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在经济转型和社会重构的大背景下,我国组织中个人的人格、价值观、能力、学习、知觉、归因、态度、情绪、压力、激励等个体行为都在发生变化,自然会带来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的变化,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如何匹配,形成合力,共同实现组织目标。这些问题要求组织行为学给出时代性的合理解释。

  正是处于这一考虑,我们回顾了组织行为学发展历程,一般认为,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它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这一界定,为我们编写一本符合中国实际的规范化的组织行为学教材提供了思路。

  我们在长期的教学与科研中,对组织行为学的知识体系进行了系统安排,形成了这本组织行为学。该书用简洁精练的方式,在全面系统地阐述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组织行为学领域的新理论及热点问题。书中先用导论开章,概括地介绍组织行为学理论演进、组织行为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和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再围绕组织中的个体、群体和组织三方面行为进行编写,共分为三篇阐述:上篇为组织中的个体行为分析,其中包括人格理论、能力与学习、知觉与归因、价值观与态度、情绪与压力管理、激励理论等内容;中篇为组织中的群体行为分析,其中包括群体理论与行为、群体沟通与决策、群体的冲突、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工作团队、领导理论与行为、权力与政治等内容;下篇为组织行为分析,其中包括组织结构与设计、组织文化、组织变革与发展等内容。最后概括个体、群体与组织的行为匹配,共同实现组织目标。

  本书涵盖了最新的组织行为学理论与实践,突出可读性与先进性两大特色。

  (1)可读性。在结构安排上,每章都按学习目标、内容的逻辑、章节内容、本章小结、复习题的顺序编写,以适应从薄到厚再薄的学习规律。力求学习目标清晰,本章内容的内在逻辑清楚,章节具体内容简洁,本章小结高度概括,思考题重点突出,以达到帮助读者学懂组织行为学理论,能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组织中的行为问题的   目的。

  (2)先进性。在编写中参考了国内外学者对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帮助读者了解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以提高预测、引导和控制组织行为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组织绩效,实现组织目标的目的。

  本书由徐盛华、刘怡君、曾国华三位教师编写,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国内外专家的研究成果,在此表示衷心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失当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编  者     

  

  

组织行为学

  

第3版前言

  

II

  

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