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切地讲,磁性材料应该是指具有可利用的磁学性质的材料,目前普遍被称为“磁性材料”
,但应该将“磁性”理解为“可利用的物质的磁学性质”,因为后者包括的范围比一般意义
上的磁性要宽得多。
磁性材料按其功能可分为几大类:① 易被外磁场磁化的磁芯材料;② 可发生持续磁场的永
磁材料;③ 通过变化磁化方向进行信息记录的磁记录材料;④ 通过光(或热)使磁化发生变
化进行记录与再生的光磁记录材料;⑤ 在磁场作用下电阻发生变化的磁致电阻材料;⑥ 因
磁化使尺寸发生变化的磁致伸缩材料;⑦ 形状可以自由变化的磁性流体等。磁性材料的功
能
是多种多样的。
利用上述功能,人们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制作变压器、马达、扬声器、磁致伸缩振子、记录介
质、各类传感器、阻尼器、打印器、磁场发生器、电磁波吸收体等各种各样的磁性器件。在
由上述器件组成的设备中,除了机器人、计算机、工作母机等产业机械之外,我们身边的汽
车、微机、音响设备、电视机、录像机、电话、洗衣机、吸尘器、电子钟表、电冰箱、空调
器、电饭锅、电表等不胜枚举,应用机器多得令人吃惊。
近年来的磁性材料,在非晶态、稀土永磁化合物、超磁致伸缩、巨磁电阻等新材料相继发现
的同时,由于组织的微细化、晶体学方位的控制、薄膜化、超晶格等新技术的开发,其特性
显著提高。这些不仅对电子、信息产品等特性的飞跃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成为新产品
开发的原动力。目前,磁性材料已成为支持并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材料。
本书将从两个方面论述磁性材料,第1章讨论磁性和磁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以便对磁性材料
的基本问题有较深入的了解,第2~9章将分别针对具体的磁性材料进行讨论。本书的内容既
不同于磁学基础理论,又有别于磁性材料的加工工艺,而是从材料科学的角度论述磁性
材料
,重点讨论磁性材料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为此,本书将涉及到原材料、冶炼加
工
、热处理、特殊加工、组织结构调整与控制等。分析这些因素对于磁性材料在原子、电子结
构层次、晶体结构层次、相结构层次的微观组织结构中有什么作用,使其发生什么变化,进
而对宏
观性能产生什么影响等。从而使读者对各类磁性材料的理解、使用,对原有磁性材料性能的
提高,对新型磁性材料的研究、开发,有所启发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