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46元
印次:2-15
ISBN:9787302359920
出版日期:2014.05.01
印刷日期:2019.07.30
图书责编:桑任松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是针对我国师范院校在师资培养中缺乏班级管理教育及其教材的现状,为建设“全面推进高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的需要而编写的。 本书密切结合教师教育专业实际,突出学术性、实用性,为广大师范生提供班级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知识。主要内容包括班级管理中的学生和班主任、班级管理目标与内容、班级管理的原则与方法、班级组织建设、班级日常管理、班级活动管理、班级文化管理、班级突发事件的管理、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家校合作模式、班级管理的评价等。本书具有新颖的体系结构、求实的教学内容和丰富的教学资源。 本书是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系列教材之一,主要面向师范类本科生,也可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进修用书。
张作岭,男,汉族,1987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教育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在天津大学获高等教育管理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现任吉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原理和高等教育管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年来,在《社会科学战线》、《中国高等教育》、《现代教育科学》、《教育探索》、《教育导刊》、《成人教育》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独立编著和参编著作6部。承担吉林省教育科学“九五”、“十五”、“十一五” 规划项目和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1项。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
前 言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应地,高等师范院校培养方案也进行了调整。本书是针对以往我国师范院校在师资培养中缺乏班级管理教育及其教材的现状,为建设“全面推进高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的需要而编写的。本书是在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调查与研究新时期中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与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本书的编写力求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思想,反映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的趋势,体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紧密结合高等院校教师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努力构建科学的教材体系。 本书是“教师教育系列教材”之一,主要面向师范类本科生或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教材共分为绪论、班级管理中的学生和班主任、班级管理目标与内容、班级管理的原则与方法、班级组织建设、班级日常管理、班级活动管理、班级文化管理、班级突发事件的管理、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家校合作模式、班级管理的评价。每章后均附有生动鲜活、发人深思的班级管理案例。本书的特点主要为具有新颖的体系结构、求实的教学内容和丰富的教学资源。 本书由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集体编写,张作岭、宋立华主编。具体编写分工如下:绪论,张作岭、王野;第一章,宋立华;第二章,马军;第三章,纪国和、王传明;第四章,李卓;第五章,李朝辉;第六章,宋立华;第七章,王丽娟;第八章,龚冬梅;第九章,王志彦;第十章,李虹。全书由张作岭、宋立华统稿。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借鉴了许多论文和兄弟院校教材中的观点与材料,在...
?绪论 1
第一节 班级简介 3
一、班级的定义 4
二、班级的构成 6
三、班级的特点 7
四、班级的发展历程 8
第二节 班级管理简介 11
一、班级管理的内涵 11
二、班级管理的功能 13
三、班级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15
第三节 怎样学习班级管理课程 17
一、学习班级管理课程的意义 17
二、学习班级管理课程的方法 17
本章小结 18
思考与练习 19
?第一章 班级管理中的学生
?和班主任 21
第一节 班级管理中的学生 22
一、班级管理中学生的地位 23
二、班级管理中学生的本质属性 26
三、班级管理中学生的身心发展
特点 28
第二节 班级管理中的班主任 29
一、班主任的作用 29
二、班主任的职责 32
三、班主任的能力素质要求 33
四、班主任的专业发展 36
本章小结 39
思考与练习 39
?第二章 班级管理目标与内容 41
第一节 班级管理目标 43
一、班级管理目标的内涵和特点 43
二、班级管理目标的类型 44
三、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 46
第二节 班级管理的内容 50
一、班级的组织建设 51
二、班级的日常管理 52
三、班级的活动管理 54
四、班级教育力量的管理 55
本章小结 56
思考与练习 56
?第三章 班级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58
第一节 班级管理的原则 60
一、方向性原则 61
二、全面管理原则 63
三、自主参与原则 64
四、教管结合原则 67
五、全员激励原则 67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