法是将左右两衣片正面相对并对齐、 铺平,然后按右图所示的方法自右向左挑 缝。针距为 0.2~0.3cm,线迹要疏松。为 了使线钉不易脱落,一般选用较粗的棉线 缝制。 (反面) (反面) 4 最后再按照右图所示的方法将衣片 正面的长线头剪平。所标记的线钉 转化为规整的“白点”,可以比较 清晰地标明缝制的控制点。 3 挑缝完毕后,按照左图所示的方法, 将表层线迹由中间剪断,再小心掀 起表层衣片,注意不要拔出线。然 后剪开两层衣片之间的线。 (正面) 美术与设计类专业理论及实践教学系列教材 简明成衣制作实务 (二)假缝 在缝合两条较长的缝边时,为了保证车缝过程中不会错位,可 先用平针假缝一道线。另外,在缝合两条不等长的缝边时,为 了使吃势均匀,也可以先用平针假缝,然后再车缝。待缝制完 成后再拆掉假缝线。 (三)串缝 上下撬动针的尖端,以极小的针距向前运针。针距一般为 0.15~0.2cm,主要用于缩缝袖山吃势或斜裙裙摆边缘的收缩量。 这种针法通常是在缝制一层布料时使用。 二、回针 回针所形成的线迹平直连续,前后衔接,外观与 缝纫机线迹相似。主要用于加固某些部位的缝纫牢度。 有时为了避免某些斜丝部位在车缝过程中被拉伸,也可 先用回针缝合一道,如袖窿、领圈等。 第二章15 基础缝纫工艺 三、斜针 斜针所形成的线迹倾斜度可大可 小,运针可进可退。主要用于固定部件 的边缘部位。是服装缝制工艺中不可缺 少的辅助手段。图中所示为将领面与衬 布进行固定。 四、纳针 纳针就是用于纳驳头的针法。线迹为 八字形,所以也叫做“八字针”。纳针的底 针线迹不能过分显露,松紧根据面料而定, 除了用于固定面料与衬之外,还要注意塑 形作用。 五、缭针 缭针是将牵条布撩在衬布 上或将衣服的贴边固定时用 的针法。如图所示,自右向 左、自内向外运针,每针间隔 0.2cm,线迹为斜线形。 美术与设计类专业理论及实践教学系列教材 简明成衣制作实务 七、三角针 三角针也称侧针,如右图所示,线迹内 外交叉,自左向右倒退行针,将折边依次缝 牢。三角针要求正面不露针迹,缝线不宜过 紧。每针间隔0.8cm。常用于衣服折边、袖 口折边、裤口折边的缝合。 六、缲针 缲针分明缲针和暗缲针两种针法,常用 于固定衣服的折边。明缲针如左图(1)所示, 自右向左、由内向外运针,线迹略露在外面, 每针间隔0.3cm。暗缲针如左图(2)所示, 自右向左运针,上下层分别挑缝,线迹在折 边缝口内,每针间隔0.5cm,线迹稍松弛。 (1) (2) 八、打套结 打套结针法用于加固服装开口处。具 体做法如右图(1)所示,先在开口处的顶 端用平针缝四道衬线,针距0.6~0.8cm, 然后按图(2)所示的方法锁缝(针法与锁 扣眼的方法相同)。注意针距要均匀整齐, 并且针迹要缝住衬线下面的布料。 (1) (2) 17第二章 基础缝纫工艺 九、拉线袢 所谓“拉线袢”,就是将线圈依次套在一起,形成规整的辫状袢,其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而 定,这种针法常用于制作纽袢或用于面料与里料之间的连接。如下图所示,操作方法分为套、钩、 拉三个步骤。 2431 起针 拉 钩 套 17第二章 基础缝纫工艺 九、拉线袢 所谓“拉线袢”,就是将线圈依次套在一起,形成规整的辫状袢,其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而 定,这种针法常用于制作纽袢或用于面料与里料之间的连接。如下图所示,操作方法分为套、钩、 拉三个步骤。 2431 起针 拉 钩 套 18美术与设计类专业理论及实践教学系列教材 简明成衣制作实务 十、锁扣眼 扣眼根据缝锁形成的外观形状不同分为平头眼和圆头眼两种,根据制作方法又可分为机 锁眼和手工锁眼两种。以下所介绍的是手工锁眼的方法。 图①、②、③、④、⑤所示,是平头眼的手工制作方法与步骤 图⑥、⑦、⑧、⑨、⑩所示,是圆头眼的手工制作方法与步骤 12345678910 车 缝 线 开孔 剪开 剪掉 十、锁扣眼 扣眼根据缝锁形成的外观形状不同分为平头眼和圆头眼两种,根据制作方法又可分为机 锁眼和手工锁眼两种。以下所介绍的是手工锁眼的方法。 图①、②、③、④、⑤所示,是平头眼的手工制作方法与步骤 图⑥、⑦、⑧、⑨、⑩所示,是圆头眼的手工制作方法与步骤 12345678910 车 缝 线 开孔 剪开 剪掉 19第二章 基础缝纫工艺 十一、钉纽扣 纽扣通常有实用和装饰两种功效,实用扣的位置与扣眼的位置相对应,钉扣时底线要放 出适当的松量作缠绕扣脚用。纽扣脚的高度一般要略大于纽扣眼的厚度。装饰扣与扣眼一般 不发生关系,因而可以不必留出纽扣脚,缝钉时线迹可以适当地拉紧一些。 图①、②、③、④、⑤、⑥所示,为实用扣的缝钉方法与步骤 图⑦、⑧、⑨所示,为装饰扣的三种缝钉方式 12345678919第二章 基础缝纫工艺 十一、钉纽扣 纽扣通常有实用和装饰两种功效,实用扣的位置与扣眼的位置相对应,钉扣时底线要放 出适当的松量作缠绕扣脚用。纽扣脚的高度一般要略大于纽扣眼的厚度。装饰扣与扣眼一般 不发生关系,因而可以不必留出纽扣脚,缝钉时线迹可以适当地拉紧一些。 图①、②、③、④、⑤、⑥所示,为实用扣的缝钉方法与步骤 图⑦、⑧、⑨所示,为装饰扣的三种缝钉方式 123456789 20美术与设计类专业理论及实践教学系列教材 简明成衣制作实务 第二节装饰手针工艺 装饰手针工艺是指利用各种针法配以不同色线,在服装上缝制成 图案或纹样的技法。常用的有刺绣、钉珠、贴绣、装饰部件等。由于 装饰手针工艺的技法非常复杂,下面仅介绍服装中常用的针法。 一、杨树花针法 杨树花针法的线迹松紧、针脚长短要求均匀。图案线条要圆顺,如下图所示,针法分为 一针花、二针花、三针花等,针数越多所形成的纹样越宽,可以根据装饰部位的具体要求来 确定使用的针法。 一针花 二针花 三针花 第二节装饰手针工艺 装饰手针工艺是指利用各种针法配以不同色线,在服装上缝制成 图案或纹样的技法。常用的有刺绣、钉珠、贴绣、装饰部件等。由于 装饰手针工艺的技法非常复杂,下面仅介绍服装中常用的针法。 一、杨树花针法 杨树花针法的线迹松紧、针脚长短要求均匀。图案线条要圆顺,如下图所示,针法分为 一针花、二针花、三针花等,针数越多所形成的纹样越宽,可以根据装饰部位的具体要求来 确定使用的针法。 一针花 二针花 三针花 第二章21 基础缝纫工艺 二、串针法 先用平针以均匀的线迹平缝,然后在线 迹之间串针。这种针法要使用略粗的线,并且 采用两色线缝制。常用于女装或童装的门襟、 领边、袋口等部位的装饰。 三、旋针法 每间隔一定的距离打一套结,然后再向 前运针,形成旋涡形线迹。一般用于花卉图 案的枝梗。 四、竹节针法 将绣线沿图案的边缘缝制,每隔一定 的距离横向挑缝衣料并作套结。一般用于 锁缝贴绣图案的轮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