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对瞬息万变的信息目不暇接的时候,当我们被海量激增的文献耗费时间的时候,当我们被铺天盖地的数据吞没精力的时候,我们最想做的是什么?我们最能做的是什么?我们做的最有效的又是什么?能让我们变被动为主动的关键在哪里?带着这些疑问和期望重新审视对信息检索曾有的“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认识,却发现努力做着的多是“发钥匙”的工作,而忽略了面对打开后的知识宝库更需要的是提取宝藏变为财富的“魔法力量”。于是,有了本书模拟信息检索与利用操作行为的、基于解决问题的结构设计思路。本书的编撰旨在帮助人们学习检索筛选信息、评价管理信息、阅读分析信息,以及组织交流信息的方法与技能,掌握可遵循的一般操作规律,提高获取信息助力研究和学习的能力,促进养成良好的信息检索与利用的习惯,科学有效地检索与利用信息,从而全面提升信息素养水平。
本书通过对篇章和内容的设计,形成了有提问有解答,有知识有案例,从理论到实践的特点:
一是以实际问题为主线架构篇章。全书选取学习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如何“开展科研、析取需求、选择资源、实施检索、利用结果、概述现状、总结成果”7个方面的问题为主线构架成为7章,7个问题既独立成章,一个问题对应操作中的一个环节,又问问相扣,层层递进、相互关联。
二是以解决问题分层设计章节。在每章中,对于篇章提出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形成“问题—知识点—案例”的结构。此结构便于将知识点与实践应用对照结合地学习,结合知识操作案例,对应案例理解知识。
三是以全案例模拟连接操作行为。从实际的检索与利用行为出发,本书选取了一个人文社科类的选题问题和一个理工类的选题问题作为全案例,即分别从7个环节模拟应用操作的步骤,并分别归入各个章节作为各知识点的应用实例,同时,当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将7个环节的操作连接合并在一起时,就形成了解决同一问题包含7个环节操作应用的完整案例。
所以,本书可以这样学习利用: 当需要解决信息检索与利用中的一个问题时,可以有针对地选择其中的一个篇章学习,即可获得解决该问题的知识与方法; 当选取相邻篇章学习时,获得的是解决一个问题的关联的知识与方法; 而当连贯、顺序地学习时,获得的是解决学习研究过程中有关从检索获取信息到阅读管理信息,再到分析应用信息的主要问题的知识与方法。
总之,通过本书的学习,希望读者获得的不仅是检索利用信息的方法与技能,还能体会作为一门艺术的检索、阅读与分析信息的快乐,而这份快乐来自于读者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操作练习,因为这是一门方法类的学问,在系统方法指导下,只有通过长期不断地实践才能将规律性的知识转化为个人的技能,所以,“学习、操作、再学习、再操作”才是我们获得“魔法力量”的秘诀,愿此秘诀能随窗外之灿烂春光发芽开花,香满大地。
落笔在春意里,特别感谢家人给予我的大力支持,同时,非常感谢我校黎万和教授、张华教授对案例分析的验证指导,王玉平教授及情报学研究生张玖莉、周亚军、许一明、陈元、李云飞、夏莹、钟海鸥、俱晓芸参与了本书第1~4章的编写与全书的辛勤校稿,在此表示感谢,感谢2013级研究生公选课同学在我试讲本书时的互动交流,并且对所引用的国内外大量资源的原著者或制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本书资料截止日期为2014年4月。由于个人编著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当、误漏和错误的地方,敬请读者、专家及同仁批评指正。
本书的配套课件等资源可以从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www.tup.com.cn下载,下载、使用中的问题请联系fuhy@tup.tsinghua.edu.cn。
本书的课程网站地址为202.115.162.43/xxkc,提供作者的教学视频等多种资源并不定期更新。
编者201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