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纵观世界,人类社会处处充满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宗教恩怨、文明纠葛,或者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等。给经济学下定义,往往在两个方面遇到困难。一是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有日渐扩大的趋势,因此很难用一个定义加以概括;二是经济学涉及的问题,极易引起持不同世界观和道德标准的人们的争论,常常无法达成统一见解,为此,我们需要以人们的某种共识为基础,对经济学进行剖析。毋庸置疑,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斗争史。不过,究其实质,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矛盾乃是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经济学则试图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来缓解人类社会的这一基本矛盾。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学科自建立以来,一直坚持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办学方向,为培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精英人才,经济学科一直非常重视高水平教材建设,2010年前出版了一套系列教材。2010年7月,为加强管理与经济两个学科的资源整合、集成学科群体优势、搭建创新大平台,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学校在原管理学院、经济系基础上组建成立了管理与经济学部,学部下设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院、MBA/EMBA教育中心。学部成立后对人才培养给予了高度重视,为了更好地满足培养经济学科精英人才的需要,加强教材建设,以及源于日常教学和科研参考之需,在学部的支持下,大连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决定按照新的体系再出版一套经济学系列教材。

这套教材作为经济学院建院以来重要的成果之一,在编写过程中力求体现以下特点。

1. 强调与国际先进接轨原则

每部教材的编写充分反映了相关领域内国际最先进的理论、方法与思想,并用符合教学特点的语言撰写出来。力图使学生在学习课程最前沿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理解当今经济现实发生背后的原因和作用机理。尽力将国际经济活动的最新数据融入新教材,以充分反映与国际先进接轨的时代性。

2. 强调中国特色原则

每部教材的编写在充分反映相关领域内国际最先进的理论、方法与思想的基础上,注意介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中国金融、中国投资和中国制度的成功案例,不仅反映了中国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而且深入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每部教材力图将国际经济基本理论教学融入中国问题分析,并力图引导高年级学生用国际视角去思考本土问题。

3. 强调应用导向原则

每部教材的编写在系统地论述经济理论的同时,强调这一学科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即强调理论紧密联系当前的实际。各章之后均附有可供分析和讨论的习题和案例思考题,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在思考、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较为全面深入的体验和理解。书中尽可能多地运用实例,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4. 强调阅读导向原则

每部教材的编写注重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具有启发性,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详细的介绍,以增加可阅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比较轻松地掌握深奥的知识。每部教材内容丰富,基础理论严谨,专栏独特,案例典型,以点带面,帮助学生对内容理解、消化和吸收,充分体现了“实用、新颖、有趣”,为广大财经学子开辟了一条通往学术殿堂的道路。

希望这套教材的出版,能为改变我国经济人才短缺的现状和培养理论与实务兼备的经济人才贡献出微薄之力。由于自身理论和实践认识水平所限,特别是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因此这套教材难免存在不足之处,诚恳地希望广大读者特别是任课教师和使用本系列教材的同学们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进一步完善。最后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张伟编辑的辛勤工作,经过反复的论证,使得丛书得以正式出版。

编委会2012年7月国际物流丛书序

国际物流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货物跨越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一种物流运作方式。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当前国际物流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为了提高企业乃至国家的竞争力,中国急需大批精通国际物流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因此,编写一本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操作性强的《国际物流学》,是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的迫切要求。

本教材共十二章。第一章至第三章是学习本教材的基础。第一章介绍了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第二章介绍了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以及与物流相关的进出口合同履行;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国际物流系统。第四章至第九章是本教材的重点内容。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国际物流基础设施与航线;第五章介绍了国际海洋货物运输;第六章介绍了国际航空货物运输;第七章介绍了国际陆上货物运输;第八章介绍了集装箱运输与国际多式联运;第九章介绍了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第十章至第十二章属于国际物流服务内容。第十章介绍了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第十一章介绍了国际物流中的检验检疫;第十二章介绍了国际物流中的海关实务。

本教材是一部研究型教材。采用了国家软科学项目--东北经济区现代物流综合研究(Z01024) 、大连市软科学项目--发展大连现代物流产业,建设东北经济区国际物流中心研究、辽宁省教育厅重大软科学项目--国际物流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2024001199)的研究成果。

本教材主要有三方面特点: 

 (1)  范围“宽”。它涵盖了国际物流理论、知识、程序和业务活动的整个流程,使读者在掌握理论的同时能够了解系统的实务知识,掌握实务知识的同时又能站在较高的理论起点上,从而更好地把握国际物流理论与实务的全貌。

 (2)  观点“新”。本书不仅系统地阐述了国际物流的新知识,而且还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国际物流领域的一些政策及我国的运作现状。阅读本书,能够使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现代国际物流运作方法的最新进展。

 (3)  内容“实”。本书以国际物流理论为指针,突出国际物流中的规则、条例、惯例的实际运作过程和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加编著工作的有大连理工大学国际贸易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逯宇铎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国际贸易研究所讲师、硕士生导师钱谊博士,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刘媛媛,刘锋副教授。由逯宇铎撰写大纲及统稿并对文稿负责。

本书参阅了一些国内外本专业领域经典专著及教材,主要参考书目在书后一一列明,特致谢意。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当或错讹之处,敬请同人及读者批评指正。

国际贸易研究所所长 逯宇铎 教授2012年3月于大连理工大学科技园国际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