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财政与税收

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关系到民生大计。财政与税收对社会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国民经济发展、企业经济活动、居民切身利益及政府决策行为都具有重大影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相关知识已成为各类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必备知识。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国家财政与税收的大幅度增长,以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国家对经济发展宏观调控力度的不断加大,国家适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财政与税收管理的新规定、新政策和新的监管制度,使我国的财税理论与实践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革。本书正是顺应这一变化而编写的。

为了培养实用型人才及满足高职高专教学要求,我们组织长期从事现代财政与税收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同志参加具体写作。在编写过程中注重体现国家教育部有关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精神,注重结合学制缩短、加强课程改造和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等具体要求,注重财政和税收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吸收财税改革实践的新成果,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财税活动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全书共11章,采用一体化规范的结构层次,即每一章的开篇都有“学习目标”,结尾配合读者的自学需要编写了学习指导,包括基本概念、思考题、练习题或案例分析等内容。在财政与税收基本理论的具体介绍中,坚持以“适度、够用”为原则;充实税收及其管理方面的知识,注重基本技能培训,以实现“宽基础、强能力”的培养目标。

本书遵循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结合实际讲解的内容体系,通俗易懂,便于学习、理解和掌握。为此,我们在此教材的编写上突出了以下特点:①在内容编排上,始终把内容的创新和贴近实践放在首位,密切关注国家财政税收体制及政策的最新变化,将最新的理论政策知识及由体制改革所引起的政策或制度的调整等内容纳入到教材中;②在结构体系编排上,改变了通常财政学教材中税收部分分量偏轻的状况,使读者能对税收知识有更多、更全面的了解;③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在阐述财税理论的同时,运用大量案例进行分析,以便于读者理解、掌握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本书的内容和特点决定了其适用范围比较宽,既可用于高职高专院校及成人高校财经类、经济类和管理类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工商及流通等企业员工的培训教材,同时也是广大社会读者的有益参考读物。

本书由李大军进行总体方案策划并具体组织,葛文芳担任主编并负责统稿,严晓红和李淑娟担任副主编;全书由北京富嘉邺科贸公司财务经理、高级会计师李东辉审定。参加编写的人员有:严晓红(第一章、第九章)、卜小玲(第二章、第三章)、侯国旗(第六章、第七章)、葛文芳(第四章、第八章)、李淑娟(第十章、第十一章)、陈颖(第五章)和李大军(附录)。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参阅、借鉴、引用了大量国内外书刊资料和业界的研究成果,并得到了有关专家教授的指导,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时间紧,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和广大读者给予指正。

编者200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