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引 言 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清华园 001 第一章 理念篇 007 第一节 “完全之人物”      ——国学大师们对艺术教育意义的历史探求 008 第二节 从“完全人格”到“周见洽闻”     ——周诒春、曹云祥、梅贻琦 011 第三节 “又红又专,全面发展”      ——蒋南翔 014 第四节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新时期的校领导们 017 第五节 我们对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理解   020 第二章 教育篇 039 第一节 艺术教育的课堂教学   040 第二节 学生艺术社团的建设和发展   055 第三节 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   087 第三章 机构组织篇 113 第一节 学校艺术教育的管理体系   114 第二节 艺术教育职能机构的演变   120 第三节 学生文化艺术活动组织机构的演变   131 第四章 成果篇 135 第一节 清华“艺术—名人”录   136 第二节 清华学子对近代中国艺术发展的贡献   149 第三节 清华艺术教育所获得的荣誉   177 第四节 百年来清华学生创作的优秀作品   179 第五章 纪念篇 183“我们的青春像??”    ——记高声唱歌咏队 黎章民 184  “一二  ·一”反内战运动中的西南联大   “高声唱歌咏队”和四烈士《送葬歌》 严宝瑜 192 回忆清华剧艺社 王松声 徐应潮 孙晓耕 李 永 197 难忘的清华大家唱歌咏队 方.等 203 半个世纪后的回眸 黄昭度 206 校园乐声 程不时 210 时光倒流  40年   ——军乐队生活回忆 陈天明 214 在两个集体中成长 王家驹 217 两个集体,两个课堂 陈清泰 218 音乐:跨越时空的桥梁 刘西拉 223 科学、艺术与人生   ——艺术活动给我和我们带来了什么? 龚绍文 227 歌声中回忆 肖运鸿 229 我叫“八成儿” 孟繁雨 234“为党宣传,永远战斗”的旗帜鼓舞着我们 吴毓鸣 237 难忘的文艺社团 高晋占 240 啊!清华 邱心伟 245 春风化雨   ——记那个年代的清华艺术团生活 侯宇燕 250 在文艺社团里感受幸福、骄傲和力量 于 干 259 文艺社团奠定了我的人生 陈洪波 263 乘着歌声的翅膀   ——回忆总是美好的,文艺社团让我难忘 许 蔚 266 集中班的日子 李 强 268 俯首甘为孺子牛   ——军乐队队委 陈 鹰 周 倜 270 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交响乐队     1994—1995学年春季学期工作总结 王振宇 272 圆梦“中央舞台” 索 颖 276  共性与个性   ——新时旧事之随想 李艳琼 279 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四重唱赴美访问活动总结 郝近瑶 281 实现对梦想的承诺 汤一诺 291 春风化雨,美育育人   ——浅谈艺术团工作与集中班 王奇冕 293 “器识其先,文艺其从”   ——浅谈传统戏曲精神对于清华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 孙羽津 295 缤纷艺术伴生涯   ——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掠影 龙洋子 297 附录一 改革开放后部分领导的讲话 301 加强学校艺术教育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1996年,在第一届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 胡显章 302 不断提高认识,努力开拓艺术教育的新局面 ——2000年,在第二届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 胡显章 306 学生艺术团学期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  2006年  8月) 张再兴 310 在学生艺术团寒训汇报演出后的讲话(  2008年  2月) 史宗恺 320 在学生艺术团建团  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节选)(2008年  4月  29日) 顾秉林校长 322 附录二 清华大学艺术教育大事记 325  1.学校艺术教育大事记   326  2.学生艺术社团大事记   349  3.学生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大事记   394 附录三 艺术教育中心、艺术团的部分有关文件 407  1.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教师修养条例(讨论稿) 408  2.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工作手册(节选)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