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清华大学出版社推出的这套《高等学校计算机系列教材》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列教材》的姊妹篇。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列教材》出版以来,多次获得国家和部级奖项。我们经常收到一些师生热情洋溢的来信,强烈感受到他们对新的知识与教育模式的渴求,同时也感受到广大师生对清华大学计算学科教学工作的关注和信任。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同院校对于计算学科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突出体现在:理论课时的压缩、实践能力的要求提高,以及学科教育与行业需求的不断结合。根据这些发展趋势,清华大学一批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总结了他们几十年的教学和科研经验,有针对性地编写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系列教材》。这套教材的特点体现在:

1. 课程内容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列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适时的修订更新,并且明确了教学基本要求,区分应该熟练掌握和只需一般了解的内容。

2. 强调加强基础理论教育,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为进一步的实践教学既提供了基础知识,又留出了足够的时间。

另外,本套丛书同时出版了相关辅导用书,并为教师免费提供电子课件,便于师生的教学使用。

清华大学计算学科坚持推行具有启发性的、富于创造性的教学工作,为国家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列教材》中就可以体会到这些艰辛的探索历程,希望作为姊妹篇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系列教材》也能得到师生的认可。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9月

前言

本书是《微计算机技术》(马群生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的配套教材,也可以作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课程的实验和辅助教材。

本书共分4章,内容如下:

第1章为汇编语言程序实验基础,介绍汇编语言几个应用软件的使用。第2章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给出指导性例题和汇编语言实验课题。第3章介绍TPC1型16位微机实验培训系统的电路设计。第4章为接口实验,首先针对常用接口芯片从应用的角度进行小结,然后给出指导性例题,最后选编实验课题。附录A给出了汇编语言编程实验的参考程序。附录B给出了接口实验的参考程序。

本书第1章、第2章、第4章、附录A、附录B由仇玉章编写,第3章由冯一兵编写。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难免有错漏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作者200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