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第二版前言

自1997年编写本教材第一版以来,已经历时8年,在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所跨越的这几年间,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从国民经济到日常生活的所有领域,电工电子产品几乎全部予以覆盖。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电能的使用与人们工作条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紧密相连。为此,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课程改革也要适应这一发展形势的需要。对此,我们将新版教材相对原版教材作了一些修订。

● 为了让教材能适合各种不同类型专业的院校方便使用,将原版教材一、二两篇改为上、下两册分开出版。

● 对一些经典、传统的知识把握一个度,即够用。删除了繁杂的理论分析与推导,加强了基础理论知识的工程应用,让学生具有应用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 为了让学生掌握所讲授的基本内容,每节后均备有丰富的思考题,让学生能通过这些思考题来巩固所学的基本概念。

● 在下册的编写中采用了“管路结合,管为路用”的方法,其目的是加强针对性,不让学生在学习器件时有空虚之感。

● 将上册中《可编程控制器》这一章的机型由三菱F1系列改为OMRON系列P型机。下册中增加了《存储器与可编程逻辑器件》一章内容,使教材内容跟随新技术、新器件、新系统的发展而得到不断的更新。

● 为了配合本教材的使用,特编写了《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版)教学辅导与习题解析》一书,供教师和学生参考。

参加本书编写的有王久华(电路的基本定律与分析方法、变压器和电磁铁)、周冬水(晶体二极管与整流、滤波及并联稳压电路)、符健(晶体三极管及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组合逻辑电路)、邹贵平(电路的暂态过程)、王俐(继电接触控制电路、可编程控制器、触发器与时序逻辑电路、数—模与模—数转换器、存储器与可编程逻辑器件)、符磊(电动机)、刘陆平(正弦交流电路)。全书由符磊、王久华组织编写、统稿和审定。

同时,对参与本书编写的南昌理工学院、南昌大学、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日报社等单位表示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及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及同行老师指正。

   编  者  

200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