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我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周易》,我所习得的一些成语,比如“刚柔相济”、“风云际会”、“进退存亡”、“虎视眈眈”、“匪夷所思”、“触类旁通”、“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穷变通久”、“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求同存异”、“革故鼎新”、“义结金兰”、“殊途同归”、“洗心革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等就是超出当时的小学课本的范围,来自于我对《周易》的学习。但是,由于生活的阅历不够,我对《周易》的感悟很浅,学习起来也只是雾里看花,多有朦胧之感。20世纪80年代,我在吉林大学读书和教书期间,有幸聆听到著名易学专家、国学大师金景芳教授在易学研讨班上的“易学讲座”,领略了大师的魅力,醍醐灌顶,眼界大开,由是而对《周易》的精髓有了新的认知,并顿悟出很多智慧,从此酷嗜《周易》。

《周易》作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闪烁着先贤圣祖的聪明才智,是一个博大的人生智慧基因库。《周易》中的卦辞、爻辞以及易传,句句精辟,字字珠玑,其中包含的治国经邦、官场进退、勤奋治学、识人观事、处事方略与防范邪恶等人生智慧,经数千年岁月的洗礼,依然灵光闪动,且历久弥新。世界上从来没有一本书像《周易》这么古老深邃,这么璀璨多彩,这么四域生辉,这么影响深远,这么具有生命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周易》给中国乃至全世界留下了延绵不衰、永泽后世的智慧财富,当之无愧为经典中的经典、智慧中的智慧。分析心理学创立者荣格也对《周易》赞不绝口,他说:“谈到人类唯一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周易》,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出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唯独中国的《周易》亘古常新。”

《周易与人生智慧》是以我多年来在北京大学等院校讲学的教案为基础撰写而成的,这次成书,特别注意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体例新颖。《周易》符号单纯、文字简约,但却具有广阔的解释空间。为了让读者尤其是初学易者更全面、深入地理解这部震古烁今的处世经典,本书开篇专门安排了“导读”的部分,内容涵盖《周易》基础知识的各个方面。本书还按照相互的解释关系进行体例排列,其结构是卦辞、彖辞、大象的文言及卦辞、彖辞、大象的白话翻译;爻辞、小象的文言以及爻辞、小象的白话翻译。此外,还将注析乾、坤两卦的《文言》,分别附在乾、坤有关章节之后,参考起来十分方便。《易传》的其余五章,是综释《易经》全文的,因此,仍置于全文之后。

2.以典籍为蓝本。从古至今,研究《周易》的书籍很多,而且良莠不齐,这就需要我们在瀚海中捡拾珍贝。为了确保所选《周易》原文的准确性和进行现代话语转换的学理性,我主要以唐朝孔颖达的《周易正义》,宋朝朱熹的《周易本义》和程颢、程颐的《二程集》,明朝米知德的《周易集注》,清朝焦循的《易学三书》和王夫之的《周易内传——船山易学集成》,以及现代人南怀瑾等的《周易今注今译》和金景芳的《周易通解》为参照系,在揣摩古圣今贤研究《周易》典籍的基础上,作了自己的阐发和新解。

3.对难字注音、注解。研究《周易》,自古称难,对于今人来说,更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周易》卦爻辞的文字据传是周文王所作,也有的学者说是周文王的儿子周公所作,就是在春秋战国时人们也很难理解,所以,孔子作了《易传》来帮助人们解读。周文王、周公也好,孔子也罢,都是已经远离了今人的先哲,《易传》也是古文,其中有很多艰涩生僻文字。本书对《周易》中较为生僻或有特定读音的字全部做了汉语拼音注音和注解,以方便研易者顺畅地读懂、读通。

4.全文白话翻译。《周易》难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六十四卦的卦爻辞都是文言,文言句法和很多卦爻辞的真正含义较为费解。本书通过白话翻译,改古语为今言,以帮助研易者解决阅读上的障碍。在做白话翻译时,尽量采用直译的手法,不做引申和发挥,以避免误导研易者。关于《周易》,历代注家和翻译家虽多,但是存在着很多分歧和争论。《周易》作为经典,本身就具有巨大的解释空间,也不应该用一个固定的尺度加以绳规墨矩。我在白话翻译《周易》时,既尊崇前贤,又不拘一格,也不循一家之谈,因此,不少地方与传统的理解也有不一致之处,也算作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5.解析《周易》的技术系统,揭示《周易》的人生智慧。本书最新颖之处是,每一卦后边都有“推天道,明人事”的悟语,与前面的内容互为辅弼。《周易》和《论语》以及《道德经》的共同点是对于现代人来说都存在着语言障碍,但是《周易》与《论语》、《道德经》也有不同点,这就是:你解决了语言障碍,《论语》和《道德经》一般都能看懂,但是,你若只解决了语言障碍,是仍然看不懂《周易》的。这是因为《周易》有一套符号组成的技术系统,只有从技术层面掌握了解易的方法,才能够帮助我们读懂《周易》。这就像不懂汽车驾驶技术,就不能开好车的道理一样。推天道,就是将六十四卦的符号作为一个整体结构,从技术层面对每一卦的卦辞、彖辞、象辞和爻辞以及每一爻的爻位爻象进行整体剖析,充分揭示出卦、爻符号所体现的天、地、人三才统一的关系,内卦、外卦组合的关系,阴阳爻位之间的比应关系、乘承关系,以及爻象之间的中和关系,卦与卦之间的错综关系和交互关系,来展示该卦、象或爻的深旨大意,来通晓这部“天书”的天道,这就是解易的根。读者抓住了这个根,才能深窥易学堂奥,掌握易学的精髓,解决望“易”兴叹的问题。明人事,就是借助推天道这种方式,触摸《周易》的神圣,沟通天道与人事之间的联系,结合历史与现实,对卦爻经义的深层内涵与广义外延充分加以挖掘和拓展,以凸现《周易》中每一卦和每一爻的主题思想,解析出深藏于内的为人处世的智慧精华。古人云:“学而不化,非学也。” 从明人事的角度开掘《周易》这座宝库,就是要把它深邃的“天机”化成人道的智慧,让《周易》智慧的光芒绽放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本书中明人事的悟语,不仅是我从《周易》中撷取的处世智慧,还将数千年国学之精华荟萃于斯,并广泛地摘选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文学家、哲学家、企业家以及对社会影响深远的成功人士的格言,带给读者多维度的阅读享受,其中很多语句都值得细细品味,并可成为人生舞台上永远经典的台词。

在得知我要写作本书时,一位多年研易的好朋友对我说:“现在研究《周易》的书籍可谓汗牛充栋,一般化的东西太多,你写的《周易与人生智慧》一定要超越它们。”朋友的话,让我感到了一种难以承受之重。当然,为读者奉献最好的研究《周易》的精品书,也是我的美好愿望,而“超越”一词从拆字法上讲,“超”是“走”在“刀”“口”上;“戉”是古代的兵器,即大斧,所以“越”是“走”在“斧刃”上,艰苦卓绝,才能产生超越,这就是我对“超越”一词的理解。尽管我充满了探讨的热情,也笃行坚忍不拔的执着精神,但我的研易功夫离“艰苦卓绝”的程度相差甚远。虽然本书对《周易》作了全方位的解析,将《周易》的人生智慧作了最大限度的彰显,但《周易》的智慧是博大精深的,远远不是我能挖掘彻底的。我的研究充其量只能算是九牛一毛,希望我们黄土地上龙的传人中更有睿智者,踩着我抛出的这块“一般化”的“砖”,孜孜矻矻去攀登《周易》与人生智慧研究的最高点,以莫愧于列祖列宗。

人在喧嚣的世界跋涉,需要智慧为快乐与成功保驾护航。《周易》是现实人生的指南和趋吉避凶的宝典,悟透了《周易》,就掌握了人生的大智慧。它会引领你在纷繁的尘世中保持宁静安详的心,品味人生的真谛,成就人生的大业。为了让短暂的生命获得无尽的快乐与成功,让我们穿越几千年时空,一起来饮华夏文化的源头活水,零距离接触这千古不易的智慧,领悟其哲思妙理吧!

陈树文 

201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