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本书以全国工科物理课程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工业学校物理实验基本要求》为原则,依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和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的实施方案,并结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历年来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经验编写而成。

物理实验作为一门独立的必修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本课程写入了必要的实验基础理论部分,包括“测量与误差”、“基本实验方法与技术”和“实验的类型”等内容,旨在使学生通过理论部分的学习,能够熟悉和掌握科学实验最基本的共性知识,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

本书的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实验。每个实验都安排了观察和测量的内容,实验者必须自觉地应用基本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实验不但要从理论上掌握物理实验的知识、方法和技能,而且要在实验过程中积累实践经验,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和动手实践能力。第二部分为设计性实验,它需要综合应用理论和实践经验。教程对各设计性实验均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在实验中指出了常规实验内容之外学生能够进行拓展和设计创新的切入点。设计性实验的开设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书是在《大学物理实验基础教程》的基础上编写的。《大学物理实验基础教程》于1998年第一次正式出版,总结了我们多年来的教学改革和实践经验,其间经过了多次的修订和完善,获得1999年上海市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它凝聚了姚世亨、刘文光、江丕农等十余位老师的智慧与劳动成果;2001年由张光忠、刘烈、尚荣等六位教师修改编写,2007年又由刘烈、陈惠敏、尚荣等九位教师进行了修订。

本次教程的出版,在部分保留原《大学物理实验基础教程》体系、风格、特色的同时,重点增添了对每个设计性实验项目的详细介绍,调整了实验基础理论的个别章节,增加了工程实践中动态测试数据的介绍及误差处理及评定。主要编写者有吴建宝、张朝民、刘烈、陈惠敏、尚荣、王珊、王明霞、林琦、平云霞、朱鹏飞、孙晓慧、陈余行。

实验教学是一项集体的事业,本书是物理实验室全体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此我们向曾参加本教程编写和修改讨论的姚世亨、周怡之、周有余和戴纪华致谢,向曾对数据处理提出宝贵建议的段承后教授致谢。

此外,还要感谢曾经参加优良等级答辩的学生们。十多年来,他们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撰写了几百篇答辩材料,从各方面分析和讨论了实验中的问题,大大丰富了实验教学内容。他们对课程的目的、内容和教学提出了许多切身的体会和想法,这正是促进我们努力工作的源泉。最后我们还要感谢曾经对我们的教学改革、教材编写提出宝贵意见和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热情支持的兄弟院校的同行们。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和现代实验技术的迅速发展,本文存在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13年3月

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