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建筑透视与阴影”是一门高等院校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等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程。它既有系统的投影理论,又有严谨的绘画实践,并直接为上述专业的后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就业后的工程项目设计服务。因此,在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它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

近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专业教学改革的进程,新的建筑类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在课时上不断压缩,导致传统的、经典的“建筑透视与阴影”教学内容一再精简,而新技术和新理论仍在不断地涌现,工程实践应用的期望值也在不断地提升,因此在教与学之间已形成瓶颈。另一方面,打破文理科的界限招收建筑类各专业的学生已在各高校成为现实,文科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所普遍反映出来的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几何作图能力的滞后也日益突出。

本课程具有系统的投影理论、缜密的抽象思维、严谨的作图原理、繁复的几何步骤。与此同时,多媒体教育技术已进入高校课堂,教师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增大教学中的信息量,寄希望优质、高效、直观地完成教学计划,但给学生课外消化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因此,一本易于教、便于学、边教边学的多媒体示范教材已成为高校师生的翘首之盼。

为此,《建筑透视与阴影教程》应运而生。作者根据本课程在国内大多数高校的教学时数,就经典的、实用的教学内容所涉及的作图理论和解题方法进行论述。特色定位在图文表声像画并茂、言简意赅的实用基础上,作者期望通过教学目标引导、知识要点综述、解题方法指导、典型习题详解等环节,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深层次研讨,从而实现立竿见影的学习效果。本书力求图文精美,使之具备教师课堂投影教学与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巩固训练兼提高等多种功能。考虑到“画法几何及土建工程制图”是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因此本书未编入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部分,以避免重复。

继承与创新的并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基础性、实用性、科学性、工程针对性的加强是本教材的主要特点。本教材论述简练,例图由浅及繁、难易适中,注重开发读者的空间构思能力和作图能力。

本教材以模块化的结构形式呈现,可广泛地作为建筑设计类、艺术设计类各有关专业的通用教材,其内容略广,因此,凡注以“*”号的章节,各校可根据专业设置、学时多少等实际情况自行取舍。

本立体化教材是我国多所高校同行合作课题的产物,其中,主教材由黄水生、黄莉、谢坚任主编,李雪梅、孙克真、潘延力、林俊航任副主编; 多媒体课件(以光盘形式附于书中)由黄水生、张小华、黄青蓝任主编; 习题集由黄水生、谢坚、黄莉任主编,李雪梅、孙克真、潘延力、林俊航任副主编。为方便教师教学,教材习题集编配有《建筑透视与阴影教程习题集参考答案》,请任课教师凭有效的购书证明发邮件到邮箱gzdxhss@sohu.com免费索取。本教材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文献专著,在此向这些编著者表示深深的敬意。

本教材的出版立项获得广州大学教材出版基金的资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教材收录了作者多年教研活动中积累的大量原创图例,所附课件获教育部“第八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第八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最佳艺术效果奖”, 是一部优秀的易于教、便于学的多媒体示范教材。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关爱本教材的同行和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

作者2014年5月于广州大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