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69元
印次:2-7
ISBN:9787302584131
出版日期:2021.09.01
印刷日期:2024.07.18
图书责编:刘向威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内容包括计算机组成及工作原理、计算机软件与信息表示、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计算机新技术、大数据应用技术,以及计算思维与程序设计。 全书分为3部分: 第1部分(第1~4章)为基础篇,着重介绍现代信息技术,主要让读者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工作原理、软件与信息编码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并了解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区块链技术以及数字人民币等计算机新技术; 第2部分(第5章)为大数据应用技术篇,着重介绍大数据相关概念、大数据处理的流程、Python处理数据与分析以及大数据可视化,理解数据的收集、存储、清洗、整理等预处理过程,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及可视化展示; 第3部分(第6章)为计算思维与程序设计篇,着重介绍“计算平台—问题求解—数据处理”的过程,使读者掌握问题求解的方法与手段以及正确的科学思维模式,并初步具备运用程序设计的思想与方法求解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计算机程序设计等课程的深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书既可供多层次、不同专业的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使用,通过合理选取,可以满足不同学时的教学,也可作为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二级基础理论的参考书,还可作为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和对计算机技术感兴趣的读者的参考书。
熊福松,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学历:硕士;研究领域:计算机应用、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等;成果:著有《计算机基础与计算思维》、《Python程序设计》等。
前言 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前所未有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机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不可或缺的工作工具和生活工具。因此,计算机教育应面向社会,与时代同行。为进一步推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简称白皮书)。白皮书建议各高等学校在课程设置中采用“1+X”方案,即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若干必修或选修课程。 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由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构成,本书是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理论部分编写的。全书内容共分6章。第1章是计算机组成及工作原理; 第2章是计算机软件与信息表示; 第3章是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 第4章是计算机新技术; 第5章是大数据应用技术; 第6章是计算思维与程序设计。其中,第1~3章重点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做了全景式介绍,属于基本原理性内容,力求讲解简洁与说理透彻。第4章属于技术性内容,做了粗线条的介绍,读者在将来学习和工作中还可以进一步学习和加深理解。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越来越重要,已被列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越来越多的专业领域都需要和大数据技术结合,因此第5章着重介绍大数据应用技术。同时,计算思维的培养是由九校联盟(C9)率先从美国常春藤名校引入国内的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经过几年的实践在国内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议有条件的高校开设相关内容的教学,因此第6章重点介绍计算思维和程序设计基础。 本书在精心编排...
目录
第1部分基础篇
第1章计算机组成及工作原理
1.1计算机概述
1.1.1计算机发展历史
1.1.2计算机分类
1.2微电子技术
1.2.1集成电路
1.2.2摩尔定律
1.3计算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1.3.1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1.3.2五大基本部件
1.3.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1.4PC的组件
1.4.1主板
1.4.2CPU
1.4.3存储器
1.4.4输入输出设备
习题
阅读材料1: 光刻机
阅读材料2: 未来计算机
第2章计算机软件与信息表示
2.1软件概述
2.1.1程序与软件
2.1.2软件的分类
2.2操作系统
2.2.1操作系统概述
2.2.2操作系统的功能
2.2.3常见操作系统
2.3信息与信息表示
2.3.1信息
2.3.2数制与数制转换
2.3.3数值的编码
2.3.4文本的编码
2.3.5图像的编码
2.3.6其他信息的编码
习题
阅读材料: 鸿蒙操作系统
第3章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
3.1通信技术
3.1.1通信系统
3.1.2网络传输介质
3.1.3网络互联设备
3.1.4数据交换技术
3.1.5多路复用技术
3.2计算机网络基础
3.2.1计算机网络概述
3.2.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3.2.3计算机网络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