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晓红
定价:4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58573
出版日期:2024.05.01
印刷日期:2024.04.23
图书责编:吴梦佳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共分为2篇,8个章节,第1篇为理论篇,主要包括能源与智慧能源、能源技术基础、智慧能源管理技术原理和智慧能源管理4个章节,从理论基础到技术体系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第2篇为应用篇,主要包括重点行业智慧能源应用、社会系统智慧能源应用、重要资源智慧能源应用和未来智慧能源4个章节,覆盖交通、建筑、农业、城市、社区、家庭智慧能源应用以及智慧电力、智慧水资源、智慧燃气等领域的应用技术实例,最后总结了发展智慧能源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展望能源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本书的理论与实践内容相辅相成,既具有理论高度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本书可作为各类高等院校管理科学与工程、能源类、环境类等相关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智慧能源技术开发、能源管理等相关岗位的研发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学习和参考。
陈晓红,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青,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及数据智能领域的著名专家,中共党员。现任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中南大学商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科技委管理学部副主任,“数字经济时代的资源环境管理理论与应用”国家基础科学中心主任,湘江实验室主任,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负责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国家中组部“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顾问委员会主席,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光召科技奖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
前言 能源是维系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建设现代文明的重要物质基础,安全可靠的能源供应体系和高效、清洁、经济的能源利用,是支撑人类文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将推动能源转型和提质增效,以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能源体系建设的主旋律,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实现能源强国。 在全球气候变暖、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及信息技术全面发展的背景下,人类即将迎来新一轮的能源革命,必将涵盖对能源行业的全面数字化和信息化升级,同时构建全球范围的能源互联网,以显著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能源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 智慧能源管理的总目标是实现能源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其本质是能源和信息的互联,以高水平的能源供需动态管理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智慧能源管理基于管理学、运筹学、信息学和经济学等基础理论,构建数智化和可视化的能源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平台对能源的开发、加工转换、传输和消费等各环节进行全方位管理。其技术基础主要依托于各类信息化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区块链、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智慧能源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人类即将进入“能源智能化时代”。 本书基于“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的数智化转型研究,结合行业应用案例,全面论证了智慧能源管理体系的理论依据、应用方式和未来发展趋势。理论篇包括4个章节,主要从智慧能源管理的理论体系、智慧能源管理的技术依据和智慧能源管理的技术体系三个方面展开能源理论和技术体系的全面阐述,并从能源供给侧和需求侧分别探求智慧管理的创新机制; 应用篇从重点行业智慧能源应用、社会系统智慧能...
目录
理论篇
第1章能源与智慧能源
1.1能源与智慧能源概述
1.1.1能源概述
1.1.2智慧能源的内涵与特征
1.1.3智慧能源的体系构架
1.2世界能源发展现状
1.2.1能源生产情况
1.2.2能源消费情况
1.2.3能源贸易情况
1.3能源危机
1.3.1能源危机的产生
1.3.2我国能源面临的挑战
1.4我国新能源产业智慧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1.4.1太阳能光伏产业
1.4.2太阳能光热产业
1.4.3风电产业
1.4.4核能产业
1.4.5生物质能产业
1.4.6新能源汽车产业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习题与思考
拓展阅读
第2章能源技术基础
2.1传统能源技术
2.1.1清洁燃煤
2.1.2石油炼制与加工
2.1.3可燃冰
2.1.4电能转化与存储技术
2.2新能源技术
2.2.1太阳能技术
2.2.2风能技术
2.2.3磁流体发电技术
2.2.4氢能技术
2.2.5海洋能技术
2.2.6核能技术
2.2.7生物质能技术
2.3“双碳”背景下节能减排技术
2.3.1工业节能技术
2.3.2建筑及民用节能技术
2.3.3交通节能技术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习题与思考
拓展阅读
第3章智慧能源管理技术原理
3.1系统论与协同论
3.2信息化传输技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