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配套教材——车辆工程系列序言
汽车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产业高速发展。2009年,我国因汽车产销量突破1300万辆而成为全球第一汽车产销大国。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超1800万辆,稳居世界第一。2011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超1840万辆,再次刷新全球历史纪录。2002年至2011年的10年间,我国汽车产销量平均增幅超过22%,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的支柱产业。
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汽车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是保障我国汽车产业长期繁荣与持续发展的关键。伴随我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汽车人才的短缺问题日益凸显。这不仅反映在人才培养数量上不能满足需求,而且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存在较大差距。国外高校的汽车专业教育更加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有很多机会到汽车企业和制造车间进行实践锻炼,所以其开发创新能力更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缺乏多样性和适应性,工程教育中工程性缺失、实践环节薄弱,评价体系导向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等问题。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已经成为教育界和企业界的共识,这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教育部于2010年开始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在建设过程中,以服务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为宗旨,始终坚持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办学模式。2010年,车辆工程专业被列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专业。为满足车辆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需要,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的骨干教师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和上海交运(集团)公司的技术骨干合作编写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车辆工程专业系列教材。该系列教材包括《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汽车车身结构》、《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工程测试基础》、《汽车制造工艺学》(配习题集)、《汽车车身制造工艺》、《UG CAD教程》、《汽车造型基础》、《车辆工程英语精读教程》、《车辆工程英语听力教程》、《汽车专业英语》等。
系列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参阅了大量的中外文参考书籍和文献资料,吸收和借鉴了现有部分教材的优点,参考了汽车企业的相关材料。系列教材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体现“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对汽车车辆工程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实际的汽车车辆工程为背景,以汽车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于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系列教材具有基础性、系统性、应用性等特点,能够满足车辆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陈力华2012年1月
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简称“卓越计划”),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为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化,中国工程师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由此可见,“卓越计划”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大学基础课程之一的基础英语需不断完善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更新知识架构,丰富教学内涵。根据国家“卓越计划”的精神,学生在完成基础英语教学阶段后,不仅能达到国家英语通用要求,还必须具有相当的专业英语知识; 除日常交际以外,还要在其专业领域里用英语进行有效地沟通,并具备较好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在上述大背景下,这套适用于卓越工程师班轨道交通与汽车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教材应运而生,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达到“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教材以主题为中心,每单元包含一篇精读课文和一篇拓展阅读课文。其中上半部分以科技英语知识背景的传授为主,引导学生从大学英语的学习自然地过渡到专业英语的学习; 下半部分以专业英语的讲授为主,让学生学会如何获取、运用和掌握专业英语词汇,并利用英语作为载体学习专业知识。
本套教材的特色之处在于:
(1) 将科技英语阅读和轨道交通专业英语以及汽车专业英语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满足专业英语教学要求,同时也填补了国内空白,尤其是轨道交通专业英语部分,在国内可借鉴的资料较少、国内轨道交通发展极为迅速,在各大院校纷纷开设轨道交通专业的情况下,本教材的编写无疑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 所选主题和内容与当前专业技术发展前沿紧密结合,不仅包括对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汽车和公共交通乘客信息系统等新技术的介绍,还涉及对当下及未来汽车和轨道交通发展趋势的前瞻和思考,同时还收集了汽车发展史、新款车型介绍、企业发展战略等文章,拓宽学生视野并进一步激发其兴趣。
(3) 文章均为国外原版英文杂志和英文资料,保证语言地道、准确; 在主题选择方面得到业内相关人士的意见和资料支持。
(4) 不仅对专业基础词汇、术语、规范表达进行系统总结和归纳,还注重培养学生对科技英语类文章的文体意识。
(5) 兼顾英语语言学习和专业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和思辨能力,在每篇文章的练习中都有拓展性问题,促使学生进一步去查阅资料并思考讨论,带着问题去学习和探索。
本教材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马红主编,陈振云、林建强、杨媛媛、潘智源共同编写。本书的编写得到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谨在此表示感谢。
本书适合汽车专业和轨道交通专业的本科生和大专生使用,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因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纰漏,还请同行和专家对本教程提出宝贵的建议。
编者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