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梁坤
定价:9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07120
出版日期:2023.01.01
印刷日期:2022.10.27
图书责编:刘晶
图书分类:零售
网络时代的到来导致以领土范围为标准的管辖界限逐渐模糊,近年来各国在刑事侦查中收集电子数据时跨越传统国家疆界的现象屡见不鲜。以美欧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在跨境电子取证制度方面的转型与发展尤其引人著目,其以长臂管辖等方式开展的电子取证对我国数据主权与安全均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我国的数据出境管制制度需要更具针对性地予以应对。与此同时,我国在传统的刑事司法协助框架下开展的电子取证面临效率相对低下的困境,侦查机关开展的单边跨境电子取证也存在国际法上的风险,这些问题均需给予法理和制度层面的及时回应。
梁坤,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重庆市新型重点智库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院研究员。长期从事网络与数据安全、刑事侦查、刑事证据方面的交叉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多项。曾获中国法学会第七届“董必武青年法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等奖项,在《环球法学》《环球法律评论》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前 言 数十年前,世界上各个角落的人几乎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生活,与世界上其 他地方的人老死不相往来。在信息技术的驱动之下,第四次工业革命深刻地改变 了这个世界。如今,全世界有数十亿人都通过互联网联系了起来。人们徜徉在虚 拟世界,有了几乎无限地获取知识的渠道以及更强的处理信息的能力,甚至还能 够随心所欲地将海量的数据储存在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云”中,在地球上连接网 络的任何地方都能随时取用。 机遇与挑战并存。刑事犯罪也随之越发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这突出表 现在网络犯罪已经表现出的三种形式:一是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开展 的犯罪,传统的犯罪方式因而有了全新的表现形态;二是针对计算机及电子设备、 互联网、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犯罪;三是上述两类网络犯罪之外的其他处于上下 游的关联网络犯罪。a近年来,在网络犯罪越发增多的情况下,包括刑事侦查在 内的整个刑事司法程序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于是,世界各地的侦查人员在 近年来的日常工作中,需要越来越多地运用电子设备和信息技术,侦查工作的运 行样态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背景下,网络犯罪侦查、信息化侦查、 大数据侦查、数字侦查、智慧侦查、人工智能侦查等新鲜词汇接踵而至地出现在 我们面前。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警察和罪犯之间玩的就是猫捉老鼠 的游戏。老鼠在大步地向前迈进,警察当然也没有理由故步自封。 a 这是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2021年发布的《人民检察院办理网络犯罪案件规定》第2条进行的 分类。该条指出:“本规定所称网络犯罪是指针对信息网络实施的犯罪,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犯罪, ...
第一章 跨境电子取证管辖的理论模式总览 001
第一节 基于传统国家疆域的数据存储地模式 004
一、数据存储地模式概说 004
二、数据存储地模式面临的困境 006
三、数据存储地模式的松动 010
第二节 依托跨境云服务提供者的数据控制者模式 016
一、数据控制者模式概说 016
二、数据控制者模式与数据存储地模式的相互关系 019
三、数据控制者模式在全球层面对刑事取证管辖制度的影响 021
第三节 跨境电子取证管辖模式变革的影响因素 023
一、各国立足自身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对数据资源的掌控 023
二、“数据特例主义”对适用于有形实物的管辖模式的冲击 034
第二章 跨境电子取证管辖模式的中国选择 037
第一节 跨境电子取证管辖模式的中国立场及理论检视 038
一、我国刑事数据取证管辖的现状考察 038
二、对电子数据的现行刑事取证管辖模式的理论检视 045
第二节 中国跨境电子取证管辖模式的未来 047
一、完善刑事数据取证管辖模式的基本主张 047
二、完善刑事数据取证管辖模式的具体构想 049
VI
数据主权与安全:跨境电子取证
第三章 美国《云法案》的跨境数据披露制度 064
第一节 《云法案》的主要内容透视 066
一、美国执法部门通过服务提供者对境外电子数据的获取 066
二、“适格外国政府”通过服务提供者对美国境内电子数据的获取 069
第二节 《云法案》出台的直接诱因 075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