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联系设计类课程和工艺类课程的纽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该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机械技术人员必备的互换性与检测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随着机械行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教育部倡导的“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精神指引下,我们结合多年的工学结合经验,对公差配合与精度检测课程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教学内容采用项目化,充分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的原则,以突出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精选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尺寸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和测量,普通计量器具的选择和光滑极限量规,典型零件公差与检测,尺寸链基础等。

  本书编写特色有以下几个方面。

  按照实际岗位能力需要组织内容,机械类职业岗位对本课程的培养能力要求分为三方面(见下图),本书内容与此对应。

  

  (1) 本书采用项目化,每个项目分几个任务模块,内容贴近生产实践和我国高职高专学生实际学习需求。

  (2) 以企业真实的生产任务设计教学任务,将知识、技能及实用的技术贯穿于各教学项目中。

  (3) 采用最新的国家标准,内容通俗易懂。

  (4) 突出精度检测操作训练,以学做一体模式实现能力培养。

  本书可作为高职院校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作为中职学校、成人教育函授学院等教材,还可供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工艺、计量等工作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可按42~48学时讲授,也可结合不同专业调整部分内容。本书共分为6个项目。本书由济南职业学院张淑娟、张瑞珊担任主编,具体分工如下:张淑娟编写绪论、项目三(表面粗糙度和测量)、项目四(普通计量器具的选择和光滑极限量规)、项目六(尺寸链基础);张瑞珊编写项目一(尺寸公差与配合)、项目二(几何公差),以及项目五(典型零件公差与检测);王平嶂和车君华负责课件及习题答案的制作。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济南职业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有错误和不当之处,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编  者