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教育史上,有关整个学科综述性导引课程的构建问题是一个长期以来引起激烈争论的主题。CC 2001报告指出,整个学科综述性导引课程的构建有助于推动学科的发展,并鼓励各种学术团体(如学会或研究会)以及教师个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类课程主要解决的是对计算机功能的工具性认识问题,对计算机学科而言,即使某人可以相当熟练地操作计算机,仍不能说他已相当了解计算机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应用计算机技术是有本质区别的。“计算机学科概论”这类课程通过对计算机学科进行系统化和科学化的描述,以严密的方式将学生引入计算机学科各个富有挑战性的领域,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学科中那些富有智慧的核心思想,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根本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去认识和学习计算机学科。
“计算机学科概论”课程内容丰富,知识面宽,涉及计算机专业一级学科的几乎所有主题,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作为第一门专业课,学生几乎没有任何计算机学科的专业知识背景,因此,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学生对于许多内容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有些内容甚至根本就不能理解,这是很正常的。“计算机学科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
(1) 对整个计算机学科有一个正确的初步认知。要在这一门课程中达到完全认知计算机学科是不现实的,对整个计算机学科较深入的认识和感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倾注每一个从业者的毕生精力。
(2) 俯瞰计算机学科,才能达到一个整体的正确认知。了解整个学科的概貌,明确相关知识将来在什么课程中可以学到,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才能自觉搭建整个知识体系,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3) 对课程中出现的大多数基本概念和术语定位在了解层次。这门课程的教学重点不在于让学生学到了哪些具体知识,深入学习和掌握这些具体知识属于后续课程的教学内容,有些知识恐怕要到研究生阶段才会接触到。 (4) 激发学习兴趣,给学生留下大量的疑问和问题,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伏笔。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应该是学生对计算机学科的各个主题充满了兴趣和好奇,同时又产生了太多的不理解和疑问,非常渴望探索其中的科学道理。
总之,“计算机学科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认知和导学,通过这门课程,学生能够对整个计算机学科有一个正确的初步认知,明确怎样去认识和学习计算机学科,能够怀着兴趣带着问题去学习后续课程,那么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
从“计算机学科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一年级新生在学习中普遍关心的问题出发,本书的编写思想是:
(1) 粗线条地介绍整个学科的概貌,介绍计算机学科知识领域划分的过程、涵盖的问题以及学科的本质,使学生一进入本学科就有着清晰、明确的方向和认识,在学习过程中不再感到困惑和茫然。
(2) 概要地介绍计算机学科最核心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在大学生活的开始就知道,要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知识体系,以及如何构建这个知识体系。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得计算机学科的教育已经不能完全通过跟踪流行系统的变化来跟踪学科的发展,但是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多数的基本知识还是不变的。
(3) 按照科学的思想方法,只有认识世界,才能够改造世界,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首先是认知计算机学科,然后介绍本学科的方法论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少走弯路。
(4) 写作风格上,采取高级科普的深度定位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具体知识不做进一步的展开和详细介绍,不引入过多晦涩的专业词汇,大量插入图片,大量引用计算机行业的具体事例,大量运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类比。
(5) 计算机学科是不断发展的,为了理解计算机学科,必须尽可能地领悟各主题的基本思想及其发展趋势,因此,本书以历史和发展的观点介绍每一个主题。
本书由胡明和王红梅共同执笔,并在长春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学中使用了两年,听课的学生对书稿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