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从1988年4月5日成立至今,已经有27年的发展历程。清华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从无到有,从民间行为到学校规范,从学校重视到发展成规模,从初创到今天成为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示范中心,其发展历程代表了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走过了在黑暗中尝试、探索的历程,不断积累经验并用制度来加强心理中心工作的运行。

  2005年,清华大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就已经达成基本共识,那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广大学生的教育,是发展的教育、成长的教育、人格的教育。那时我们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是“全体学生心理教育、少部分学生个别心理咨询及个别学生危机干预”。后来,进一步的工作实践中,我们还提出,“三支队伍紧密合作,三个层次开展工作”等工作思路。现在,我们在深入研究学生特点,充分调动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学生工作系统教师、双肩挑辅导员三支队伍的积极性,从教育教学、咨询服务、危机预防与干预等多方面入手,以《清华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的实施办法》为基本纲领,提出并践行着有清华大学特色的“依托高水平专家队伍,发挥双肩挑制度优势,构建网格化的心理教育、咨询、干预体系”,有计划、分层次、多方位地推进学生心理教育的全面开展。

  在不断发展的事业中,清华大学率先在全国提出并践行了心理危机排查制度、心理危机月报制度、预约和急诊并轨制度、缓考评估制度、休学建议制度、危机通报制度、月报危机制度、心理危机五级评估制度等,这些制度为清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健康繁荣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也为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的探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本书旨在对这些工作制度进行总结规范整理,把工作成果固化下来,并能为未来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李焰   

  2015年7月

  

  

VI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