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实验指导》(第2版)是依据植物学实验教学大纲要求编写而成的。教学大纲规定,植物学实验是紧密结合植物学理论课程的一门独立课程,它由种子植物形态解剖学和植物系统分类学(包括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部分组成。通过实验认识植物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形态特征,掌握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解剖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使学生熟悉和运用分类学的原则、原理,去识别和鉴别植物种类。本教材第1版于2006年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和使用本教材的高校的欢迎,但在使用本教材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和存在的问题,鉴于此,我们决定修订《植物学实验指导》一书。本次修订,在维持第1版框架的基础上,在实验内容的编排上做了调整,把校园植物观察放到所有植物形态解剖实验结束之后,对实验材料的解剖、描述做了修改和充实,在实验材料的选择上兼顾了不同地区实际物种的替代性,更换和增加了79幅插图,新增了134个种的彩色植物照片,重新彩绘了附录中的芽、叶、花和果实形态解剖图。为了减少篇幅和降低成本,以及避免和植物学理论教材内容的重复,删去了第1版中的附录“常用术语解释”。
本教材包含41个实验,包括基本操作训练、基本实验和研究性设计实验三个层次的实验。每个基本实验均包括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材料、作业和思考题,这可为教师备课提供参考。实验内容的编排,其要旨是引导学生如何观察,观察什么,观察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及终身学习能力。由于受课时和条件的限制,各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安排实验和实验的内容。
本次修订工作分工如下:辛国荣、石祥刚负责形态解剖部分实验;刘蔚秋负责孢子植物部分实验;叶创兴、冯虎元负责种子植物部分实验;黄椰林负责分子植物系统学实验;金建华负责植物化石实验;冯虎元负责植物标本制作实验;叶创兴负责植物石蜡切片法、现代植物孢粉的制备和观察实验。刘蔚秋、石祥刚、叶创兴提供了植物彩色照片。华南和西北两地的植物名录分别由叶创兴、石祥刚、冯虎元提供。谢庆建、刘运笑、李佩瑜重摹和绘制了全部插图。李植华、李筱菊、蒲训、黎运钦不同程度地参加了本教材的修订工作。全书由叶创兴、冯虎元、廖文波统稿。
在本书编写修订中,中山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和生命科学学院分别给予了经费支持,兰州大学教务处和生命科学学院自始至终对本教材的修订十分重视,清华大学出版社罗健编辑为本教材的顺利修订给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对上述单位和个人编者谨表示我们诚挚的谢忱。
由于编者业务水平有限,书中的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惠予批评指正。
编者谨识
2012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