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曾凭借《泰坦尼克号》创造过全球票房纪录的好莱坞重量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数字3D科幻史诗电影《阿凡达》(AVATAR) 以23.5亿美元的全球票房超越了《泰坦尼克号》保持了12年之久的票房纪录,成为好莱坞近年来最重要的一部科幻电影。而集超凡想象和对CG表现娴熟运用于一身的詹姆斯·卡梅隆的名字也将注定作为传奇被写入电影史……1895年12月,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咖啡馆放映《火车进站》和《工厂大门》时,也许并没有意识到电影的诞生会给人类生活带来如此大的影响。可以说,电影改变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也丰富了我们原本单一的感知经验。美国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公司取名为“梦工厂”,确实,电影是人们为自己的生活创造“梦”的地方。而数字技术引入电影丰富了电影艺术家造梦的手段,为他们的创意提供了更大的挥洒空间,同时也促使他们不断地探索新的电影语言。在当今的电影中,处处都留下了数字技术的浓墨重彩,为人们创造了如痴如梦般的视听奇观,以其超凡的想象力丰富了观众的幻梦天堂。从深层次的意义上说,数字化为人类提供了一把将电影艺术从必然王国带向自由王国的金钥匙,提供了让人类的思维想象力自由驰骋的可能性和途径。《阿凡达》的成功不仅代表了CG数码影像的造梦奇迹,而且因为它的高端技术,如虚拟摄影、表情捕捉、3D摄影等将会直接影响未来的商业电影创作规律。这不仅意味着电影艺术整个制作过程的根本性变革,而且对影视艺术理论和实践也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数码影像还可以使人们有机会打破媒介垄断的格局,实现个人自由电影创作和表达的欲望,DV影像、DV作品、DV短片、DV大赛和DV影展处处开花,数码影像赋予了每个人捕捉生活和表现梦幻的权利……
事实上,华夏民族是一个极富幻想力的民族,中国古代幻想文学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千姿百态。翻开任何一部文学史,都会读到许多幻想绮丽的作品,如《山海经》、《淮南子》、《封神演义》、《西游记》、《聊斋志异》、《镜花缘》等,许多神话传说故事,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鲧禹治水和精卫填海等,都反映了我们祖先征服大自然、探索世界的开拓精神和通过想象超越自我的愿望及理想。数码影像时代的来临意味着创新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有了绝佳的表现工具,因此,掌握影视语言和数码影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就成为数码影像设计师、编辑师和特效师必不可少的理论修养。本书正是论述数码影像的专业基础课教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当代数码影视艺术的历史、现状、美学理论和相关技术。本书介绍了数码影视剪辑与特效的原理和方法,使读者能够加深对数码影视后期处理过程的了解,并为今后进一步具体的软件学习打下知识基础。本书是在影视艺术技术协(学)会联盟教育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完成的,作者在此特别向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各位专家表示诚挚的谢意。此外,我校艺术设计学院研究生任琛雯同学还协助收集和整理了部分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作 者2010年2月
作者简介: 李四达,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动画与数码影像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数码影像、动画的教学和科研。20世纪90年代初留学加拿大获得理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中央美术学院、东华大学等大学任教。20世纪陆续编写出版了《电脑绘画图解教程》、《电脑艺术汉字设计》、《电脑视频综艺设计》和《Dreamweaver精彩网页设计》等多部数字艺术教材,2006年编写的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荣获教育部“2007年度普通高等院校精品教材”,近年来还编著了《数字媒体艺术史》、《迪斯尼动画艺术史》和《交互设计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