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叔诚钢琴讲堂
把大师课带回家

作者:石叔诚

定价:6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413851

出版日期:2016.05.01

印刷日期:2016.04.26

图书责编:王琳

图书分类:零售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石叔诚钢琴讲堂》是著名钢琴家石叔诚老师的著作。为了学习钢琴,家长和孩子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如此大规模的投入本应对从小到个人、大到整个民族(中国约有20%的孩子学习钢琴)都产生更多积极的意义,然而结果远非如此。钢琴家石叔诚有感于这样的“浪费”,通过本书,分别针对业余学琴者和专业学琴者,从整体意识到具体操作,对各种学琴误区进行了一一“拨乱反正”。大师丰富的演奏经验和教学经验,确保了本书成为性价比最高的真正的大师课。而通过那些毫不保留的“大白话”和“大实话”,石老师开朗率真的性情也跃然纸上,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大师的课堂。另外,本书也给音乐爱好者从技术和感性层面欣赏钢琴音乐的带来全新思路。

作者简介: 石叔诚,1946年出生于北京,中国著名钢琴家和指挥家,是国家首批“一级演员”,最早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艺术家之一,中国大陆的第一位“施坦威艺术家”,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创作成员之一。

虽然很多不良现象习已成风,很多弊病司空见惯, 表面看似简单的小事,但深思细想则不免令人担忧, 总该义不容辞地出来讲讲。 且看业余领域中 :有的家庭为了培养下一代, 节衣缩食购买了钢琴。不辞辛苦地为孩子找钢琴老 师,或进入钢琴培训机构。家长不仅每周陪孩子上 钢琴课,还要天天督促他们练琴,甚至陪练。日复 一日,年复一年。伴随着大人着急上火,孩子受苦 受罪,终于考过了业余钢琴考级的九级、十级。于是, 奔走相告、举家庆贺!但实际结果是什么呢?十年 寒窗苦换来的可能竟是 :“从此再不用弹钢琴啦!” 究竟是可喜可贺,还是可叹可悲? 且看专业领域中 :有人千辛万苦进入了专业学 校,经过几年的拼搏与竞争,终于把毕业证书拿到 了。其中少数的“佼佼者”不仅毕业了,还获得过 不少的奖项,周围自然一片羡慕的目光,可谓是名 副其实的“学有所成”。但实际结果是什么呢?很 可能会突然发现自己一不能上台演奏,二不会任课 教学,三不能适应社会上对音乐人才的实际需要。 更为糟糕的是,自己内心原本对音乐的热情和兴趣 早已荡然无存了。 这究竟算不算得不偿失?学习了音乐却不懂音 乐 ;学习了钢琴却不爱钢琴 ;走了专业的学习之路 却实际仍然像是个门外汉,这在今天的中国已不再 是个别现象了。面对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所有 关心钢琴教育的人士认真地研究与思考,问题的症 结出在哪里?否则一些严重的问题会愈演愈烈,无 限蔓延,并且传宗接代。 虽然我一直在音乐团体从事演出工作,却从未 ...

暂无课件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v

目 录 

CONETNTS 

自序 

总论 

Ⅵ 

001 

第一章 

谈初学钢琴 

008 

一、谈几项大事 

008 (一)旋律 

009 (二)节拍 

011 (三)伴奏部分 

013 

二、谈几项常识 

013 (一)坐姿 

014 (二)基本手形 

015 (三)基本的弹奏方法 

015 (四)读谱 

第二章 

谈业余学琴 

026 

一、谈基础 

029 

二、谈方法 

030 (一)科目1,基本练习 

034 (二)科目2,练习曲 

039 (三)科目3,复调乐曲 

044 (四)科目4,乐曲 

023 

054 

三、谈程度 

061 

四、谈比赛 

065 

五、谈练琴时间 

066 

六、谈视谱与背谱 

067 (一)视谱慢 

068 (二)背谱慢 

第三章 

谈专业学琴 

079 

一、论钢琴演奏的技术 

082 (一)手指 

088 (二)手腕 

092 (三)手臂 

096 (四)放松 

103 (五)以《肖邦练习曲》为例谈技术 

113 

二、论钢琴演奏的声音 

116 (一)什么是钢琴的“好声音” 

118 (二)如何建立“好声音”的概念 

122 (三)如何使钢琴发出“好声音” 

140 (四)踏板 

...

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老师开始意识到,通过学习钢琴开启孩子丰富的感官世界和精神世界,要比单纯的手指技术训练要更为重要,前者使孩子受益终身,而后者不仅不能造就真正的艺术家,还有可能让孩子失去对钢琴和音乐的兴趣。
然而人们憧憬着学琴所带来的种种”魔法”,现实却是多年形成的教与学的观念和习惯,让人无法逃脱学琴与音乐、学琴与快乐之间越走越远的”魔咒”。姑且不提这一魔咒所带来的手指技术有多少真正的含金量——最初让孩子学钢琴的那些单纯而美好的目标究竟还剩下多少?
一次偶尔的机会和石叔诚大师聊起这个话题,发现大师对此问题早有密切地关注。不像普通大众仅仅”意识到”,大师丰富的演奏经验、教学经验和在专业领域开阔的视角,决定了他有能力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刻地剖析,而他也确实用琴人的执着紧咬着这一问题,并在他的大师课教学中不断探索和贯彻相应的训练方法。实践证明:”魔咒”完全可以用具体而专业的训练打破,“心”的丰富,“耳”的聪敏,不仅仅是观念,更是技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破除魔咒后的“手”更灵巧,学琴者的钢琴技术将真正得以全面发展。
但是,有机缘于大师课的人毕竟只是非常非常少的一部分,作为出版人自然要撺掇大师以著述的方式将这些成功的经验传播给更多的老师、家长和孩子。
谦虚和务实的石老师曾经担心自己写不如弹和讲到位(这是大师的第一本书),然而交稿时却让我大大惊喜——对孩子、老师和家长来说,还有什么比这些毫不保留且条理清晰的 “大白话”和“大实话”更有参考价值呢?希望读者们通过如此价廉物超值的大师讲堂深深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