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版本有很多激动人心的变化。
主要内容变化
● 我们做出了一个很慎重的决定,对修辞和修辞情境进行了更多的强调,这样学生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演讲是一门人文学科。我们很努力通过使用清晰的定义和有趣的例子,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该理论。
● 为了回应对能力的要求,我们增加了对演讲紧张的讨论。比如说,现在第二章包括了使用呼吸技能和渐进式肌肉放松练习来减轻紧张。此外,该章节还提供了克服紧张的更具体的技巧。
● 我们对有关说服性演讲的两个章节进行了彻底的重新组织。此前版本的第十三章关注的是推理,最后是以令人信服为目的的演讲作业。然后第十四章描述了情感、演讲者可信度和听众动机在说服中的作用,最后是以促人行动为目的的演讲作业。尽管这种组织形式在教学上有一定的好处,但是会让很多学生有一种错误的印象,即要进行说服,或者可以通过逻辑推理,或者可以通过情感和动机的论证。在这一版中,我们理清了内容,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如何将推理、情感和演讲者可信度综合考虑进行演讲创作,让听众信服或者激励听众行动。在第十三章“理解说服性演讲”中,我们关注的是理解怎样的演讲才具有说服性。在这一章中,我们展示了与逻辑特质、人格特质和情感特质相关的理论、概念和技能,包括对托尔明论证模型的全面解释。在第十四章“说服性演讲”中,我们关注了如何将基本的演讲计划过程应用于说服性演讲。
● 每一章新加入的“演讲实战”部分强调了人们日常如何将演讲技能用于工作。案例包括22岁的艺术家Saejean将演讲技能用于推销自己和自己的作品(第三章);24岁的海军陆战队成员斯蒂芬·斯特里比将演讲技能用于多种听众和场景(第八章);47岁的拉比埃德温·C戈德伯格将演讲技能用于使布道对会众更有吸引力(第十六章)。这些部分展示了在当今学生正准备进入的大部分职业领域中,演讲技巧对于高效的工作表现是很关键的。
● 对演讲道德的讨论进行了很大的修改,现在混合在整个课本中。在第一章节,关于道德的部分介绍了5个基本的道德原则:诚实、正直、公正、尊重和责任。每章开篇的图片和文字说明强调了一个具体的道德原则。新的道德反思部分使用了一些场景帮助听众思考在当今的公共
沟通场合中人们要面对的道德挑战和选择。这些案例包括酷玩乐队承认抄袭其他音乐人的作品(第六章)、使用社交媒体建立公共观点但不披露自己的企业关系的说客。
● 章节结束活动现在包括两种新的作业选择:即兴演讲练习和评估活动。尽管学生们每学期只会进行三到四个评分的演讲,新的即兴演讲练习向学生提出了挑战,需要更多地练习和章节材料相关的简短、快速准备的演讲。评估活动也是和章节内容相关的,这样学生和教师可以衡量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以及学生是否能很好地应用每一章的概念和技能。
章节修改
● 第一章“演讲的基础知识”进行了彻底的修改。这一章一开始对人类沟通的一般过程进行了简要讨论,无论是正式的公开演讲还是面对面或网上的人际沟通互动都包含在内。然后讨论了演讲过程的要素,以及在自我沟通、人际沟通、小组沟通、大规模沟通时演讲的一般沟通背景,并重点关注了演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且在民主社会中能够赋予人们力量的重要作用。接下来,我们介绍了演讲的道德原则,这些原则在整本书中都有关注。此后,我们描述了修辞情境的基本修辞概念,因为这些是有效演讲的基础。最后,我们讨论了有效演讲的主要原则。这一章的结尾对自我介绍演讲进行了解释并提供了范例,教师通常会将其作为第一堂课的作业。
● 第二章“通过演讲计划过程树立信心”包含了对演讲紧张的更深入的讨论,包括症状、成因和有效管理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沟通定位动机、想象、放松、系统脱敏、认知重建和技能培训。本章也涵盖了演讲计划过程的六个步骤,我们认为这是有信心地进行演讲的关键。本章结尾提供了将该过程应用于叙述型/个人经历演讲的例子。
● 第三章“倾听并有效回应”一开始讲解了为什么在演讲课程中学习倾听是很重要的,然后对听见和倾听进行了区别,基于书评人的建议,这一章接下来讨论了不同类型的倾听,然后提供了改进倾听技能的具体策略。本章也对如何倾听和如何有建设性地评论演讲进行了综合讨论,包括如何准备对演讲者进行反馈。
● 第四章“制定一个满足听众需求的演讲目标”进行了重写,使学生可以理解为什么演讲目标必须建立在演讲修辞情境的基础上。现在学生们可以理解有效的演讲目标不但是演讲者想要讨论的内容,也要满足听众的具体需求。对听众分析的讨论进行了扩展,这样学生们不但能够学到如何收集人口统计学信息,而且能学到如何运用这些资料来指导演讲准备。而且,我们会描述如何有道德地使用听众信息。
● 第五章“适应听众”进行了微调,继续按照演讲者面对的具体问题和需要做出的决定的顺序来进行讲解。我们继续解释了适应听众多元学习模式以帮助信息理解和记忆的需求。关于语言和文化差异的部分现在描述了演讲者在使用第二语言(或第三语言)演讲时应该使用的具体适应策略。
● 第六章“收集并评估信息”进行了更新,反映了大学生和专业工作人员用互联网寻找有用信息的方法。所以当我们讨论如何寻找二手资料的时候,我们一开始解释了如何用互联网搜索信息。然后描述了如何在网络世界以外搜索同样的信息。我们的重点在于使用电子数据库来搜索印刷资料、确定相关性、确定可靠的网站和网址、评估网络信息来源和网络以外的信息来源。我们对原始资料研究部分进行了扩展,现在包括了实地观察、调查、访谈、原始作品检查和试验。我们继续建议使用记录卡作为记录信息的有效方法,并就如何将这种方法应用于电子档案提出建议。
● 第七章“组织演讲正文,并列出提纲”突出了一个新的扩展案例,展示了组织演讲过程中的每一个子步骤。这个案例的主题是阿德拉的使用和滥用,对大部分大学来说是一个很适时的话题。
● 第八章“引言和结论”一开始强调了以听众为中心的引言和结论的重要性。这一章也更新了修辞工具的例子,你可以用这些修辞工具来有道德地引起听众注意、用能够帮助听众记住演讲的方式结束演讲。此外,我们对建立听众可信度的方法进行了扩展,将听众可信度建立在人格特质的基础上。最后,我们继续利用关于阿德拉的演讲作为本章的例子。
● 第九章“演讲教具”进行了更新,反映了演讲中对音频和视频材料不断增长的预期。本章一开始讨论了制作电脑化演讲教具的能力对专业场合演讲的改变。在描述了演讲中可以使用的不同类型的视频、音频和视听教具之后,我们关注了常见的电脑化幻灯片。我们将电脑化幻灯片的运用分为使用和滥用,然后解释了如何有效地制作和使用电脑化幻灯片。
● 第十章“措辞风格和口语风格”采用了新的题目,反映了对本章的全面修改。一开始我们讨论了口头风格和书面风格的区别,然后描述了如何选择恰当、准确、清晰和生动的措辞。我们介绍了口头亲密性的概念,从而强调了调整措辞以适应修辞情境需求的重要性。我们讨论了和幽默、渎神、粗俗、憎恶相关的道德议题。我们用语义三角图解释了准确演讲的需求。在本章的结尾就方言提供了一些指引。
● 第十一章“练习表达”进行了小幅修改。肢体运用部分进行了重新组织,一开始讨论了眼神交流、听众交流、面部表情,然后又讨论了手势、动作、姿势、姿态和外表。我们对手势的讨论进行了扩展,包括了可以强调观点或理清结构的具体手势。在描述练习策略的时候,我们现在加入了对如何用演讲教具进行练习的具体讨论。最后,有一个关于志愿活动和公民参与的新的演讲范例。
● 第十二章“知识性演讲”也进行了小幅修改。现在包括了对知识性演讲本质的简短讨论,且描述了选择适合不同学习模式的支持材料的重要性。本章也强调了使用听众相关性链接来引起和保持听众在整个演讲中兴趣的重要作用。本章也包括了一个关于飓风的讲解式演讲的新范例。
● 第十三章“理解说服性演讲”重点在于说服的本质、人们如何处理说服性信息以及逻辑特质、人格特质和情感特质在说服中的作用。我们对逻辑特质的讨论进行了扩展,包括了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以及托尔明的论证模型。我们也在论证方式中加入了迹象论证,加入了对论证的检验,并加入了评估证据的部分。我们重新组织了人格特质部分,特别关注了如何传达良好的人格、善意、能力和可信度从而有助于说服。最后,对情感特质的讨论描述了如何有道德地运用具体的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来进行说服。
● 第十四章“说服性演讲”建立在第十三章之上,重点在于准备说服性演讲。本章解释了如何运用听众分析资料来发现听众对说服性议题的态度。描述了如何将说服性演讲的目标表达为事实命题、价值命题或政策命题。然后,我们定义了以令人信服为目的演讲常用的组织模式,然后提供了一个使用比较优势模式的演讲范例。接下来的部分是以促人行动为目的的演讲常用的组织框架,然后也提供了一个范例。最后,我们强调了说服性演讲必须维持道德标准的特别责任,并提供了进行说服性演讲要遵守的道德原则。
● 第十五章“仪式性演讲:特殊场合的演讲”现在包括了聚会时的一种颂词演讲。
● 第十六章“准备并进行小组演讲”现在有两个新部分。第一部分强调了小组冲突的益处和问题,以及冲突管理策略。第二部分简要地介绍了电子会议和如何在小组讨论、问题解决和小组演讲中使用视频流和幻灯片。
保留特色
● 演讲行动计划步骤通过一步一步的演讲准备过程引导学生,最终使演讲有显著改善。这些行动计划之后还补充有其他学生准备的案例。
● 学生演讲范例。第一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和第十四章的学生演讲范例包含了适应计划、大纲、演讲手稿和分析。
● 整个书中的演讲片段部分会提供学生的演讲片段,这些学生在准备演讲时必须面对无数的问题。比如说,在第五章讨论适应听众的时候,演讲片段部分突出了演讲者如何在演讲中展示对个人的影响、展示时效性、承认听众的态度、展示自己直接的经验并建立可信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