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类型与特色的创新,其基本运作框架是:以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为体制基础,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实施平台,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改革为根本,以教育教学研究为支撑,以技术应用和技能培养为着力点。
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应着力突出实践性的特点,强化专业教学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征,所以保证实践环节的质量,特别是专业综合业务实训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质量,成为保证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只有少数高职院校对专业综合业务实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过探索,而且主要集中在理工科专业。我们编著的这本《物流岗位综合实训》,是以系统开展物流职业能力训练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综合业务的“实训式”教学文本,采取“教案”和“学案”整合式结构,是学生和教师都可使用的实训教学用书。我们通过创新与实践,按照行动体系——专业的职业导向、课程的过程导向、教学的行动导向来进行物流管理专业综合业务实训课程的开发,并在设计和实施中不断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实训方式和实训组织创新、实训考核和评价创新。
这种“将企业搬进课堂”的模拟仿真实训,模拟仿真企业环境,通过行动参与式、模拟式、体验式和情景式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针对岗位、流程、任务的实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校企”、“产教”、“工学”的结合。通过在课程教学中寓教于学、寓学于练、寓练于做,实现“教学做”的融合,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知识和能力体系,在实践中提升应用能力、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书就是这样一部主动适应高职高专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体现行动导向、任务驱动、基于工作过程等课程改革潮流和设计理念的“实训式”教学用书,也是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建设”项目成果之一。本书所呈现的研究成果具有以下四个突出的特点。
第一,在理论层面上,探讨了物流管理专业综合业务实训课程开发的模式、开发的程序步骤、实训教学的技术路线、实训教学文本——任务书的表达形式,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综合业务实训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第二,在实践层面上,设计、实施了物流管理专业综合业务实训方案,以点带面推动整个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课程建设的创新,进而带动实训室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工作。
第三,在能力培养方面,注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业务实践能力,训练他们在日后工作中所需用到的业务能力,实现学校教育与训练和企业岗位群业务工作的“零距离对接”,使学生真正做到上手快、业务熟、职业素养高。
第四,在就业方面,注重提升高职学生的适应性、应变性和通用核心能力,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竞争力。
本书由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李志勇教授编著,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林文杰、邱春龙、陈建铝、许正平、苏丽军老师参与素材收集。其中,许正平、林文杰参与项目1——企业物流业务实训,邱春龙参与项目2——仓储物流业务实训,苏丽军参与项目3——国际物流业务实训,陈建铝参与项目4——港口物流业务实训。李志勇负责全书整体框架与编写风格的设计和对全书的统稿,并编写了前言、致同学、课程描述和后记。
本书在编写前进行了广泛的企业调研和深度的课程开发,得到了校企合作单位——招商局漳州港码头和厦门周边的仓储货代企业的紧密配合,他们为典型工作任务的确定和职业行动领域的归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和经验有限,书中难免有各种疏漏,甚至错误,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配有课件等相关资源,下载地址为http://tupwk.com.cn/downpage,也可与作者联系,作者邮箱为13906060010@163.com。
作者
二O一二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