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蓬勃增长给广大人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私人财富的积累在迅速增长。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不到2 000亿元人民币,而到2005年末,快速激增到149万亿元人民币,到2006年2月底,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经达到1512万亿元。
由于全民收入的逐年增加、个人资金的快速积累,买汽车、买保险、购房产、购基金、炒股票、炒黄金等已成为人民大众的普遍投资行为。可以确切地说,我国已经进入了金融理财时代。为普及金融知识,进行理财观念教育,北京市金融主管部门将2005年定为“北京市民金融理财年”。目前我国居民理财热潮越来越高、市场潜力巨大,金融理财和财富管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高速发展必将成为金融业中发展最快的重要业务。需求促进专业建设,市场驱动人才培养。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和战略重点的转移,随着金融理财和财富管理业务的升温和扩张,社会急需懂经营、会策划、善沟通、能执行的操作实施型金融理财专业技能人才,本教材正是为满足这一需要而编写的。
根据高职高专教材“理论够用,突出技能和能力培养”的编写原则,本书的编写思路是:点面结合,张弛适度,联系实际,突出实用。本书由多年从事金融业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主讲教师,以及常年开展理财与保险业务、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企业业务骨干共同编写。本书的编写是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最新金融理财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金融行业现状、特别是金融理财业务的具体运营,针对高职高专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和需要,系统介绍了金融理财的基本概念、原理、交易方法和策略技巧等知识,对金融理财业务的综合流程进行了简明清晰的介绍与分析,并突出强调了理财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结构及能力要求。
全书共10章,内容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针对性强,打破业务人员因长期分业经营而缺乏综合理财知识的问题;二是实践性与实用性强,以案例引证解读理论且图文并茂、语言生动、深入浅出;三是模块化设计,便于教学授课和企业培训。正是由于本书具有定位准确、理论适中、知识面宽、内容翔实、案例丰富、贴近实际、突出实用性、适用范围宽泛且通俗易懂、便于学习理解和掌握等特点,本书既适于作为高职高专金融理财、金融保险、工商管理等经济类相关专业的教材,又可作为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教材,还是广大社会自学者非常有益的参考读物。
本教材由李大军进行总体方案策划和组织,周伟担任主编并统稿,卜小玲和赵春萍为副主编;本书由具有丰富金融理财实践经验的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理财服务中心贾玉林经理审定。参加编写的人员有:吴跃(第1章、第6章),周伟(第2章、第5章、第7章),卜小玲(第3章、第4章),陈颖(第8章),赵春萍(第9章、第10章),李大军(附录)。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有关银行和保险公司等企业业务经理及科研院所金融理财专家的具体指导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时间紧和水平所限,在编写过程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恳请各位专家和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作者200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