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制造工艺

作者:赵晓昱 刘学文

丛书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配套教材——车辆工程系列

定价:49元

印次:1-4

ISBN:9787302450634

出版日期:2016.11.01

印刷日期:2021.12.03

图书责编:龚文方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针对汽车车身制造工艺,比较详细地讲述了车身制造的整个过程。全书分为3篇15章。第1篇介绍车身冲压工艺,主要内容包括金属塑性冲压的基本理论及冲裁、弯曲、拉深、局部成形、车身覆盖件等拉深工艺,并介绍了冲压设备及模具。第2篇介绍了金属车身装焊工艺,主要内容包括车身常用的点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激光焊的焊接原理和工艺要求,焊接装配方法和装焊夹具,然后比较深入地介绍了车身装焊质量的控制方法。第3篇介绍车身涂装工艺,主要内容包括车身用涂料种类,涂装前表面处理工艺,车身的涂装工艺及设备。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及专科学校汽车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适用于从事汽车车身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配套教材—车辆工程系列教材之一。

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市场要求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汽车这一产品推陈出新,世界各大汽车厂商必须对这一需求快速响应。汽车车型的更新很重要的内容是车身外形的更新,也就是车身覆盖件的更新。据统计,车身的重量和制造成本占整车的40%~60%,因此,汽车车身是一款车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汽车工业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但与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相比,我国的汽车制造总体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加速民族汽车产业的发展,迎接市场的挑战,我们必须要拥有一大批掌握现代汽车车身制造技术的人才,培养卓越的工程技术人员。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我们编写了本教材。 车身制造涉及钣金冲压成形、金属焊接、涂漆装饰等多个领域,该课程是一门跨专业的课程。本书内容主要包括车身冲压、装焊和涂装三大部分,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赵晓昱、刘学文主编。赵晓昱编写绪论、第1篇、第2篇; 刘学文编写第3篇。本书的特点是从金属材料的微观材料力学基础理论入手,遵循学生学习车身制造工艺的认知规律,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汽车车身制造过程中的基本工艺,质量分析与控制,以及现生产中的案例,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了解当前的解决措施,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客观规律,学习前人的经验,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积极探索。本教材适合用作高等院校汽车专业的教材,也可为从事汽车行业的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由于汽车车身技术发展迅速,新技术、新工艺日新月异,再加之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出现错误和疏漏之处,恳请专家和读者在阅读中不吝赐教,以使本书趋于完善,作者将不胜感激。 编著者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6年4月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绪论

0.1车身的功能

0.2车身的组成和结构类型

0.2.1车身的组成

0.2.2车身的结构类型

0.3车身的材料和制造工艺

第1篇汽车车身冲压工艺

第1章冲压工艺的基本理论

1.1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理论

1.1.1金属塑性变形的机理

1.1.2金属塑性变形的受力状态

1.1.3塑性变形时应力与应变的关系

1.1.4塑性变形条件(屈服准则)

1.1.5塑性变形的基本定律

1.2金属的力学性能指标

1.3冲压对材料的要求

1.3.1材料力学性能对冲压的影响

1.3.2材料的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对冲压的影响

1.3.3对材料的厚度公差和表面质量的要求

1.4车身钢板材料的分类

第2章冲压工艺概述

2.1冲压工艺的特点

2.1.1冲压的概念

2.1.2冲压生产的三大要素

2.2冲压两大类工序

2.2.1分离工序

2.2.2成形工序

2.3冲压的基本工序和两种变形类型

2.3.1冲压的基本工序

2.3.2冲压件的两种变形类型

2.4板料冲压成形性能

2.5板料成形极限

2.5.1成形极限和成形极限图

2.5.2胀形成形试验(埃里克森值IE)

2.6冲压成形设备

2.6.1曲柄压力机

2.6.2高速压力机

2.6.3伺服压力机

2.6.4液压机

第3章冲裁工艺

3.1冲裁工艺的概念

3.2冲裁变形过程及应力分析

3.2.1冲裁变形过程

... 查看详情

本书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配套教材—车辆工程系列教材之一。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