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电影只是将拍摄到的自然景物、舞台表演原封不动地放映到银幕上。美国导演D.W.格里菲斯开创了采用分镜头拍摄的方法,然后再把这些镜头组接起来的剪辑艺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剪辑是导演的工作。但随着有声电影的出现,声音和音乐素材的剪辑也进入了影片的制作过程,剪辑工艺越来越复杂,剪辑设备也越来越先进,于是出现了专门的电影剪辑师。剪辑师是导演重要的合作者,参加与导演有关的一切创作活动,如分镜头剧本的拟定、排戏、摄制、录音等。对剪辑的依赖程度,因导演的不同工作习惯而异,但剪辑师除了应该完全地体现导演创作意图外,还可以提出新的剪辑构思,建议导演增删某些镜头,调整和补充原来的分镜头设计,改变原来的节奏,突出某些内容或使影片的某一段落含义更为深刻、明确。
剪辑是对影片的二度创作。而数字技术让这种创作所想即刻能所见。这不仅是工作效率的提高,还使得艺术家的思维方式、电影的表现形式都获得了极大的丰富。
数字非线性剪辑技术使电影的制作过程越来越简化、形象化、实时化,效果越来越漂亮、生动,于是创作者开始不满足于仅仅达到传统工艺追求的再现现实的效果了,开始要求数字时代的影像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形式感,强调视觉效果,表达个人的风格与品位,影像的假定性更为突出。
目前,非线性剪辑已经成为电影电视节目编辑的主要方式,由于其数字化的记录方式,强大的兼容性,相对较少的投资等特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多用于大型文艺晚会,影视节目,以及电视、电视剧片头,宣传片的制作。多个非线性编辑系统通过联网后,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源平台,不仅能起到资源共享的作用,同时还能为音像资料的保存工作节约相当的成本。现在许多电视台,电影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在节目制作与播出时通过非线性编辑技术已经实现了无磁带编辑,无母带播出等优势。
数字非线性剪辑技术对现代电影电视的创作观念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过去电影的影像是非常贴近现实的,用光、分镜头和剪辑都是依据现实来规划创作的。而进入数字时代后,很多具体而繁复的工作变得轻松,鼠标一点,输入几个数字,就能搞定过去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人力才能完成的工作。非线性编辑引入了磁盘记录和存储、图形用户界面(GUI)和多媒体等新的技术和手段,使电影电视节目制作将向数字化方向迈进一大步。
同时,非线性剪辑中多种多样、花样翻新、可自由组合的多种特技方式,使制作的节目丰富多彩,将电影电视制作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数字非线性剪辑技术可以创造情绪,超越电影剧本的描述,超越导演的想象。全新Final Cut Studio提供了百余种新功能,拥有众多可以帮助用户更快地工作、更有效地协作、获得更佳效果的超凡创新,极大提升了电影制作的艺术和技术水准。
本教程不仅是一本简述软件操作技术的书,更多是涉及了技术与剪辑艺术的结合,希望读者能利用它创造出自己的艺术作品。
作 者201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