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播音主持爱好者,做一个合格的、高水准的、深受观众和听众喜爱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是广大播音主持爱好者的共同愿望。为了帮助大家尽快实现自己的愿望,本书就播音员、节目主持人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知识技能、训练要领做了较为详细的讲解,为播音主持爱好者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书从播音主持的初级阶段到节目主持人的最理想阶段——集采访、编辑、主持于一身;从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语言表达技巧到各种体裁稿件的表达特点;从采访、编辑到主持,全面阐述了播音员、主持人的整个学习训练过程。
全书共五编,二十五章。其中第一编“普通话语音”是播音、主持专业学习的启蒙课,主要是奠定播音、主持创作的基础。要求播音员、主持人讲标准规范的普通话,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主持人应该是全国推广普通话的典范。我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国家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应该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颁发的国语43号文件规定,县级(含县级)以上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主持人应该达到普通话一级水平。
第二编“播音发声”要求学员较系统地掌握播音发声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声音圆润集中。播音发声是一门艺术,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和技巧。
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是使播音主持专业学生达到“普通话语音规范”和“声音圆润集中”的必修课、基础课,又自始至终贯穿于播音主持专业学习的整个过程。每一步学习进程,每一种实际训练都离不开语音、发声这一重要环节。语音与发声质量从一个侧面体现播音员、主持人的专业素质,是衡量播音员、主持人业务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进入播音主持专业院校学习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语音与发声历来受到专家、学者以及播音界同行的瞩目。本书在以上两编着重加以阐述并附有大量实际训练材料。
第三编“语言表达基础”是播音主持专业学习的又一重要环节,能否熟练掌握这一环节是衡量播音员、主持人业务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播音员、主持人必备的专业素质之一。同时也是播音主持专业院校考核的又一重要内容。能否达到播音主持理想境界,表达技巧是关键的一环。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了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基础知识,并掌握了准确规范的语音、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发声技巧以后,需要进一步学习掌握语言表达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语言表达技巧,包括内部技巧和外部技巧。同时,需要坚持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遵循播音创作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在播音主持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才能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稿件的精神实质。语言表达基础是使学生达到理想目标的必经桥梁,是通向成功之路的金钥匙,同时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奠定基础。如果把播音主持专业学习比做盖楼房,语音、发声为打地基阶段,那么表达阶段就是开始盖一层楼。本编在重视理解稿件内容的同时,着重强调感受对于调动真情实感的重要性,突出了感受这一重要环节;在强调表达技巧的同时,重点突出了情感的领军作用。要求学员明确以下观点:有了真实的情感,技巧就会自然而然地为内容服务。
第四编“语言形式与体裁风格”是前三编的深化,在具备了规范的语音、良好的声音条件,并掌握了语言表达技巧后,开始进行播音创作,运用不同的语言形式,灵活驾驭各种体裁的稿件和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节目,力求达到体裁风格与语言形式的统一。
第五编“节目主持艺术”着重讲述了主持人综合能力的训练,包括采访能力、编写能力、点评能力和语言驾驭能力等。
本书注重理论知识,更注重实际操作,内容丰富、易学易懂,是播音员、主持人良好的学习训练材料。
该书可作为大中专院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参考用书,同时适合在职播音员、主持人,应聘播音员、主持人的人员,以及广大播音、主持、朗诵爱好者学习使用。其中第一编和第二编适合大学一年级使用;第三编适合大学二年级使用;第四编和第五编适合大学三、四年级使用。
本书吸取了我国播音界、播音教育界前辈和同行的宝贵经验,融汇了前辈们的心血和汗水。在此,对我国播音界、播音教育界前辈(夏青、齐越、林田、葛兰、林如、张之、费继平、张颂、方明、卓燕生、关山、张述、王瑞等)及同行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真诚的敬意!
由于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妥和疏漏之处,诚挚欢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进一步改进、完善。
编 者
II
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